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02字,读完约4分钟
中国金融网2月18日电(记者孙见习记者曾强)2月15日,央行公布1月份金融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1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3.23万亿元,创单月最高同比增幅。3284亿元;1月底,人民币贷款余额139.53亿元,同比增长13.4%,增速比上年末低0.1个百分点,比上年末同期高0.2个百分点。
你认为贷款在一月份创下新高怎么样?央行货币政策部主任孙国峰在数据发布当天举行的2019年1月央行金融统计解读吹风会上表示,总体而言,1月份贷款同比增长主要是由于宏观调控反周期调整、货币政策传导略有改善以及一些季节性因素的影响。
同时,孙国峰认为,考虑到春节,1月、2月甚至第一季度的数据应该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而不是过于关注单个月的数据。
具体而言,2018年以来,特别是第四季度以来,中国人民银行积极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缓解银行信贷供给约束,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包括:一是以推动银行发行永久债券为突破口,提高资本金。对银行信贷的实质性限制;第二,全面措施,如有针对性的RRR减债、中期贷款、再融资、再贴现等。用于创建有针对性的中期贷款工具(tmlf)。在缓解一些银行面临的流动性约束的同时,激励相容机制旨在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扩大对小微民营企业的信贷供应;三是逐步研究推进利率“双轨一轨”,疏通央行政策利率向信贷利率的传导,缓解利率约束。
孙国峰指出,这些措施的效果正在显现,货币政策传导也略有改善,对实体经济的金融支持有所增加。与此同时,银行一般都有“早交、早收”的经营传统,力求“有个好的开端”。今年1月份新增贷款情况与去年同期相似,符合实体经济需求,属于合理水平,不属于“洪水”。
“从总量来看,广义货币和社会融资的规模都有合理的增长。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它反映了反周期调整的要求。节奏也受到季节性因素的影响,比如春节。宏观杠杆率保持稳定,不可能谈论“放水”;从信贷结构来看,主要是加大对小微企业、民营企业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制造业特别是高技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速明显加快,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量提高,经济结构得到提升。转型和升级。”孙国峰说道。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宏观经济与政策主管周敬通在接受《中国金融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从1月份的金融数据来看,中国的信贷结构有所改善,金融支持实体不断加强。
“首先,中长期贷款有所改善,中长期贷款的增长在家庭部门和企业部门都很明显;二是新增贷款主要来自非金融企业和政府机构贷款,占比80%,比2018年12月增长36个百分点,表明对实体的金融支持进一步加强;第三,家庭部门新增贷款比例进一步下降,表明居民举债步伐放缓,情况有所改善。”周敬通说道。
据中国网财经记者报道,2019年1月,小微企业贷款自去年下半年以来,继续保持“增额、减价、扩面”的发展趋势。
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月底,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包括每户信用低于1000万元的小微企业贷款、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贷款)为9.7万亿元,同比增长17.6%,增速比去年年末高2.4个百分点。1月份,增长2109亿元,同比增长2.6倍;2019年1月,1000万元以下小微企业新增贷款平均利率为6.16%,环比下降0.12个百分点,同比下降0.21个百分点;截至2019年1月底,普惠小额贷款公司支持了2165万个小型和微型企业实体,1月份增加了26万个,比去年同期增加了7万个。
标题:央行回应1月贷款创历史新高:谈不上“放水” 服务实体经济质量提升
地址:http://www.lyxyzq.com.cn/lyzx/75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