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67字,读完约3分钟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银联前主席葛华勇非常关注年轻人的消费和借贷。他认为,鼓励消费对经济有很大的拉动作用,但同时要高度重视青少年的消费和借贷特点,充分掌握他们的信用数据,更好地发挥舆论引导、正规金融机构和信贷信息系统的作用,引导青少年合理使用借贷服务。
有媒体报道:目前,90年代后的人均债务已达12万元;在35岁以下的年轻人中,56%还没有开始储蓄。2017年,90后的消费额快速增长,同比增长73%,几乎是90后的两倍。将近47%的90后借款人有逾期贷款,64%的90后借款人同时在四个平台上贷款,以此类推。
葛华勇认为,通过这些数据可以看出,90后群体的借贷比例较高,储蓄比例较低。他说,如果不掌握90后的全部信用记录,相当一部分90后会依靠父母的支持,或者用借新还旧的方法,有些人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还不了钱。
葛华勇表示,在升级和鼓励消费的大环境下,相当多的年轻人靠借钱生活。据调查,少数年轻人过于注重享受和优质消费,敢于在市场上使用高利率信贷产品,最终导致个人违约,甚至出现暴力催收、“裸借”、跳楼等负面事件。他说:“一旦个别群体的信用危机扩大,很容易产生连锁效应,将风险传递到社会层面,进一步危及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
在今年的提案中,葛华勇分析了少数民族青少年贷款严重拖欠的原因。在他看来,这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宣传导向问题。许多商业组织和大众媒体大力宣传和倡导“消费主义”,这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青少年的消费观念和行为。一些提供信贷产品的商业组织过分强调申请的便利性、简单的程序和快速的贷款,却故意避免高利率和高违约赔偿金,这使得很难识别出少数缺乏金融知识的年轻人。
第二,业务合规性。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一些互联网公司进入金融领域开展业务,而一些贷款业务过于以利润为导向,业务风险控制水平有限,保护客户安全和隐私的能力不足,不具备包容性特征,但会加速金融风险的放大。
第三,制度保障。一方面,由于缺乏数据条件和完善的信用信息支持,许多商业机构难以识别和防范长期贷款和欺诈性贷款,并延伸了坏账处理难的问题;另一方面,大量数据集中在拥有数亿用户的龙头企业。为了自身利益,龙头企业没有与长尾企业建立良好的联动机制。
如何引导青少年合理使用贷款服务,确保经济社会稳定健康发展?葛华勇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加强舆论建设,普及金融和网络安全知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培养理性、科学的消费习惯,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披露贷款产品信息,引导青少年合理使用贷款服务。
二是鼓励正规金融机构发挥更好的作用。例如,鼓励银行金融机构为普惠金融服务,加强对青年人的服务覆盖面,并增强对青年人的服务能力。同时,要充分发挥商业银行长期形成的客户风险管理机制和经验,给予风险警示,引导青少年使用合规、可持续的贷款服务。
第三,加强信用信息系统建设,完善信用服务市场体系,在确保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开放相关信息资源。推进全国数据共享和交换系统建设,支持征信机构和信用评级机构利用公共信息,鼓励各种信用服务产品的开发和创新,严格进入贷款机构市场,实行许可证经营,使合格的贷款机构能够在真实掌握借款人信用记录的前提下,在授信额度内适度发放贷款。借款人根据其偿还能力申请贷款,以防止个人贷款的过度扩张给经济和社会带来负面影响。
标题:全国政协委员葛华勇:90后借贷比例较高 应引导年轻人理性借贷
地址:http://www.lyxyzq.com.cn/lyzx/86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