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93字,读完约4分钟

永远的丰碑 红色记忆 瓦窑堡会议 2006-12-16 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在陕北瓦窑堡召开了一次重要的政治局扩大会议,即瓦窑堡会议。这次会议,是在中日民族矛盾日益加深,大规模的抗日民主运动重新高涨的形势下,为制定正确的政治路线和革命策略而召开的。

“瓦窑堡会议”

1935年夏秋之间,日本帝国主义制造华北事变,妄图吞并华北进而灭亡整个中国。12月9日,北平爆发了一二九运动,把全国的抗日救亡运动推向新高潮。此时,中国共产党面临着从土地革命战争向民族革命战争转变的新形势。为了对整个形势作出拆析,制定出适合新情况的完善的政治路线和战术方针,1935年12月17日至25日,中共中央在陕北安定县(今子长)瓦窑堡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出席会议的有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博古、李维汉、王稼祥、刘少奇、邓发、凯丰、张浩、邓颖超、吴亮平、郭洪涛等十多人。

“瓦窑堡会议”

张闻天主持会议,并作关于政治形势和策略问题的报告,张浩作关于共产国际七大精神的传达报告。会议着重讨论了全国政治形势和党的策略路线、军事战术,确立了树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策略,并相应地调整了各项具体政策。12月25日,会议通过了《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

“瓦窑堡会议”

决议拆析了当时政治形势的基本优势,规定了党在新形势下的策略路线。指出:当前时局的基本优势是日本帝国主义“正准备并吞全中国,把全中国从各帝国主义的半殖民地变为日本的殖民地”。民族矛盾已上升为首要矛盾。一切不愿当亡国奴,不愿充当汉奸的中国人的惟一出路,就是“向着日本帝国主义及其走狗汉奸卖国贼展开神圣的民族战争”。决议认为,民族革命的新高潮推醒了工人阶级和农民中的落后阶层;广大的小资产阶级群众和知识分子已转入革命;一部分民族资产阶级,多个乡村富农和小地主,甚至一部分军阀也有对革命采取同情中立的态度以至有参加的可能。党应该采取各种适当的做法与方法,去争取这些力量到反日战线中来。决议指出,在地主买办阶级营垒中间,也不是完全统一的,党也应利用他们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以利于抗日民族解放斗争。对于日本帝国主义与其他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也应采取这样的策略。决议指出:党的策略路线是发动、团结与组织全中国全民族一切革命力量去反对当前首要的敌人——日本帝国主义与蒋介石。

“瓦窑堡会议”

为了结成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决议批评了党内长时间存在的“左”倾关门主义,拆析了它的来源与危害,指出这是目前党内的首要危险,必需坚决加以纠正。

“瓦窑堡会议”

决议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问题,强调共产党必需以自己彻底的反日、反汉奸卖国贼的言论和行动去取得统一战线的领导权,“只有在共产党领导之下,反日运动才能得到彻底的胜利”。此外,为了适应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决议提出将工农共和国改为人民共和国等问题,并相应地改变了党的若干政策。

“瓦窑堡会议”

23日,毛泽东作了军事问题的报告。同日,根据毛泽东的报告,会议通过《中央关于军事战术问题的决议》,提出红军行动的战术方针是:把国内战争同民族战争结合起来,准备直接对日作战力量和猛烈扩大红军。

“瓦窑堡会议”

会后,毛泽东根据瓦窑堡会议决议精神,于12月27日在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作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进一步从理论和实践上阐明了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方针。

“瓦窑堡会议”

瓦窑堡会议是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到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召开的一次极为重要的会议,是遵义会议的继续和快速发展。它总结了两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基本经验,批评了“左”倾关门主义,处理了遵义会议没有来得及处理的党的政治策略问题,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路线,有力地推动了全国抗日民主运动的快速发展。

“瓦窑堡会议”

本社北京12月15日电

标题:“瓦窑堡会议”

地址:http://www.lyxyzq.com.cn/lyzx/234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