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947字,读完约7分钟
从西向东可以看到鼓楼耸立的建筑物,车向右一拐就进了停车场。 向西走300米,看《南无阿弥陀佛》的影壁。 影子墙面向的是广化寺的山门。 正常的寺庙的样子是灰墙、红门窗之间,最后是藏经阁和僧侣生活学习的地方。
谁能想象现在站在北京白石桥附近,拥有巨大建筑群的国家图书馆,最初的居住地是这里呢?
广曙法师说,在元代,这一带很荒凉。 和尚来了,坐在荒地上读了十年经,周围的贵族、贵族感受到了他的愿望,让他建了广化寺。
清末,看到西方文明的官员认识到,由于变法图强,有必要打开民智,设立公立图书馆。
1906年,院系参事考古学家罗振玉在《京师创设图书馆私人会议》上写道,要有机结合存续国粹户派遣民智,就像泰西(欧美)诸邦一样“推广图书馆吧”。 从“连接天下视听”的京师开始,借助朝廷权威和高层政治力量,自上而下,逐步宣传。
宣统元年( 1909年),系尚书洋务派军机大臣张之洞病逝的上个月申请设置京师图书馆,9月9日得到批准。 这一天被定为国家图书馆的设立日。
馆舍三迁
罗振玉在《京师创设图书馆私人会议》中指出,选址是交通便利、信息聚集的地方,新闻的收集和传输、书籍的整理和修理都很容易。 二是远离城市中心地带和繁华街道的贸易区域,隔离世事的尘埃和大众的声音。 因为安静安静,景色好的地方最适合读书习语。 第三个是不易火灾的地方,图书典籍是易燃的,不要以与木质结构连片的民居群落划清界限,接近取水点为目标。 四、规模宏大气派,藏书应该丰富。 根据欧美图书馆的具体例子,用地为40~50亩,多留一点备用就行了。 五、建筑风格应采取东西两方面的长度、防盗、防虫、防水、防震、防霉。
图书馆本来是位于净业湖的西侧,但是没有钱,占据了广化寺。 年8月开馆,第一代导演(馆长)是翰林院四品编修缪荫孙。 藏书不到6万册,来源于内阁大库残帙、国子鉴和翰林院藏书、敦煌写经以及部分个人藏书和金石拓本碑文。 京师图书馆的创立意味着中国的图书馆事业完成了从藏书馆向近代图书馆的转变。
但是国运不稳定,文事难。 由于财力不足,图书馆很容易换地方,到处漂泊。
现在的人一定想象不到。 当时的人觉得二环边的广化寺“住在北京的东北角”,每天只有10个“士子”网民买票阅读,离后海太近,空潮湿,不利于古籍保护。 仅仅半年就转移了书,在宣南前青工厂开设了分馆,无论是士农工商军界还是女性学界都可以阅读。
1917年1月,图书馆在安定门国内子监南学(原国子监师生居住的地方)旧址重新开放,藏书达13.6万册。 鲁迅作为教育部主管图书馆的官员参加了开馆仪式。 到目前为止,为了他的斡旋和奔走,《四库全书》进入了京师图书馆,仿照各国惯例,全国新出版图书在内务省起草者,在一个发馆废(卡车)中收藏,招募各省府州的方志和金石拓本,开始履行国家图书馆的功能。
如果你上次说怕水,这次怕火。 这里的地名有文化气息,但靠近广大的民居,终于有火灾的危险。 1925年5月,京师图书馆主任提交教育部,请拨北海官房。 1928年在南京研究生院以中海居仁堂为馆舍,“有利于屋系欧式、藏书。 建筑还是新的,有避难设备,维修费5000元就足够了”。
1929年1月,京师图书馆在中南海居仁堂开馆,藏书达21万册。 两层的西式大楼,在一片中国式建筑中尤为突出。 这里曾是慈禧听政、袁世凯事务、傅作义主持政务的地方。 因为国都向南移动,所以改名为“国立北平图书馆”。
国家图书馆的马涛副研究员说:“庚子的赔偿金吸中国财政,有识之士一直主办文教(当时军阀也尊重文化人),但政府没有钱。 在使用庚金之前,由于财政紧张,别说建馆楼了,连职员的工资都发不出来。 梁启超从1925年到1927年担任首都图书馆馆长期间,以自己的生命保险证书为抵押借款,维持馆务运营,向员工发了一年工资后辞职。
文津立馆
在京师图书馆的明线下面,另一条暗线发展迅速。
1925年,管理美国归还庚子赔偿金的中华教育文化基金理事会第一次年会认为,进行文化事业应从图书馆开始。 所以除了建设清华学校(也就是后来的清华大学),建议教育部,京师图书馆藏书丰富,但地址偏僻,馆址宽敞,所以最好合并规模大,地址适中的新馆建设。 旧馆的书籍需要善藏之所,也可以拨经费购买图书。 这个提案以政局的变化和京师馆的反对而结束,中基会借用北海公园内的庆霄楼设立了北海图书馆。
1929年,受教育部建议,京师图书馆和北海图书馆合并成为“国立北平图书馆”,蔡元培成为馆长,两部图书共计32万册。
1931年,图书馆搬入北海西侧的新建会场。 这次吸取经验教训,占地66亩,为后期的快速发展预留了多余的土地。 主楼模仿清宫式大殿楼阁、绿瓦红墙,馆内有英国定制的书架、图书传送带、饮水机、木床等现代化设施。 馆内收藏的是文津阁《四库全书》,因此馆前的无名道路被命名为文津街。
进入为文津街7号这张国图制作的第一个会场,马涛指着宽敞的舒朗的庭院说:“需要美丽啊。 我该怎么办? 经北平市批准,去圆明园拉回正大光明殿前的丹陛下石、福海西岸望巴洲的昆仑石、安佑宫的华表、文源阁的四库全书石碑和干隆御笔骑射碑。 ”。 真是高级啊。 用充满历史感的艺术品装饰建筑,认为美化是绿化呢。
主楼一楼现在经常开讲座。 二楼是读书室,严禁拍照。 除了相关人员以外,请勿进入。 建筑物很大,每个读者都有读书灯。
遗憾的是稳步发展的好日子不长,从1935年到1936年,为了防止日本利用战争进行文化掠夺,图书馆将珍贵的善本特藏转移到北京、天津的学校和银行、上海租界区和南京的中央研究院,最华丽的部分是1941年
“七七”事件后,图书馆向南移动,在昆明和西南联大开设了图书馆,在上海、重庆、香港等地设立了事务所。 表面四分五裂,实际上多次在馆务运行。
白色石桥边缘
1951年,国立北平图书馆更名为北京图书馆。 20世纪70年代,藏书达750万册,由于藏书空之间严重不足,所以租借北海静心斋、蔡松坂纪念堂、故宫寿安宫等进行保管。 很难管理,借用也不方便。
周恩来总理说:“光盖一所房子一次也不能安逸。 这个地方不动,与其就这样放着,不如出去找别的地方盖子,一次会更轻松吧。 ”。 国家计划委员会发出《关于批准扩建北京图书馆的通知》,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投资7800万元,藏书2000万册,设有3000个阅读席。 幸运的是北京市副市长万里有很多心,确保了3公顷,这成为了现在的第二期大楼。
新馆遗迹被选定为远离市区的紫竹院公园北侧的石桥,1987年落成采用。
1998年12月,北京图书馆更名为“中国国家图书馆”,现在地铁开通,交通便利了。 2008年9月9日,国图开设了国家数字图书馆,允许网民在家也可以享受藏书服务。
目前,国图书馆藏文献达3768万册(件),其中中文文献达2568万册(件),典藏善本古籍达34万册(件),普通古籍达162万册(件)。 收藏的殷墟甲骨文、敦煌遗书、赵城金藏、《永乐大典》、《四库全书》等极为珍贵,外语善本中最早的版本是1473年至1477年印刷的欧洲《摇篮书》。 数字资源1603tb、自建资源1102tb、采购数据库255个,充分发挥继承文明、传播知识、有助于国家决策的作用。
(这张图像除了签名以外都来自网络)
标题:“国家图书馆成立110周年 它曾走过怎样坎坷的岁月?”
地址:http://www.lyxyzq.com.cn/lyjy/214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