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7155字,读完约18分钟
陈建功,1949年出生,广西北海人,中国作协副主席,著名作家。 担任第十、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 1957年和父母一起搬到北京,1968年从中国人民大学附属毕业后,在北京西煤矿当了10年采矿工人,1977年进入北京大学中文系。 著有小说集《迷乱之星空》、《陈建功小说选》、《丹凤眼》、《前科》、《寻乐》、散文集《欢笑歌哭》、《北京味
网络文谈
专栏主持/采录:舒晋瑜
1977年进入北京大学中文系之前,陈建功的创作开始了。 只是,那时他写的诗以别人的名字发表在《北京日报》上。 他在文革结束后,介入了第一批大学生文学刊物“这一代”的创立,在80年代创作过非常有影响力的文学作品。 90年代中期,他参与和证实了中国合作社的迅速发展。 他至今还没有放下手中的笔。
陈建功的创作,勾结了中国改革开放40年。
1999年,我第一次访问陈建功。 之后的十几年,我经常参与中国的协同活动,所以我认为我和陈建功还很熟练。 但是,在这次长达6个小时的采访中,他的亲切、坦率、豪爽的背后,有着观世弥深邃尖锐和不迎合的阿世风骨。 他的英明和通告、敏锐和见识,来自早年命运的多舛锻炼,来自时代变革大潮中北大精神的熏陶,也来自“平民北京”文化的启发。
“乐天知道生命,广为人知,拐弯抹角地理解别人,理解人生,理解时代,这就是北京的味道……”陈建功说,陈建功是北京人,也是他自己。
从京西煤矿的开采工人,到北大华语系的才子,从中国作协第七届到第九届副主席,陈建功的创作,再到在作协担任领导的处理风格,似乎都渗透到了他的北京味道。
在上海街头看到卢洛阳新闻的“伤疤”,我突然明白新时代来了。
中华读书报:小说《京西有骚达子》《丹凤眼》《飘动的花头巾》等作品在80年代很有影响力。 当然也不能有时代的痕迹。 你对当时的作品怎么看?
陈建功: 1977年考上北大文学专业后,一位老师的话总是让我记住。 他评价作品说他暂时不能只看是否受欢迎。 五年后还能看吗,十年八年后? 经过历史的精炼,几十年后你的作品还能看到,就好了。 这就是文学的生命力。 这种生命力在于创造者的时代和人性的发现及其个性化的表现。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的早期作品不够,但那个时代的转变让我开始了新的人生,从而开始了新的文学,我有豪情。
翻开最近30多年前的作品,比如《盖棺材》和《辘轳胡同9号》,它是1980年前后写的,幼稚简单,看到人物的生活背景也和今天大不相同,但其中寄托的感情取舍,人性的 20世纪90年代写的《前科》,在小说中可以给现代知识分子对命运的思考,或者说还可以给一些启发。 30年前为北大90周年校庆写的散文《默默为歌》,在北大创立120周年的专辑中也被使用。 我不能说这些作品有多么大的价值,他们是我走完人生和创作的弯路后发出的真诚的声音。
中华读书报:你在散文集《默默成歌》中,反思了初期文学创作的“无私”状态。 这种状态什么时候结束的?
陈建功:我考上北大后,和电影学院的林洪桐老师合作写了一部与“跑资派”战斗的电影,据说很喜欢上海电影制片厂,制作建国30周年的“献礼电影”。 一天傍晚,我在上海街头买了报纸。 我看了卢洛阳新闻中的“伤口”。 我突然发现新时代来了。 我以前写的东西可能会马上扔进垃圾箱。 我跟林洪桐说,这个剧本写不下去了,都是假文学。
中华读书报:你至少发表过不能“装孙子”的观点。
陈建功:那是1984年中篇《寻乐》在《钟山》上发表时,我在编末的创作谈中说的,其复印件被称为“小说至少”。 邵燕祥读完后,我至今记得你说对了,你的话会成为罪人。 但是那句话确实让我学会了写十年后衷心的话。 以前的我,被时代推着,拿着笔,唱出了压迫我的时代。 怀疑存在,但不断寻找理论,论证其存在是合理的。 被生活的浪潮冲击得头晕目眩,急忙抓住了一根根救命稻草。 这就是我讽刺的“假装孙子”。 历史的转变是伟大的学校。 那让我认识自己,认识人生,思考什么是文学。
作家能否为网民提供真正的人生形象,首先取决于他的诚实和他的人品、文路。 一位作家说,不管他生活在什么时代,没有这样的诚实,没有这样的勇气,就难免粉饰生活走向时尚,歪曲现实博得喝彩。 我说的“不要装孙子”,其实是来自自我反省,是人为的文道。 现在回想起来,只能用语言的粗糙来说明这句话的粗糙吧。 自己割伤皮肤后,发现有人欺负别人,走粗俗的路。 即使人混着衣食追求报应,我也无法避免愤怒。
有了“兼容性和包”,就可以对个性宽容、欣赏和提倡
中华读书报:北大送什么?
陈建功:我怀疑精神。 77级、78级的本质不仅仅是人类命运的变化,不仅仅是人才通道的重新开始。 改革开放时代带来的最大成果是“人”的解放。 其实高考恢复后,大学之间关于如何培养理想、信念的争论还在继续。 有必要教训学生们,也有祭奠旧思想武器的人。 北大的声音认为,任何理论,无论是真理,都必须通过疑问和实践,被社会实践验证,被个人实践领悟。
1982年毕业时,他给北大党委写了一份思想报告,刊登在北大的报纸上,转载于《人民日报》和《中国青年报》等几份报纸全文。 据说必须鼓励年轻人的这种疑问精神,从疑问中坚定真理的信念,鼓励自己摆脱疑问的界限。 毫无疑问的“迷信”,毫无疑问的“灌输”,只能养奴隶和“两面人”。 我记得文革时代座右铭对马克思“怀疑一切”一词的禁忌很深。 事实上,怀疑一切意味着真正的信仰需要在实践中建树,在疑问中坚定不移。
中华读书报:在北大的时候,你是风云人物吧。 你当时编过剧吗?
陈建功:其实我天生内向,连风云人物都不喜欢。 但是,只能说出生在活跃的时代,笼罩在风云之中。 比如介入了文革结束后第一份大学生文学刊物“这一代”的创立。 其实是武汉大学77级、78级同学的第一次提倡,他们也受到了更大的误解和打击。 北大的我们通过党委的信息表现和理解,没有成为问题。
然后举行的新剧彩排也一样,但那个“演员”们感到骄傲。 我是编剧,王小平,黄莲佳在剧中扮演姐妹,她们后来成为了优秀的编剧和作家。 当时饰演父亲的刘志达,退休前是光明日报的高级编辑,比他饰演的角色更受喝彩的角色是1981年中国男排战胜韩国男排带来的北大学生大游行,最先呼吁“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是这个公众 剧中的“男一号”李彤,饰演了当时访问老人,毕业后成为了《人民日报》记者。 他1988年在《人民日报》上发表的《红高粱西行》和之后关于中国电影的一系列长篇通讯,至今仍对电影界感兴趣。
《良心》是我写的唯一的独幕剧,还很热情。 戏剧性的,几个演员充分发挥着。 我用北京人艺写过关于刘厚明蓝筹海的剧本,所以在上演这部戏的时候,请我们导演了一位演员剧作家蓝琴海。 我记得北大礼堂的座位客满,看到后观众也亲切地叫着。 这个剧后来在大学生比赛中得了奖。
中华读书报:独立思考、质疑精神、大胆的艺术实践,是艺术个性形成的前提,但人们常说的,蔡元培时代开始提倡的“兼容性和包”精神和这些有什么关系?
陈建功:有了“兼容性和包”,就可以对个性宽容、欣赏和提倡。 各种思想其实是时代健康的前提,也是使我们接近真理的前提。 我后来来中国合作参与一点领导工作,坚定的也是这个理念。 在任何文场,作家们的思想差异、个性差异、感情特质、艺术主张、林林总,甚至朋友圈,岂不像纷繁的花生树,草如莺飞吗? 无论我们自己有什么样的社会观、文艺观、亲吻谁、接近谁,都不能用“运动”的方法来处理。 作家之间存在不同的文学观点是必然的,也很少执着于个人的思考。 所谓“兼容性和包”,至少原谅别人的话,倾听别人的话,在自己听的过程中带来丰富和纠正,这才是文学界应该提倡的风气。
中华读书报:研究者总结了“新时代文学”的各个阶段,在这些快速的发展阶段,创作发生过什么变化?
陈建功:这个阶段的划分,见仁见智。 在此基础上有关于文学历史的各种记述。 作为亲历者,新时期文学有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伤痕文学。 挑战“文革”的政治胆量,使文学获得了人心,当然面对苦难的诚实也恢复了文学的价值。 拓展伤痕文学成果,走向问题小说。 比如刘心武的小说《爱的位置》和《醒来弟弟》,钦佩他们的敏锐,很多作品还在向人性迈进。 之后,刨根问底的文学……推进这种文学前进的努力,为我们积累了文学的成果和思考的成果。
中华读书报:我发现你对民俗学,特别是北京的平民文化,有探索和积累,从平民文化中吸取营养。
陈建功:应该始于1980年代中期。 除了根文学,还启发来自台湾文化界的一点思考和实践。 比如,那本《汉声》杂志再现了我们的民间遗产,如剪纸、皮影、秧歌,很有魅力。 我记得有趣是在浏览了顾颉刚等人写的《妙峰山调查》之后。 当时参加妙峰山调查的五位学者,容肇祖还健在,我去干面胡同向老人求教过。 之后,陆续阅读了张次溪、李家瑞等关于旧京民俗的特集,也关注了每年的民俗学年会的研究成果。 以前关注北京的民俗文化,读一点研究著作,就有茅塞顿开之感。
其实对大众文化的态度,争论一直持续到今天。 几天前,我和一些同学还讨论了郭德纲、岳云鹏。 在大众文化活跃于文化市场的今天,当然有很多复杂的情况,但一概认为“三俗”,太单纯粗暴了。 郭德纲、岳云鹏的相声有活生生的平民思想,传播了都市蚁族的自嘲,其实表现出了“贱人”的精神特征。 当然,我不能展开更全面的评论,但这在我们的时代感染了人们的乐趣,不值得作家们学习吗?
没想到陈涌才是在关于“白鹿原”的讨论中真正扭转干坤的人!
中华读书报:你有这么丰富的积累和认知。 网友还很期待你的创作。 但是“前科”后,你几乎没写过小说。
陈建功:是的,1995年,我调到中国合作协会担任创研部主任。 几个月后被推举为合作书记处书记。 之后行政事务更多,2009年退休到60岁,干了14年,那时我在政治协商会议上担任委员,担任常务委员。 到今年才下降。 这几年只出了几本散文集。 祝你重新做旧工作,写得更好。
中华读书报:担任中国合作书记处书记时,你分了几次茅盾文学奖和鲁迅文学奖的审查活动。 还记得吗?
陈建功:从第四届茅盾文学奖和第二届鲁迅文学奖开始,书记官方面分两个奖评奖的人是我。 也就是说,在我工作的14年间( 1995-2009 ),这两个奖项的各评奖由我主导,包括从《条例》的修改到评奖的全过程、新闻发布、颁奖大会。 当然,合作党组的领导、书记处的集体讨论和大家没有全力合作过。 这不是奉承,而是事实。
评奖的目的不是作家们追逐名利,而是在某种鼓励下总结文学成果,提高文学界乃至全社会的感情世界和文学水平。 我接手审查的组织就职时,张光年、冯牧等老领导都说了。 审查的目的是“讲评”,评奖是在社会上评价好坏,为了获得名声,也是为了说不足。 我认为这是从文学整体乃至文化建设大局来看的透彻之论。 如果不吸取这些经验,只是追求审查结果,挂钩审查结果和地方业绩,把审查奖定为“奖”,有所谓的文学奖就发奖。 那个公共的说服力令人担心。
中华读书报:文坛上经常有声音。 有一次评选过程是怎么多而杂? 有一部作品是怎么被批评的? ○○作品是评委的力保……您是怎么看的?
陈建功:一、发现违规的,如各种交易、请求、无赖之风,必须通报有关部门,保持奖项的纯洁性,保持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 二、一部作品,大部分作品,接受评委们的评论,说想说的话,坦率地说,在审查委员会之前的过程中,一千个个体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可能怎么不争论。 既然是讨论和争论,就不应该出去讨论评奖坦率的气氛。 三、如果真的有人说的话,有的作品会失去我的力量保证,这种说法真的很可疑。 审查委员会似乎很少有人阐述自己的意见,充分讨论,对作品说作品,决定是否应该表现出来,为什么要谈论某个人力保证呢? 我不排除某些评委和成见。 也有各自的文学主张。 这是因为对一部作品发表不同的意见。 但是,通过坦率的讨论,大家确实根据条例在投票中选择了。
评奖其实也是教育我自己的过程。 比如“白鹿原”,在当时的社会中有持不同意见的人。 第一次审查委员会召开的时候,我很担心。 因为审查委员会的构成包括具有不同文艺观点的评论家,根据我的经验,审查委员会可能会因此而吵架。 翻天覆地怎么结束?
我意外地担心最困扰这部作品的资深评论家陈涌先发言,他觉得自己没读之前可能有点受到同志的影响,历史观有问题的作品,为了对审查负责,认真读了几次后,这很棒 陈涌发言后,会场暂时安静下来。 无论是尊重这本书还是否定这本书,评委都感到吃惊。 那天晚上我也陷入了反省:为什么我也陷入了这样简单的推测? 把人加入这个社团,在社团里揣测,低估了老评论家的良知和水平。 陈涌是在《白鹿原》的讨论中真正扭转干坤的人,但据我所知,他至死没有说过自己的力保故事。
那个茅奖评价结束后,和评委们握手道别,不知道陈涌先生坐巴士参加了,其实是他的经历和有关规定,专车接送是理所当然的。 我听到不安,四处找办公厅的负责人,让他们派车送老人回家,但他死活抓住我,说自己总是这样。 除非被叫去中南海会议,否则通常不要开车接送。
中华读书报:相对来说,鲁迅文学奖评奖争议有点多。
陈建功:我接头负责。 每个具体奖项,我负责其中一个奖项的主任,其他奖项,按照合作协会各书记处书记的创作特长,要么当主任,要么当副主任。 各奖项被评价时,我会说明《评选条例》,稍微观察一些事项。 具体到各奖的评选,由该奖的审查委员会主任主办。 当然最后来书记处集体报告。 我已经说过了,每个审查结果都有批评是件好事。
中华读书报:你如何评价在中国合作的14年?
陈建功:我去协办会受到韩少功的影响。 他去海南的时候给我写信。 我厌倦了湖南,去海南增加了经验,到了老年也给自己增加了回忆。 我1995年就任时,也在《作家通讯》上写了复印件。 我合作的理由无非是学习韩少功,增加经验。 其实是那样的。
当然创作上受到了影响。 但是,如果我不来的话,能像少功那样写得那么好吗? 我觉得不行,但是人生就是这样,人生得到好朋友就足够了,我在作家中朋友很多,有些事情打电话处理,已经处理不了了,飞出去喝酒也处理了。
中国作协于14年开始写两首打油诗,即劫机有眼泪,演讲结束后也没有诗。 我记得在议长席上亲手交给了时任党书记的翟泰丰,泰丰歪着嘴回到我身边,“不好! 太消极了! ”又侧身递给王蒙,王蒙用铅笔改了几个字,指示说:“这样改,才符合平仄。” 散会对你们俩说。 泰丰啊,一贯,我担心我的指引! 王蒙啊,你也一贯,耳提面命! 王蒙,你听我脸上的命吗? 你是个大脸的人吗? 这几天我知道自己马上就会收到退休通知,还随便涂两句:弹冠解甲何足庆,坦率的蓬蒿任尔风。 总有一天去探望泰丰同志时,要向上求导,王蒙那里,不知道他还没有改变平仄吗?
凤霞的姐姐对我说:“建功啊,你不能安全去,你还得告诉他。 我们这边,声音被光点燃,完全不知道! ”。
中华读书报:你组织过“笔换大会”吗?
陈建功: 20世纪80年代,我对电脑还一无所知。 当时,美国驻华大使罗德夫人包柏伊是美国作家,他召集了当时活跃的中国作家们举行了晚会。 一写文章,包柏伊就建议大家去她的书房看看,她说她用了“新的”。 她给我们看了她的电脑。 当时也相当于286吧。
90年代初,传来了马识道和徐迟采用电脑的消息。 大概是少年的时候玩晶体管,所以性喜是“奇技淫巧”。 听说是中国实验话剧院的刘树纲(《一个死者对生者的访问》的编剧)买的,我连夜赶到他家,在他的书房里摆弄了一夜。
我玩286的时候,中国还在推进中华学习机。 之后,接触了热心宣传电脑写作的企业,企划了作家的笔试大会。 那个开幕会上发言的是赵大年,刚学会电脑打字,记得有点先锋,眷瞪的自负。 温和的老姐姐杨沫其实并不是真的换笔,只是让年轻的伙伴们打起了精神……
钢笔大会的社会影响不小,所以拜托我代购电脑的朋友不少。 有时半夜打电话来问我关机按哪三个键等问题。
中华读书报:你写过复印件《祖光》。 吴祖光先生专门学习计算机。
陈建功:吴祖光也给我买过电脑。 我为他安装电脑的时候,凤霞的姐姐告诉我。 “建功啊,请不要安装就去。 你必须告诉他。 我们打光电火,一点也不懂。 ”。 “请放心。 我一步一步地告诉你。 创造奇迹。 ”。
为了这个约定,我早早出去晚回家,在祖光家度过了三天。 几乎每天一回家,祖光的电话就追上来了,听到刚才跟他说的这一步,那一步。 最后他还是放弃了。 由于这种放弃,他们俩请我们夫妇在烤鸭店吃饭,赠送了新凤霞绘画吴祖光题金牡丹。 “向老师道歉”。
我记得联想公司出了一本关于计算机学习的书,给我写了顺序。 我写了。 其中的第一个观点是宣传电脑。 你需要学习白居易写诗。 老妇人必须解决。 电脑经销商的目标是做傻事。
中华读书报:你现在还保持着对“奇技淫巧”的爱吗?
陈建功:正经学问不行。 支付宝( Alipay ),微信,淘宝,共享自行车,那所学校都不偷看。 有时工作停车很难,扫码骑共享自行车有多方便,处理了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这么着急还赶不上呢。 王蒙比我大15岁,今年84岁了。 还每天送来手表。 每天大约一万步,我羞得眼花缭乱,有时得出去数数,我们种不下这张脸。
中华读书报:你喜欢上网吗? 每天用微信的时间多吗?
陈建功:我不喜欢。 特别是游戏,不玩。 微信也不着迷。 但是,看了一则新闻,西方学术界说开始警惕大数据时代的隐私保护等问题,讲述了恐怖主义犯罪的新花样。 我说头皮很紧。 我不擅长,但确实感到有点不安。 比如,偶尔接到电话,傻瓜可以理解为那是你网购时留下的脚印,是因为让他们“闻到”。 这什么也看不见吗?
标题:“陈建功:追随改革开放四十年”
地址:http://www.lyxyzq.com.cn/lyjy/216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