本篇文章1249字,读完约3分钟
自去年爆发以来,etf已成为许多基金公司关注的焦点之一。然而,中国基金报记者注意到,在etf大规模扩张的背后,一些产品的份额在成立后严重缩水,有些产品难以“筹集”甚至“活不下去”。
一些产品来自创新的交易所交易基金。在首只etf模式几乎固化的背景下,今年各种创新型etf产品层出不穷。除近期获批的商品期货外,中日交易所etf、中央企业创新etf、国有企业一带一路etf、粤港澳大湾区etf和科技etf相继推出。然而,从最新的产品份额和规模来看,一些产品自成立以来已经大幅缩水。
以中日交易所etf为例。今年6月12日,E基金日经资产管理日经225etf、华夏野村日经225etf、南峰东证etf、华安三菱UFJ日经225etf等四种产品同时成立,发行股份分别为5.08亿股、4.3亿股、3.08亿股和2.75亿股。据数据显示,截至9月12日,仅在过去的三个月中,上述四种产品的股价均跌破1亿股,其中三种在5000万股左右徘徊。8月底,其中一只基金还发布了一份提示性公告,称该基金的净资产值连续40个工作日低于5000万元。根据有关规定,如果基金的净资产值连续60天低于5000万元,将面临清算。
上海一位基金经理认为,中日交易所交易基金的交易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但在全球范围内,被称为经济“火车头”的美国是目前最值得投资的国家。“除了日本,还有在德国投资的交易所交易基金。我听说中俄交易所交易基金也在规划中,我觉得布局有点超前。”不过,他表示,对于在etf领域具有先发优势的基金公司来说,无论是什么产品,都应该在第一时间卡住,丰富产品线也是必然的需求。
“大公司通常会尽量扩大产品线,尤其是那些有股东实力的公司。交易所交易基金的先发优势非常重要。即使它不大,以后也会清理干净的。”一位基金公司的人士坦率地说。
此外,还有一些创新的交易所交易基金在兴奋过后会平静地回归。除了一些创新型ETF严重萎缩外,记者注意到,虽然一些想在ETF领域发挥实力的基金公司正在迎头赶上,但也很难赶上。
例如,有一次公开发行,之前在etf产品中的布局较少。今年,创业板交易所交易基金成立。虽然发行规模超过5亿,但最新的份额只有1000万。另一家基金公司在年初发行了沪深300高股息etf,但最新的股票只有2400万股,缩水超过90%。
一位来自一家大型基金公司的人士告诉记者,虽然etf的快速扩张令许多公司垂涎,但这块蛋糕不是每个人都能吃的。“例如,最近获批的粤港澳主题etf覆盖上海、深圳和香港交易所,交易时间和清算系统的诸多差异使其运营非常困难,超出了普通公司的控制范围。”此外,通过沪港通交易,需要支付的存款比例更高,etf交易更加频繁,这也对公司实力提出了一定要求。”
在此人看来,尽管一些中小规模的公开发行在过去一年中相继推出了etf产品,但etf操作的复杂性使得后来者或较弱的公司难以取得重大突破。他认为,未来etf产品的规模将更加差异化,越来越多的公司可能会面临ETF规模不大甚至“无法支撑自己”的困境。
标题:ETF快速扩容背后存隐忧:一些产品做不大甚至“养不活”
地址:http://www.lyxyzq.com.cn/lyzx/93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