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518字,读完约9分钟
生存规模为29.54万亿元(表外理财产品达22.2万亿元)的银行理财正面临新的资产管理规定和大规模风险暴露管理措施的双重“扼杀”。
生存规模为29.54万亿元(表外理财产品达22.2万亿元)的银行理财正面临新的资产管理规定和大规模风险暴露管理措施的双重“扼杀”。
事实上,新资产管理规定的约束力和影响已经公开征求意见半年了,在正式落地之前,大多数银行的自查、反馈和整改已经部分消化了。可以说,银行已经为新的资产管理规定的出台做了充分的心理准备,更不用说延长过渡期、增加估值方法的灵活性等技术性调整了。
然而,银行的困惑仍然存在——例如,“标准”(标准资产)的识别是几个受访者提到最多的一点;还有一些问题,比如长期不匹配资产的新旧分离(比如已经配置了十多年的ppp项目)。总体而言,许多银行家呼吁尽快公布新资产管理法规的支持细节。
让银行长时间喘息的是,上周五发布的《商业银行大规模风险暴露管理办法》中,潜在债务人的渗透原则将立即阻断银行购买同业理财的生命——“部分银行同业理财比重较高,理财尚未到期,同业负债已荡然无存。我应该采取什么措施,如何应对流动性风险?”一位城市商业银行资产管理部门的负责人在华创固始的分析师会议上说。
表外业务受到新的资产管理规定的约束,而表内业务受到大规模风险暴露的约束,这是银行在桎梏中舞蹈的现状。“为了防范流动性风险,无论过渡期还有多少剩余,都是时候开始处置股票资产了。”一家大型国有银行资产管理部门的一名人士直言不讳地表示。
银行仍然有四大困惑
“需要配套规则”,这是受访者在采访银行业对新资产管理法规的看法时最常提到的一句话。
此前,国信证券(002736)首席财务分析师王建用“稍微温和的狼”来形容过渡期的延长,并在一些细节上放松了新的资产管理规定。但事实上,这只“略微温和的狼”在银行吸了一口气后有很多困惑。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是标准化债权资产的识别。
“对‘标准’的认定实际上是对‘非标准’标准的重新认定。现在(关于资产管理的新规定)比较宽泛。我认为银行之间的差异非常大。具体实施直接关系到结构调整。”华南城市(香港股票01668)资产管理部总经理告诉《证券时报》记者。
目前,新《资产管理条例》中“标准”的认定符合以下五个条件:平等差异化和可交易性;充分的信息披露;集中登记和独立保管;公平定价和流动性机制完善;在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银行间市场、证券交易所市场和其他交易市场进行交易。
“现在,短期信贷、股票质押、固定资产增加和资本配置等资产肯定可以投资,但它们应该被视为非标准资产。过去,我们将是结构化的,现在杠杆比率必须严格限制。我认为这一段应该在后续的规则中看到。”一家股份制银行资产管理部的副总经理告诉记者。
“我也对‘标准’的范围有所怀疑。现在我们正在消化整个业务部门,还没有正式开始调整。例如,过去监管机构称,在银登中心转移和集中登记的资产不包括在非标准化债务资产的统计中。现在,根据新的资产管理条例,这篇文章显然是无效的。这是一个万亿美元的结构性产品,所以它们都被归类为非标准产品?这种影响仍然很大。”华中城市商业银行资产管理部的另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
这可能就是为什么新的资产管理规定目前对“标准”的几个条件进行了界定,但仍强调“标准债务资产的具体认定规则由中国人民银行会同金融监督管理部门另行制定”。
第二,估价方法的争议。
继续第一个想法,不同性质的资产适用于不同的估价方法。受访者认为,新的资产管理规定无疑鼓励采用市场价值法,但也存在差距——在封闭产品满足一定条件后,可以像以前一样采用摊余成本法核算。
但是,新的资产管理规定设定的条件非常严格,在使用摊余成本法之前,必须通过现金流生成和持有期限的测试,否则必须使用市场价值法。
“金融资产采用摊余成本法非常严格,一般债券不可能采用摊余成本法。除非你发送一个一年期的封闭式产品,并投资一年期的债券,否则你可以使用摊余成本法,但问题是你的产品收入和成本可能会上下颠倒。”一位负责城市商业银行资产管理的人士在华创证券分析师电话会议上表示。
“根据我的经验,封闭式产品应该配备更多的非标准品,而且最终产品的整个期限不能比非标准品短。摊余成本法只能用于非标准投资或权益投资。我明白这一点。”上述中国城市商业银行资产管理部负责人告诉记者,“那么回到刚才的问题,标准是什么?什么是非标准的?”
困扰行业的第三个问题是不匹配的股票资产,如何区分新旧?
“新增加的是开放式(财务管理),我最关心的是现有资产。我们不仅需要符合新的资产管理法规,还需要有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pa)和流动性风险管理。这些倒到最后的是流动性问题。一些机构面临巨大的债务压力,这影响到你如何配置股票和债券。”华东农村商业银行资产管理部的一位总经理告诉记者,“目前的问题不是太大,还可以配套,但很多银行会比较麻烦。”
一家大型国有银行深圳分行资产管理部的一位人士向记者提出了一个大问题。“我们之前已经配备了一些长期ppp项目。十多年来,过渡期显然是不够的。怎么安排呢?”中国大银行深圳分行的一位人士表示:“我们仍在研究。”
这引起了上述华南城市商业银行总经理的共鸣。“肯定会有一些要求,因为新规定中没有具体规定,所以目前还不清楚如何安排投资端的资产和错配。”
在华创固定收益分析师会议上发言的城市商业银行资产管理人士表示,新规出台后,封闭式产品的期限不能错配,甚至债务期限也可能长于资产期限。为了继续获得期限错配的价差,银行只能发行开放式产品,因为只有开放式产品才能保证资产和负债的价差收入,而开放式产品只能用市值法计算,这对银行来说“非常麻烦”。
“我不认为监管应该是全面的。个人资产很难收回。今后,银行理财不应再投资于ppp和名股,因为这真的没有多大好处,还不如直接投资于私募。”一家大型股份制银行资产管理部的副总经理说。
第四,如何识别名股的真实负债项目?
根据新规定的要求,私募股权基金监管规定中未明确规定的适用于资产管理的新规定另行制定。
“这里面还有很多内容和产品,其中很大一部分是被银行理财扣掉的名股的真实债务项目。”华南城市商业银行资产管理部的一位负责人表示,“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即新规定是否将类似项目认定为股份或债务?如果是股票,根据新的资产管理规定,本项目的优、劣评级比例不能超过1:1;如果是债务,不能超过3: 1。”
他还表示,如果在新的资产管理规定中,所有知名股票的真实债务项目都被认定为股权投资,那么现有项目中的大部分都不符合规定,包括它们被批准和备案的可能性。“由于许多原有的产品结构不能按1: 1进行优先排序和分层,特别是名股的实际负债模型,行业基本上是按3: 1甚至更大的杠杆来设计的,因此如何具体识别此类项目是一个核心问题。”
“勒死”银行间金融管理有预期
虽然《商业银行大规模风险暴露管理办法》的正式草案已于5月4日发布,但事实上,早在3月底就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大规模风险监控和防范的通知》。
年初,征求意见稿发布了。因此,银行业对防范信贷集中风险、消除同业混乱、加强流动性管理有着心理预期。
“管理大规模风险暴露的措施规定,投资于无担保金融管理的银行必须深入到底层,并向底层债务人提供信贷。这导致许多银行未来无法购买银行间理财产品。”华创证券分析师电话会议对市商业银行资产管理部表示。
他介绍说,目前银行间金融管理的余额约为3万亿元,占银行金融管理总规模的10%,而银行间金融管理在中小银行中的比重可能高达30% ~ 50%。“尽管监管部门为银行消化其资产预留了时间,但除了新的资产管理规定之外,银行还受到大规模风险敞口管理措施的约束。在银行管理其资产之前,其银行间负债将会消失,这可能会导致中小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因此,对于银行间负债比例较高的银行,必须尽快做好存量资产处置工作。”资产经理说。
事实上,去年一些银行已经大幅降低了银行间财务管理的比重。以杭州银行(600926)为例。截至去年底,本行理财产品余额1985.83亿元,同比下降16.83%。其中,银行间金融管理比重从年初的31.22%下降到年末的5.16%。
现在的问题是,对于一些银行间负债比例较高的银行来说,一旦负债减少,理财资产尚未到期,它们可能就无法发行完全承接旧资产的新产品。
受访者普遍表示,目前银行难以发行监管鼓励的净值产品。这些困难集中在投资者的教育和建立自己的投资研究体系。此外,市商业银行资产管理人员在华创分析师会议上提出了一个特别的问题——“银行在新系统的转型升级方面做得好吗?”而他的观点是悲观的,即“也许不是”。
标题:“戴着脚镣跳舞!” 30万亿银行理财的危与机
地址:http://www.lyxyzq.com.cn/lyzx/144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