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87字,读完约3分钟
这是1983年12月5日《人民日报》的第二版,刊登了“马超龙雀”被指定为中国旅游的图形符号的消息(摄于2017年7月7日)。新华社记者梁强照片
一只天马,它的头微微向左抬起,头抬起,左脚向后拖,右脚向前倾斜,飞奔着空,它右后脚下面的鸟回头看,看上去很惊讶...这尊铜像充分展示了天马空的意境。1983年,国家旅游局经过比较研究各种方案,决定选择这尊马朝龙阙铜像作为中国旅游的图形象征。
然而,这个著名的中国旅游符号长期以来一直被一个名字所困扰。“马龙超雀”、“马塔闫飞”、“童马本”、“天马”、“飞马”和“青铜鹪鹩马”……这一极其重要的标记的称谓被混淆甚至误称。文物部门经常使用“铜奔马”,而旅游部门一般使用“骑马飞燕”的社会称谓。然而,当年官方文件中确定的“马超龙雀”的标准表达却很难找到。
记者了解到,“马龙超雀”铜像已在欧美14个国家展出。这款东方天马,将精巧的意境和高超的技术水平结合在一起,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令许多习惯于用一双翅膀观赏西方天马的艺术家惊叹不已,被誉为“雕塑艺术的巅峰之作”。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中外交流的日益增多,“马超龙雀”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并在许多地方广泛使用,人们对其起源和含义也越来越感兴趣。什么是马?这只鸟叫什么名字?不同的称谓和说法有不同的看法。
文化学者牛龙飞首先提出了“马朝龙阙”的名称,他告诉记者,他根据西汉张衡《东京赋》的文献,将其命名为“风之旅,龙阙空天马”。
记者发现,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年出版的《中国艺术词典》收录了《马超龙雀》的主要词条,其释义是:“经考证,所谓飞燕不是燕子,而是古代传说中的‘龙雀’,马不是马,而是神马,即‘天马’。”
据记者核实,考古界人士最先提出"马踏飞燕"和"飞奔的马"的名称,后来又修改了名称。如《考古与文物》1982年第2期发表的《乐泰马马与东汉墓主人组合的初步研究》一文中,作者褚时斌、张鹏川在注4中特别指出:“乐泰铜马出现后,原称‘马塔闫飞’,后改为‘奔马’。然而,它的步法是同一侧的两只脚一起前进和后退,并且两边交替。马匹训练被称为“对侧步”,这不同于所谓的“飞奔”。叫‘本’不确切。”
牛龙飞说,这次中国神话中不会飞的空天马、嫦娥和天妃,不同于西方神话中会飞的天使和飞马。你可以自由自在地在天空中畅游,不用拍打翅膀,这完美地体现了庄子的“自由旅行”的理想,是一种高度自由的状态,超越了一切外在的限制
遗憾的是,记者发现,许多从事旅游文化工作的人并不清楚这个中国旅游标志的确切名称和来源,并且有许多虚假和不实的陈述。这些不准确的表述抹杀了表达准确、内涵丰富的权威名称,不仅降低了中国旅游标志的声誉,也阻碍了其中蕴含的历史价值和审美价值的表达和深度挖掘。
西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院长、教授表示,“马朝龙雀”作为中国旅游业的一个标志,是一个规范的定义,它象征着中国旅游业腾飞、跨越和超越发展的意义,对中国旅游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作为国家一级文物,它也象征着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意味着中国文化在当代全球文化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份量和地位。
在记者的采访和调查中,包括专家学者在内的许多有识之士指出,混淆的称谓不利于文化的准确传播,也不能准确表达其中蕴含的中国旅游标志的含义。对此,当局应给予权威性和规范性的解释,以促进文化产业与旅游业的融合,极大地提升中国文化的影响力。
标题:马踏飞燕?这个声名赫赫的图案名字却一直被叫错
地址:http://www.lyxyzq.com.cn/lyzx/153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