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6914字,读完约17分钟
2019年6月23日,主题为“深改革、宽开放、新起点、再起点”的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广州峰会在广州琶洲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成功举办。本次峰会邀请了近30位政界、商界和学术界的资深专家,聚焦新形势下的金融改革开放,探讨当前金融热点问题。此次峰会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良好反应。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党委书记顾,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曲燕玲代表大会组织者致辞。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院长、原党委副书记、中国保监会副主席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经济学家、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作主旨发言。参加峰会的主办单位领导还包括广东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倪洪权和广州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局长邱义通。同时,广东省银监局刘副局长和当地金融机构负责人应邀出席峰会。会议由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研究员、《清华金融评论》副主编张伟主持。
顾在致辞中表示,广州峰会作为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的地区峰会和黄金交易会的主论坛,自2016年以来已经成功举办了三次。当前,面对全球经济增长放缓、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世界经济不确定性增加等重大挑战,中国金融业的“深层次改革”和“宽领域开放”是从开放新格局的起点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本次峰会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新起点、再起点”为主题,将为中国金融业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优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提高金融资源配置质量、深入参与全球金融治理和市场竞争、促进各国经济金融合作共赢提供建议和意见,为金融改革、开放和发展贡献智慧。
瞿燕玲在讲话中说,广东在深化金融改革、扩大金融开放方面面临新的历史机遇。广东省金融体系将从四个方面抓住这一历史机遇:一是继续深化金融供给方面的改革,重点抓经济社会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不断优化制度体系、市场体系和产品体系;二是围绕大湾区发展的战略目标,进一步推进跨境投融资创新,提升金融开放水平,加快建设高水平金融开放门户枢纽;三是适应全球金融技术创新趋势,加快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加强金融与技术的协同创新,提高中国金融业的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第四,坚持共享发展理念,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推进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金融服务覆盖面、可获得性和满意度,增强人民获取金融服务的意识。
在主题演讲中,周以“金融助力建设”为题,阐述了在新的开放格局下,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转型发展的新方向。
周说的建设为银行业和保险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目前,在政策引导下,大湾区金融机构的集聚促进了产业金融的深度融合;加强金融创新,促进海湾地区金融互联互通;重点支持海湾地区建设的重大项目凝聚了金融协同效应;建立支持生态保护的绿色金融专属服务体系;加强对“一带一路”的支持,帮助中国企业在海外稳健经营。他建议,要进一步推进大湾区建设,一是优化商业环境,促进金融开放;二是构建金融核心圈,促进竞争与合作的协调发展;三是丰富支持方式,提高对外贸易支持水平;四是加快产品服务创新,增强居民理财意识;第五,注重科技发展。聚焦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车联网等领域,引导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强在生产、制造和消费各个环节的应用。
陈文玲在主旨演讲中表示,在“放眼未来”的新区域布局中,中国、粤港澳大湾区是重要的战略部署,肩负着历史使命。有必要对“优秀”、“网络”和“群体”这几个词大惊小怪。陈文玲深刻分析了新的开放格局下粤港澳大湾区重要战略部署的历史使命和后发优势。她认为,“一国两制”、“三大海关区”、“两套法律体系”等规则和标准的对接为粤港澳大湾区提供了非常广泛的合作,促进了产业互补、开放格局的形成、创新体系的形成和三地要素的融合,具有很大的后发优势。
“粤港澳大湾区今后应该在三个字上做文章,一个‘优秀’、一个‘网络’、一个‘团体’。”陈文玲说,“优”就是形成高质量的制度供给、高质量的资源集聚和高质量的产业结构;“网络”是指整合互联网、物联网、车辆互联网、高速铁路网和高速公路网等经济网络的互联互通;“集群”是以价值链为基础,合理布局产业集群和产业链集群,形成协作共享的城市集群、互联互通的港口集群、区域内五个机场客流和物流合理配置的机场集群、批发市场和零售市场高效融合、实体市场和网络市场有效融合的市场集群。
王信在主旨发言中指出,广东省是改革开放的前沿,试点的成功经验值得推广。要积极鼓励地方探索和试点,并在大力推进金融供给方面的结构改革。他介绍了中国人民银行近年来开展的专项区域金融改革试点的成果,表示在区域金融改革的工作机制中,中国人民银行通过顶层设计加强了对区域金融改革的整体指导,建立了区域改革项目的决策机制。
王信表示,深化区域金融改革是推进金融供给结构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为此,王信提出了五点建议:第一,做好“准入控制”。科学评价、综合考虑、稳步推进;二是加强整体指导,确保局部勘探方向正确;三是明确地方政府的试点责任;四是建立跟踪评估和激励约束机制,对地方勘探进行动态管理。第五,坚持风险底线,切实履行风险处置和维护地区金融稳定的职责。
峰会还围绕“粤港澳大湾区探索金融开放创新”、“资本市场与技术创新”、“金融供给方改革有助于实体经济发展”、“金融技术与普惠金融”等主题举办了主题论坛。
在“探索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开放创新”主题论坛中,黄浦区区长、广州开发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陈勇、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广发证券(000776)党委书记、董事长孙淑明、广州越秀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苏良玉、蚂蚁金服副总裁、招商证券资产管理部(600999)刘伟光主持了主题论坛
陈勇介绍,要积极探索金融与经济共生、共同繁荣的新模式,打造具有粤港澳大湾区特色的新金融高地。为此,黄浦区政府大力推进风险投资集聚发展,推动企业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推动科技金融和知识产权金融创新发展。下一步,黄浦区政府将着力创新、集聚、整合,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发展特色金融的“黄浦样板”。
白明表示,珠江三角洲的制造业正面临空.之前的挑战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可以促进珠三角地区建设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摆脱国际产业分工中的低端锁定,也有助于巩固国际金融中心,促进澳门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因此,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需要开放的心态和财政上的慷慨,并且应该建立在相互借贷的基础上。三地的11个城市可以通过错位发展和相互借鉴,进一步提高资源优化匹配水平,将合作空扩大到“一带一路”,共享外部资源。
孙淑明表示,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应以互联互通为切入点,全面衡量世界级湾区的建设;要以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为突破口,帮助湾区产业转型升级;服务实体经济,提升全球资源整合能力。他建议优化跨境资本流动和M&A审批机制,设定“大湾区合格机构投资者”标准,对能够引进境外资本服务实体经济的特定金融机构给予一定的跨境资本流动,引导国际资本投资珠三角优势产业,为大湾区企业搭建跨境投融资业务平台。
苏良玉表示,粤港澳大湾区拥有完整的产业体系,已经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转变,迫切需要强有力的金融支持。金融业应渗透产、学、研的对接合作,成为科技研发成果落地的良好催化剂;服务大湾区,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支持传统企业转型,推动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型,孵化和培育科技企业,发展和构建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体系。同时,粤港澳大湾区应借鉴欧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成功经验,利用“一国两制”的独特优势,不断提高市场一体化水平,营造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环境。
刘伟光指出,通过各种技术的合作,可以预见,人类将真正进入数字综合互联的新时代,实现万物互联。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需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例如,在区块链的推动下,业务形式将被重塑,新的云计算形式将形成。同时,在价值互联网的推动下,通过技术重塑商业基础设施,加速商业流通和信息流通,从而实现价值互联,简化信任。
王龙从中资机构的角度期待粤港澳大湾区的金融开放。他认为,投资者对香港金融市场的评价有三个方面:第一,资本可以自由流动;第二,法律体系相对开放和透明;第三,香港股市的ipo和市场融资能力非常强。他建议,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应该利用其高度的国际化和法制,为大湾区的金融开放打好窗口。
在“资本市场与技术创新”主题论坛上,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九鼎金融学教授田璇、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公司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卢彤、上海证券交易所发行上市服务中心区域主任、广东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副局长刘伟、中国信息与通信研究院金融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杨贺、通盾科技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陈大良分别做了主旨发言。
田璇说,总的来说,创新周期长,不确定性高,失败率高。激励创新不是通过传统方法积累的,而是通过全新方法积累的。首先,应该增加风险资本,以提高对失败的容忍度;第二,“不太活跃”的二级资本市场。在这方面,我们需要强有力的敌意收购和收购条款,相对较低的股票流动性,长期持股的机构投资者,没有很多分析师跟踪,不频繁的信息披露;第三,健康发达的资本市场,大力发展长期投资,鼓励创新。第四,稳定的宏观政策导向,保持政策一致性,并给予市场明确的预期。
路通表示,目前资本市场规模正在迅速扩大,但仍存在市场化能力不足、价值发现功能不足、法治能力不足、专业化能力不足等不足。注册制度的全面实施、直接定价法的直接取消、市场化询价定价法的采用以及持续监管的要求,都有许多亮点,要求资本市场沿着市场化和法治化的轨道进行彻底的制度改革,这是资本市场的一次“大运作”。然而,科技板块的制度安排需要市场检验,各方应以包容的态度对待科技板块的改革实验。
刘伟表示,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资本市场在金融运行中发挥主导作用。科学技术委员会的成立进一步推动了“建设一个规范、透明、开放、充满活力和弹性的资本市场”的改革。目前,上海证券交易所接纳的企业约有125家,广东省约有18家,其中深圳有9家,这反映了广东在高端制造业等科技创新方面的优势。
杨贺认为,资本市场改革需要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特别是随着科技的进步及其在证券基金行业的深入应用,运营机构和专业服务机构的各类业务活动以及风险控制和合规等管理活动已经与信息系统深度融合。因此,技术合规性和风险控制的重要性不容忽视。他详细解释了中国证监会发布的《证券基金从业人员信息技术管理办法》,并表示相关公司需要建立信息技术治理的“四级架构”,将信息技术合规管理作为一个独立的专门部门,建立“数据生命周期管理机制”和“应急管理”。
陈大良表示,金融和科技应该以更开放的心态相互合作,但也应该更谨慎地使用资本市场工具,以避免负面情况。他说,金融技术的发展需要社会资本的推动,但过多的市场资本会导致重复投资,资本的逐利性会导致金融技术投资过于注重短期利益而忽视长期价值。因此,金融科技的发展需要顶层设计的生态规划。此外,金融机构的保护壁垒较高,对科技企业的开放也将导致要素市场的重新定价。要衡量数据的价值,规避技术过度开放带来的风险,实现金融与技术的良性互动。
在“金融供给侧改革助力实体经济发展”主题论坛上,中国金融学会副秘书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原所长、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张承慧、中山大学岭南(大学)学院院长、金融学教授卢俊、山东控股集团董事长郭泽伟、腾讯副总裁马斌、联讯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兼董事总经理李麒麟分别发表主旨演讲并参加圆桌讨论。主题论坛由南方财经传媒集团副总编辑贾晓明主持。
张承慧说,中国正处于一百年来前所未有的变化之中,但中国目前的金融体系、金融结构、金融发展质量和能力无法快速适应经济转型和新旧力量的转换,无法满足中央政府对实体经济金融服务的要求,也不具备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因此,有必要深化和加快金融供给方面的改革。具体问题表现在以间接金融为主的金融体系缺乏对创新和创业的支持,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不足;中国产业升级过程中对并购的支持力度不够;支持外出是不够的;不具备强大的国际竞争力。因此,在新的开放格局下,金融机构应努力提高国际竞争力,改变海外市场收入和利润率远低于国外一流跨国银行集团和跨国金融集团的局面。
陆军部表示,在当前新一轮供给侧结构改革中,总体方向是建立与中国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相适应、适应高质量、创新驱动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核心是建立和完善资本市场。一是进一步解放思想,在理论上有重大突破和创新。其次,要借鉴发达国家的优秀经验,推进制度和市场开放,进一步推进工具创新、监管、人才匹配和税收等方面的改革。
郭泽伟从自己在园区做房地产的经历出发,分享了他对市场微观主体如何参与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思考。他说,房地产行业有良好的现金流,它本身就是一种金融产品。然而,园区内的房地产具有自身运营的特点,这就需要更多的创新资金来平衡投资。因此,设立风险投资部门对园区企业进行投资孵化,以并购和上市作为退出方式,可以解决园区投资资金的及时退出问题。在投资过程中,金融服务集团的成立可以为被投资企业提供资产管理、资金和财富管理服务,并与政府和其他社会企业进行资源合作,从而在创业园区内构建一个完整的金融服务生态链。
马斌认为,随着信息技术的巨大发展,数据正在帮助金融重建服务于实体经济的新模式。在这种背景下,数字时代的工业互联网为供应方改革带来了新的机遇。数字经济信息消费发展潜力巨大。金融供给侧改革是建立一个智能金融系统,它由互联网五大技术(1数字化和移动技术、2大数据、人工智能和深度学习技术、3个开放api银行、4个区块链技术、5个生物识别和自适应安全技术)和云架构连接起来,促进了生态、智能和智能金融产业的发展
李麒麟说,金融发展过程可以分为三个时期。金融1.0时代是金融监管的时代,这导致居民和地方政府的杠杆率不断上升,而实际投资回报却太小。金融创新和金融去杠杆化始于金融2.0时代。由于市场上的双轨制利率,银行储蓄存款不断出口,金融机构负债不断上升,这使得监管部门加大了监管力度。现在迫切需要金融3.0时代。首先,我们必须真正实现利率市场化;二是以科技板块建设为契机,满足不同层次的融资需求;第三,参与机构更加丰富,差异化金融服务得以构建。
在“金融技术与普惠金融”主题论坛上,中国政法大学教授、互联网金融法研究所所长、清华大学金融技术研究所副所长薛、平安银行普惠金融部(000001)总裁、创达资本董事长发表主旨演讲,并参加圆桌交流。
李爱军说,金融技术的本质是金融创新,其目的是形成新的流动性、盈利性和安全性,从而提高金融效率。然而,金融技术具有特殊的风险,如信用风险、欺诈风险、技术和系统的二元性风险、数据安全风险、不当行为风险、认知偏差风险等。隐藏的,突然的和传染性的。因此,应重视金融技术风险的防范,监管部门应重视并采取行为监管、渗透监管和沙箱监管。
薛分析了金融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创新应用。他说,在过去五年中,全球金融技术的投资和融资量以及交易数量都有所增加。中国的金融技术正在引领世界发展。有情景的金融科技企业的估值明显高于无情景的企业,互联网巨头和传统金融巨头正走向彼此的领域。他重点分析了人工智能如何推动金融业的创新和变革,认为人工智能与金融的结合将促进金融风险管理的优化和用户规模的增长,更重要的是,将会出现更多的金融创新,使金融更好地造福公众。
王睿认为,风险控制技术是金融的核心技术,也是金融的核心技术。未来,金融技术将不再以“控制”为核心目标和手段,而是以“帮助”为核心目的。金融和技术的结合将出口账户系统、信用系统、计算能力、人工智能、物联网、云平台等。帮助他们做好行业。如果企业赚钱,他们自然会降低风险。他认为风险控制前沿和企业管理才是风险控制的真正前沿。
徐宏博分析了2007年和2017年全球十大公司的市值。2007年,大部分是石油、电信和银行,但2017年,大部分是互联网公司。他认为,信息技术的发展将引领业务转型,人工智能将极大地促进生产力,并将在未来三年挑战大多数行业的技术壁垒;区块链技术将在未来五年内深刻改变企业和社会组织的形式,进而重构商业信用体系。但是,政府、金融监管部门、金融机构和科技界需要共同努力,实现数据资产的合理合法使用。
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广州峰会不仅是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的地区峰会,也是中国(广州)国际金融贸易博览会
自2016年以来,主论坛已连续举行了四届会议。广州峰会是清华五道口的全球金融论坛,致力于整合政策、学术界和业界的观点和研究成果,搭建大湾区金融互联互通的交流平台,帮助广东省及周边地区的金融改革和发展。
峰会由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广东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广东省金融协会、广州市地方金融监管局主办,广州市黄浦区人民政府、广州开发区管委会协办,峰会合作伙伴北京青空黄金媒体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广州黄金交易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佛山农村商业银行、通盾科技、峰会官方媒体清华财经评论、Weiyang.com、峰会专题媒体南方财经黄金交易会、新浪财经等承办
标题:2019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广州峰会成功举行
地址:http://www.lyxyzq.com.cn/lyzx/110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