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675字,读完约9分钟
"在过去,王谢堂带着一只燕子飞到普通人的家里."10,500元,现在个人住房贷款已经成为普通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603,883),在一线城市可能不足以支付一个月的抵押贷款。然而,1985年4月9日,在历史的开端,是一个绝对的天文数字。中国建设银行深圳海斯分行(601939)完成的首笔个人住房贷款业务,月利率6‰,期限10年,月还款额110元。
23.84万亿元,这是央行公布的2018年上半年中国个人住房贷款余额的最新数据。33年来,从1万元到10万亿元,从第一家“吃螃蟹”的建行到商业银行的重要业务之一,个人住房贷款业务展示了改革开放伟大进程中居民消费观念从出现到成熟的全过程。在当前消费升级的帮助下,白手起家的消费金融迎来了一个黄金时代。
根据国家发改委发布的数据,2018年上半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8.5%,同比增长14.2个百分点,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近年来,中国在扩大消费规模、提高消费水平和改善消费结构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2018年9月20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善促进消费体系和机制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的意见》总结如下。
诞生于个人抵押贷款业务的今天,银行业提供的金融服务涵盖了旅游、教育、文化、医疗、养老等消费升级的各个领域,零售银行业务逐渐成为各类银行战略发展的关键。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改善生活的需求,不仅是银行对政策呼吁的回应,也是实现转型突破的重要途径。
金融帮助消费改变
“随着今天市场的发展,买房赚钱的机会已经过去了。银行需要帮助培育住房租赁市场,稳定租金价格,并剥离“无投机住房”周围房地产的金融属性。建行一直在努力培育这一市场,但仍有许多问题需要银行、学者和企业来解决。”2018年12月17日,建行董事长田国立以住房租赁作为建行大学“三大战略”之一为例,介绍了金融解决社会痛点的思路。
从改革开放初期保留的计划经济时代的住房分配模式,到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逐渐兴起的购房潮,再到党的十九大确立的“无房无房”的新的房地产市场定位所倡导的长期租赁市场的培育,其背后的发展和转型始终离不开银行业提供的金融支持。
1985年,深圳分行发行了中国第一笔“抵押贷款”,揭开了商业银行服务支持国家住房制度改革的辉煌篇章。1992年,建行率先开办职工购房抵押贷款业务和公积金个人贷款业务,全面进入消费信贷业务阶段。同年,中国建设银行推出了中国首家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业务。然后,在1995年,它开始推出个人住房公积金和商业组合贷款。
1996年后,央行多次下调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宽松的政策极大地促进了这项业务的发展,使贷款余额增长,规模扩大。
建行在这一领域保持了先发优势。经过进一步发展,我行基本形成了个人住房贷款的基本框架和制度基础,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了个人住房贷款“幸福家园”的品牌战略。从那以后,“买套房子给建行”的口号就深深地印在了中国消费者的心中。
如今,当买房几乎成为人们消费的“必需品”时,银行个人住房贷款余额也在逐年增加。2018年上半年,工行、农行、中行和建行的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分别为4.28万亿元、3.40万亿元、3.28万亿元和4.50万亿元,合计15.5万亿元。
然而,这项业务的增长速度正在逐年放缓。2018年,四大银行的增长率分别为8.7%、8.5%、7.1%和6.8%,而2017年和2016年,这一组数据分别为11.6%、11.6%、9.3%、9.5%和28.8%、32.8%和17.0%,上述数据对比充分反映了房地产市场不合理发展的规律。
面对房地产市场新格局的变化,建行继续发挥其在住房金融领域的优势,面对困难,探索解决之道,高喊“租房给建行”的新口号。2017年11月,在同样是改革开放重要试验区的广东,建行启动了住房租赁业务布局,先后在佛山和深圳推出了官银合作和银企合作模式。
2018年1月,建行在广东启动了家庭房产(俗称“房源”)理财业务,进一步创新了长期租赁住房的供应模式。“此项业务为房屋租赁提供了全面的金融解决方案,不仅帮助业主家庭提前实现闲置房屋的长期租赁收益权,还提供专业个性化的理财服务和延伸金融服务,将社会上闲置分散的存量房屋转化为集中稳定的长期租赁来源,增加市场上有效住房的供给。建行广东省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
银行业抓住消费升级机遇
“一个月只要几百元。它不仅没有兴趣,而且两年后还可以为新一代手机降价,这特别划算。”刚刚工作的小王(音译)向英国《金融时报》记者强烈推荐,他正在分阶段使用中信银行(601998)购买手机。
在消费金融的早期,这样一个日常便捷的消费场景是不可想象的。第一笔个人住房贷款发放十年后,中国第一笔汽车按揭贷款业务于1995年8月1日由中国建设银行深圳分行完成。那时,驾驶仍然是职业司机的专利。如今,在各种消费金融服务中,汽车贷款早已被我们的company/きだよ 0。
“我们要积极发展消费金融,增强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适应多样化、多层次的消费需求,提供和完善差异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支持发展消费信贷,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改善生活的需求。创新金融服务方式,积极满足升级消费的金融需求。”这是中国保监会2018年8月18日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做好信贷工作,提高服务实体经济质量和效率的通知》的要求。
然而,具有敏锐嗅觉的银行系统早已意识到消费升级背后隐藏的巨大机遇。毕马威中国金融服务行业审计合伙人蔡表示,截至2018年8月31日,在中国22家注册消费金融公司中,有19家为商业银行所有,占86.4%。在各类银行的绩效会议和其他重要场合,从消费金融到向零售银行转型的高要求绩效的数据和报表更为常见。
建行在2017年年报中表示,2017年将推进零售业务优先战略,个人银行税前利润占45.95%,信用卡累计发卡量超过1亿张,消费交易额达到2.62万亿元,贷款余额达到5636.13亿元。交通银行副行长侯卫东表示,近两年来,交通银行零售业务的利润贡献以每年2%至3%的速度增长,并将继续推动零售业务转型。被标榜为“零售制胜”的招商银行(600036)继续扩大其在财富管理、私人银行和信用卡等零售业务领域的优势。截至2017年底,托管零售客户总资产达到6.16万亿元,同比增长11.46%。
在第三季度报告中,城市商业银行纷纷效仿。截至2018年9月底,北京银行零售客户数量(601169,诊断股)超过2000万,零售客户管理资金超过6500亿元;零售贷款余额3489亿元,同比增长13.6%。杭州银行零售贷款(600926)占贷款总额的比重由年初的33.01%上升至34.24%。南京银行(601009)个人客户金融资产规模为3659亿元,比年初增加541亿元,比2017年同期增加143亿元。上海银行零售客户综合资产(601229)达到4931.87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4.75%,并表示要加快零售转型,注重全流程客户管理体系,强化消费金融、财富管理、养老金融等战略性专业业务,提升零售价值贡献。
在2018年11月1日的银行例会上,工行表示,为积极适应经济、社会、金融技术和客户需求的变化,将坚定不移推进大零售战略,积极升级创新智能零售运营新格局,着力提升民生消费,努力打造电子借贷等个人网上理财服务。
消费者金融角力正在全面展开
为了在消费金融的激烈竞争中突破重围,银行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工行注重以金融技术为先导的零售业务发展,加快新一代信息系统(ecos)建设,以“智能、开放、共享、高效、集成”为目标,推动内部系统架构围绕客户服务打造“同心圆”。
招募行为构建了“放眼未来”的核心竞争力,并在近期反复升级“招商银行app7.0”和“掌上生活app7.0”,凸显了“从客户思维到用户思维、从交易思维到用户旅程思维、从资产分层管理到场景细分客户群管理”三大服务理念的转变。
在与阿里巴巴、JD.com等互联网金融平台企业达成合作,推出基于互联网的长尾消费金融业务的基础上,渤海银行还将增加与非金融专业细分市场企业的合作,如手机领域的小米、旅游领域的中信、信用卡领域的51信用卡等。,共同发掘客户的潜在需求。
“零售银行业务的成功发展和转型是商业银行在新经济常态下实现改革、创新和发展的必由之路和关键突破口。银行业要全面布局,合理规划,特别是要把握金融技术带来的里程碑价值。”毕马威中国管理咨询公司(KPMG)董事刘绍伦认为,未来市场上将出现一批出色的零售银行。
刘绍伦进一步表示,要成功实现转型,零售银行需要从战略层面、业务层面和能力层面进行系统全面的变革,并在各个层面进行统一规划和设计,确保转型能够真正实施。在战略层面,应重新定位零售银行战略,重构商业模式,为零售银行的转型和发展指明前进方向;在业务层面,要打造差异化、特色化的业务发展模式和战略,塑造零售银行转型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在能力层面,要理顺组织结构,匹配相应的人才和资源,创新文化(300336)和机制,加强生态建设和合作。
标题:消费金融步入黄金时代:脱胎于房贷 覆盖升级型消费
地址:http://www.lyxyzq.com.cn/lyzx/80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