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21字,读完约5分钟
万卷书万里路 围龙屋里的客家人 2007-01-26 李晋 去年5月,我前往广东东北部的梅县,这里习性上被称为梅州,它是国内客家人最集中的地区之一。客家人在历史上先后经历了6次迁徙,最后定居在赣、闽、粤三省交界处的山区,由于初到南方时面临着相当大的生存压力,客家人习性于聚族而居,慢慢地,便形成了他们所独具的围屋式的居住形态。
这些围屋往往是闭合式的结构,它们一层层围拢起来,可以供整个宗族居住。虽然在形态上大同小异,但不同地区的围屋有着各自的构造与名称,其中最有名的要算是闽西一带的土楼,比如,永定的承启楼、振成楼,现在都已成为着名的景点。这种以前传下来围屋在江西被称作“围子”,而在广东,则有个文雅的名字叫做“围龙屋”,当地人俗称“围屋”。
到梅县就是为了一睹围龙屋的风采。梅县附近有个南口镇,那里的围龙屋还留存得相当完好。在南口,除了少数几户人家外,居民大多姓潘。据说,在明永乐年间,当潘氏先祖来到梅县后,他们需要与当地的广府人和潮汕人争夺资源。为了开垦荒地,兴建水渠,躲避土匪的袭击,南口潘氏修建了大大小小十几座围龙屋,专门供自己的族人居住。
漫步在南口镇旁的乡野间,我很快被这里的气氛吸引,一座座围龙屋像马蹄莲般点缀在稻田边,那种以前传下来气息,让人心生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记得还是在上学时,我曾读过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一书,他在描述乡土社会的亲缘纽带时,曾有过一个很精妙的比喻。据费先生讲,中国社会的关系互联网以家族为核心,像水波般铺展开来,凡是水波所及处,便存在着彼此之间的关系。我觉得眼前的这些围屋同样有水波一样的形状,它们以祖堂为中心,逐渐向外修建,一座大型围屋的房间数量有百余间之多,却层层叠叠,显示出整个宗族的聚合。
现在的南口,富裕的人家都搬到附近的镇子上住了,不富裕的还依然住在围屋里,守护着这个古老的以前传下来。最老的一座围屋就坐落在村子的中心,当地人都称之为“老祖屋”,它是南口潘氏修建的第一座围屋,里面还供奉着祖先的牌位。每年的清明节时,村子里还会有例行的祭祖活动。据说,在明、清时期,这里还生活着刘、钟、濮、温、黄、谢等其他姓氏,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只剩下潘氏宗族一枝独秀。据当地的村民讲,南口镇旁的三星山看上去像一张网,而老祖屋的格局是“猫形”,恰好可以在网底吃鱼虾,所以这些年来,唯有潘姓人家富贵多财。
独在异乡为异客,其实光看“客家人”这一称呼,就能知晓这个族群的特别之处。早在清末民初时,南口镇上就陆续有族人跑到南洋去经商,这里的老房子里大多画有西洋式的彩绘,谁家有这样的壁画,就表明他家有亲戚在国外。通常来讲,客家人喜欢落叶归根,如果在国外赚到了钱,免不了在家乡修建几座新宅子。在今天的南口镇上,我们就可以看到不少西洋式的围屋,它们华丽典雅,或可视为客家人历史的一个明证。
当地人喜欢称这些中西合璧的建筑为“华侨屋”,虽然还保存着以前传下来围屋的形式,但它们也融入了不少西洋元素,特别是在雕花和影壁的解决上,最能体现出主人的国外背景。目前,南口镇还保存有东华庐、焕云楼、南华庐、南华又庐等几座大型侨屋,它们大多建造于上世纪初,虽经岁月洗礼,看上去却依然富丽堂皇。宅子的主人大多旅居国外,只是在过节祭祖时,方才回来小住数日,平日里这些洋楼就矗立在稻田旁。这别具一格的辉映与搭配让人感慨。
从南口镇走出的华侨中,最有名的当算是潘立斋,他曾经是印尼的着名侨领。潘立斋是南口潘氏的第十四世传人,幼年时曾住在围龙屋里,他在21岁时独自去了巴达维亚(今雅加达),算是族人中赴国外经商的先行者。后来,潘立斋先是在印尼开办了“增兴企业”,随后又在香港地区创立了“万通安记”。由于经营有方,他的商号甚至扩展到了日本和澳洲。1900年,潘立斋在雅加达倡办中华会馆,并出资兴建了中华学堂,这座华人学校所有以国语授课,旨在弘扬中华文化。那时,在印尼的华侨虽然人数不断增多,却依然如一盘散沙,正是随着中华会馆的成立,雅加达的华人们才正式组织起来,并在保障华人权益、救灾恤贫、改善教育等诸多方面,取得了颇为显着的成效。
如今,南口镇上还有座“毅成学校”,它就是当年由潘立斋出资修建的义学。由于时间有限,我无法继续挖掘这座粤东小镇的轶事,但是梅县这片土地,无疑构成了华南中国的一个缩影。5月的乡间,恰逢萤火点点,蛙声一片,不管是散心或是访古,对于久居城市的人们,能在傍晚乡间的老宅里喝上主人的一壶好茶,那该是件惬意的事件。
标题:“围龙屋里的客家人”
地址:http://www.lyxyzq.com.cn/lyzx/247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