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583字,读完约9分钟
近300年来,在古木、烟墨和酥油混合的浓香中,德格印经院一代工匠在虔诚的雕刻、印刷经文过程中,继承了最原始的雕刻印刷技术,成为雕刻印刷术的记忆……
工匠忙于工作。 李贵平摄/光明照片
这种雕刻技术在其他地方已经失去了。 李贵平摄/光明照片
前几天,我跟随北京大学北京《科学中国人》杂志社组织的“川藏线茶马古道考察”,来到了位于川藏边界的甘孜州德格县。
德格的意思是“善地”,是格萨尔王的故乡。 格萨尔是公元11世纪藏族传说中莲花花生大士的化身,他一生是荣马,扬善抑恶,成为藏族人民骄傲的不世英雄,史诗般传说的许多媒体转载。
德格印经院建于公元1729年,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上门类最齐全、布局最独特、雕刻最精良、字体最美、校对最严密、保护最完善的藏语以前传入雕刻版印刷馆
德格印经院一贯延续着自古流传下来的印经方法,每年从初春到秋末之间,约有半年的雕刻经书。 我们这次来德格尔,幸运地赶上了印经的季节。
壹.花了30年建成的印经院
德格县城再庆镇不大,只有一万多人。 在狭窄安静的山谷中,藏式建筑群排列在山谷的两岸。 穿过色曲河,沿着稍微倾斜的弯曲街道向上走,两侧的民居突然收缩靠近山边,白色佛塔和巨大的转换筒将取代哪个民居,让人感受到强烈的宗教气息。 拐过街角,有山的凹陷,突然形成了寺院般褐色的红色建筑物。
这是有名的中外德格印经院。
看起来德格印经院没有中等规模的寺庙大。 曾经是被称为更庆寺的寺院,从1940年代开始像现在这样从寺院进化而来。 和拉萨的波塔拉宫一样,是康藏高原的一方文化圣地。
古风庄严的德格印经院,是平顶土木结构建筑。 印经院分为藏版库、晒经楼、洗版平台、佛殿等区域,1729年为德格第12代土司吉丹巴泽仁创建。
德格县文旅局副局长格西说,今天德格印经院不是很大的工程,但在290年前的广大雪域,修理这座建筑并不容易。 当时吉丹巴泽仁土司52岁,主办德格印经院建设时,招募了成千上万的西藏人,平整基础,挖山采石,砍伐木材。 他61岁去世后,儿子彭策登巴、索朗贡布、洛珠加措三人继承了父志,继承了印经院的扩张。
不知道当时的情况,吉丹巴泽仁活着的时候,是怎么向后面的人解释的,还制定了什么样的家规,他们像愚公一样,前进去了接班人。 印经院的建设过程非常辛苦,上了土司的僧侣,下了普通的民工,一代,老子死了儿子死了,儿子死了,父亲变了,弟弟变了哥哥,从黑发到白头,从家乡到异乡,日升,从春阳融冰到大雪封山,
ii .保留29万张藏语典籍印刷版
我们穿过狭窄的楼梯去印经院二楼。 这时,高原的阳光透过窗户,在细长的通道里投下了金光。 进深空之间,一排大柜子,上面整齐地保管着大量的经典,肃然起敬。 这里留下了29万张传世的藏语典籍印刷版,据说一部分已经是孤版了。
上了楼梯,在包围天花板的走廊之间,可以看到十几个工匠师傅紧张地印刷着经文。 他们两人一组,面对面坐着,其中一人负责交换经典和涂墨。 涂墨工具是自制的,看起来像用厚线缝合的粗布。 因为每天都涂墨,边缘被磨得起毛,像柔软的刷子。 起毛的棉布更吸墨,柔软细腻,刷墨更均匀,不会堆积在经版上。 另一方面,放纸或印刷——他的身体有节奏地前后摇晃,先在经版上放纸,再用双手拿着木辊在纸上往返一次,就会印刷出该经文。
经过过程,一口气,迅速光滑。 据悉,最早的一对是2个穿着红袖子的“堆积如山”(肩膀)的16、7岁少年。 他们配合默契,速度非常快,印刷的字还很清楚。 其中的少年微笑着说,他们印刷的经总是很漂亮,这是对经文的尊重,是对古典文献的敬意。
印经地点很安静,只有进出经版时树木轻微碰撞的声音。 休息中,工匠们谈了两三天,很安静,没有人在印经院大声喧哗。 印刷的经书在通风良好的地方晾干后再次校对,确认无误后汇总成册。
据说印经院的工匠师傅每天的量约为2400张,每天工作6小时左右。 所有的印刷工,一分钱也没有报酬,都是志愿者。 他们大多是住在附近的西藏人。 每次印刷结束后,印刷版进入仓库之前,印刷工必须仔细清洗上面的墨泥或朱砂,然后涂上酥油,以免印刷版腐烂一百年。
叁.师带徒,工程保密不宣言
雕刻印刷版的工匠,一直以来都是以师徒的形式培养起来的。 所有的工匠都经过严格审查,只有哪个技术完全熟练,工作的人才能做雕刻工作。 一般来说,熟练的工匠每天只能完成一张印刷版的单面雕刻,10天左右就可以完成一张印刷版的单面复印雕刻。 例如,全藏区有名的“甘珠尔”,100位书法家花了3年,500位工匠花了5年的时间雕刻,完成了全书印刷版的雕刻。 有了这些细微的印刷版,就流传下来了很多重要的藏族文化文案。
“以前的德格印经院不仅印刷经典,还聚集了研究藏学的学者们。 德格印经院的经典不仅印刷精美,《德格版》多代表藏语佛教典籍的善本。 ”。 格西对我们说。
德格印经院具有《藏文化大百科全书》、《藏族地区灿烂的文化明珠》和《雪山下的藏文化宝库》的美称,与拉萨印经院、拉卜印经院并列,是三大藏族居民区印经院,位居各院之首。
这个老工坊为了防止火灾没有打开电灯,所以藏经库的能见度极差,看起来非常深,但是僧侣和印工在上帝的帮助下,在数十万张经典版中很容易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 这些经典,简直成了他们身体的一部分。 在黑暗的寺院里,即使透过窗户看到外面的蓝天,他们的心光也会升起,日月运转,寒暑变化,脸也在变化。
在各种流行文化频繁交替的今天,德格印经院如门前千年菩提,吸取日月精华,静静成长,枝繁叶茂,支撑着对历史、文化和工匠精神的壮丽绿荫,保护着一方的精神园地。
甘孜民俗文化专家gema降村说,德格印经院的藏语印刷继承了290年来一直流传下来的雕刻印刷技术,许多独门技术尚未秘密宣告。
大致来说,印刷版的制作需要原材料加工、笔记、刻版三个工序。 从书写到刻版完成,光校正就要经过12次,印刷完成后要经过最后几次检查。 因此,德格印经院印刷的佛教经典和绘画参考底图在西藏地区享有极高的声誉,被评价为“最标准的经典版本”。
德格印经院保管的29万张印刷版有经文,有史籍,有画版,留下了藏族文化的70%的古籍。 这些印刷版的材料非常精致,以红叶桦木为材料,每年秋天以后,西藏人上山采伐,选择顺直无结的树干,切断100厘米、宽10厘米、厚4厘米的木片,用弱火熏后,放入粪池制作冬天。 第二年,取出木块,用水煮、晾干、光照、削制胚板。
造纸原料是名为“阿胶如交”的草本植物的根须。 它做的德格纸,颜色黄色,质地粗,厚,但纤维柔软性高,不易坏,吸水性强,留得长。
1979年以后,德格印经院的印刷生产技术流程,除了使用完成的墨水不再手工更换墨水以外,其他工序还在继续。
4 .再现“雕刻印刷术”
甘孜州文化学家告诉秋卓玛,他小时候在村子里时僧侣们采用的经书都是德格印经院的。 对藏族同胞来说,德格印经院的经书不仅很美,而且有加持的作用。 有些人走很长的路去印经院,不是为了买圣经,只是转巴宫(工作室),参观雕刻的技术。 这也是对典藏文化的朴素敬意。
曾经,德格县以东的藏族人想要拿到经书,必须越过“川藏第一危险峰”雀儿山。 雀山港口海拔5050米,从马尼根戈翻山,走了好几天,路很难走,特别是冬天雪很宽,冰凌如刀,风大冰雹猛烈,野兽出没,深浅的沟被大雪掩埋,不小心陷落。 现在通过雀山的隧道早就开通了,徒步爬雀山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1996年,德格印经院在国务院作为全国要点文物保护机构颁布的2006年,以前传承的技术“德格印经院藏族雕刻印刷术”登上了第一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单。
滇藏川“大三角”多次行走的茶马古道命名人之一,北大中文系教授陈保亚说,德格印经院的雕版复印件与宗教、历史、科学技术、医学、数学、文学、天文、地理、音乐、藏语语法等行业有关。 印刷术保持了13世纪以来最古老的技术和生产方法,都是纯手,很少突然再现已经消失的“雕刻印刷术”。
中国雕版印刷始于南北朝后期,后来被活字印刷所取代。 一千多年过去了,印刷术在电脑照片印刷和高速彩色印刷的时代迅速发展。 但是,在中国德格印经院,依然保留着古老的雕刻印刷技术,工匠们在数十个精细工程中,用纯粹的心和技术制书,很难,像川藏高原的荒野沼泽一样,芦苇、香蒲、梭梭、荣柳、白刺等植物,通常
印刷院印刷的文献典籍不仅在中国广泛的藏区广泛流传,而且被中国许多博物馆和研究机构收藏,还远销印度、尼泊尔、不丹、锡金、日本及东南亚一点国家和地区,一个重要
带着青稞的气息,秋风从滔滔的色曲河中缓缓吹来,淹没了我的眼睛,把时间甩在后面。 黄昏时,高原弥漫着苍凉的美,空空气中弥漫着悠闲的梵音。 夕阳映在印经院的红墙上,露出神圣的光芒。 我摸了摸大墙外花纹不同的马尼拉石,浮躁的心平静下来了……(作者:李贵平作者单位:华西都市报)。
标题:“德格印经院:再现“雕版印刷术”记忆”
地址:http://www.lyxyzq.com.cn/lyzx/224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