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377字,读完约6分钟
十九世纪末期的天坛祈年殿
现在的天坛祈祷年殿
清代天坛的规模达到了兴盛
■杨征
春节期间,北京各大公园在相应的春节以前就流传着文化活动。 天坛公园神乐署举办了“神乐之旅”,让人们感受到了以各种形式自古流传下来的礼乐文化的差异。
在天坛公园,许多人印象最深的是庄严庄严的祈年殿。 实际上,最初建造时,天坛内的建筑、功能等与现在的天坛大不相同。
明代,朱棣把都城从南京迁到北京后,他复制了南京宫殿的结构,在北京南郊建设了可以祭天的天地坛。 到了嘉靖年间,出于嘉庆皇帝对天地分祀的强烈要求,在天地坛稍远的地方建设坤丘坛祭奠天神,在北郊建设方泽坛(现在的地坛)祭奠地神,为他改造了天地坛的部分建筑。
清代,特别是干隆帝,天坛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成为了现在的规模。 现在的祈年殿是以原来的天地坛建筑为基础改建的。 清朝灭亡后,天坛曾经成为公园向世人开放,在其后的历史变迁中,经历了各种战乱。 幸运的是,留下了充满沧桑的天坛,成为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
1前身是天地坛
1368年,大明王朝登上了历史舞台。 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选择首都为南京城,开始了南京的大规模建设。 除了建造皇宫、城墙外,最重要的建筑物是各种祭坛。 朱元璋在南京南郊修建坤丘坛,祭奠昙天神。 在北郊建设方泽坛,祭奠皇地祇。 东郊和西郊分别建了朝日坛和夕月坛,供奉大明神和夜明神。 除此之外,他在皇宫南侧建设了社稷坛和太庙,还在魏秋坛西侧建设了先农坛。 洪武十年( 1377年),南京赶上了“极端天气”,连续下了好几天雨。 朱元璋认为这是把象征父亲的天和母亲的地分开祭祀的,赶紧合祭北郊的方泽坛和南郊的坤丘坛,同时为合祭大典建造了新的大型殿宇——大祀殿。 收集这各路神仙的地方,被朱元璋命名为“天地坛”。 永乐18年( 1420年),朱鹮把首都从南京迁到了自己的据点北京。 大兴宫室以及他也模仿南京天地坛的样式,在新都北京的南郊建设了天地坛。
天地坛是后来天坛的前身。 当时,天地坛有三个比较重要的建筑群,其中一个是大祭祀殿西北的神厨、神库、屠宰动物亭,这里与大祭祀殿的院子之间有72条廊道,用于搬运祭品而连通。 为了保持祭品的清洁,这条通道被关闭了,当时也被称为“供品廊”。 后来,为了改建公园,拆除了原来道路窗户的所有门槛,形成了今天七十二条走廊的格式。 其二是大祀殿西南侧的斋宫。 这是皇帝祭祀期间斋戒的卧室。 为了安全,这个卧室有双层围墙,另外一层墙外有防御沟。 宫殿里有没有梁殿,这座宫殿在清代干隆朝以前是皇帝用来见斋戒和群臣的。 之后,干隆帝特别在无梁殿后面增加了住宿用的卧室,这分离了无梁殿居住的作用。
斋宫西南,天地坛围墙外,有神乐署。 本名神乐观,这座建筑物类似南京天地坛神乐观,是祭祀大典时演奏曲子的道士们平时居住修行的地方。
洪武年间规定的合祀大典大致分为九个环节,分别是迎神、灌玉帛、进俎、初献、亚献、终献、撤馨、送神和望炽。 迎接上帝是举行宴会把上帝迎到门口。 玉帛在神灵到来后,主人用极其珍贵的玉壁和丝帛欢迎他们的到来。 俎开始上菜了。 初献、亚献、终献是皇帝为神灵们干杯,然后在这个环节到最后皇帝也和神仙们一起喝。 皇帝在祝福中吃了酒菜,然后把所有贡品从餐桌上撤下来,移到燔柴炉燔烧上喂上天,皇帝赶紧送神灵,看着这些祭物燔烧,即“望烧”。 所有这些环节都是上帝乐观的道士们演奏音乐津津乐道。
值得一提的是,神乐观的道士们除了演奏乐外,闲暇时在天坛外坛墙上开垦“自留地”,栽培各种草药,明清两代,这里生产的益母草非常昂贵。
2明嘉靖皇帝建了魏秋坛
明代的天地合祀大典就这样平静地进行了一百三十多年,但到了明世宗嘉靖年间,受“大礼议”(礼仪制度改革)的影响,天地坛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当时的供电中夏言应该给皇帝写书,天地合祭不符合古礼,实行分祭。 最终他引出了无人反驳的论点:天地合祀确实是由明太祖朱元璋决定的,但在此之前的天地分祀制度也是由他决定的。 现在主张天地分祀,不违背祖制,努力恢复祖先的制度。 在这篇论述中,天地分祀的各项工程建设提高了日程。 夏话也直接参与了新圩丘坛的建设。 今天我们在天坛公园内行走,进入昭亨门,可以看到笔直的中轴线通向祈祷之家。 这是夏言的设计。
嘉靖10年( 1531年),南郊的坤丘坛、北郊的方泽坛、东郊的朝日坛和西郊的夕月坛相继完成。 天地分祭工程终于完成,北京城周边也因四座神坛的建设形成了先天性八卦的布局。
之后,供奉上天的地方转移到了新223000丘坛。 嘉靖13年,坤丘坛改名为天坛,方泽坛改名为地坛。 元天地坛的大祀殿成为皇帝举行祈谷礼的地方。 但是祈谷式嘉靖皇帝只参加过一次,这个大祀殿基本上成为了摆设,所以最终嘉靖19年( 1540年),大祀殿被拆除了。 5年后,在大祀殿原所在地建设了圆形的明堂式建筑。 这座建筑物与今天我们看到的祈祷年殿样式相近,屋顶的颜色略有不同,从上到下的三层屋顶分别是蓝、黄、绿三种颜色。
新建的这座建筑物被命名为“大享殿”,按照古礼,这里被称为秋天君主祭天的地方,也就是所谓的“季秋享明堂”。 秋天反馈上帝,祝福一年五谷丰登。 这样大规模的祭祀需要君主之父这个重要的配角。 节日要把他的牌位放在天边,作为陪同。 世宗抓住这个契机,把自己父亲兴王的牌位转移到新建的明堂,为其父亲最终进入主皇家祖庙太庙,做了铺垫。
如前文所述,明堂大典世宗彻底不利。 为了方便,他在紫禁城西六宫西边修建了一座“迷你版”的明堂,叫“玄极宝殿”,把明堂的大礼搬到那里去了,结果他走这条路也懒得走,结果明堂的大礼名实际上死了。 到了世宗的儿子穆宗时,废除了明堂的大礼。 然后世宗建造的大享殿也因为没有使用其功能而逐渐闲置。 直到清代,这里再次受到重视,在大享殿建立了祈祷殿,最终成为天坛现在的规模。 继34版之后
标题:“北京天坛变迁:前身为天地坛”
地址:http://www.lyxyzq.com.cn/lyjy/219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