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180字,读完约8分钟
夏天炎炎荷花盛开。 古人多把荷花称为莲花,农历6月古人雅也被称为“莲花之月”“荷之月”。 说到莲花,人们自然会联想到被称为“北京城发源地”的莲池。 那么,历史上,京城到底有多少个莲花池? 北京最热闹的奖品是哪里? 北京什么时候开始种荷花?
辽太后最早把莲花种在延庆“莲花池”里。
完颜亮为迁都种莲花:“只是燕京地温暖,可以种莲花”
荷花,又名莲藕、睡莲科、莲属,是多年生草本水生植物。 因为那朵花很大,花色鲜艳,所以被称为“水生花卉之王”和“花中君子”。 根据植物学家的考证,我国荷花栽培的历史已经有三千多年了。
北京地区种荷花的历史,辽代以前没有记载。 据《北京花卉史话》介绍,北京种植荷花大致始于辽代。 辽太宗同年( 938年),辽太宗耶律德光升幽州被称为南京,也被称为燕京,作为辽代陪都。 辽统和二十二年,即北宋景德元年( 1004年)宋辽结成“谭渊之盟”后,宋辽维持了一百多年的和平,有很多交往。 宋使节把南方广泛种植的莲花种子赠送给辽国,种在上海(现在的内蒙古巴林左旗南)。 因为它的“艳而不是妖”,“荷气微风香暗通”很受辽圣宗耶律隆绪的欢迎,被认为是“国花”。
辽圣宗时代,萧绰太后(萧太后)在缙山县(今延庆区)女性水南设行宫,建设亭台楼阁,此外还设池塘栽培荷花,被称为“莲花池”。 每当夏天莲花盛开,萧太后就方便在莲花池旁边看花玩耍。 据《北京市延庆县地名志》报道,莲花池“辽代成村,县志载,该地为萧太后植莲之所,故名莲花池。 那个池塘是八块石头围成的泉池,深两米。 ’”
北京城的前身是商周期之都蓟,建在今天莲花池的东边。 邖道元所着的《水经注》中写道:“湖有两个源头,水都从县西北出来,平地引泉,连接西湖。 复盖湖东西两里,南北三里,燕老池。 ”。 这个水域的金代以前被称为西湖、太湖、南湖,辽时据说已经种植了来自上海的莲花,但数量极少,没有景观。
辽天庆5年,即金收国元年( 1115年),金定都位于会宁府(今黑龙江省阿城),被称为“上京会宁府”。 金天德元年( 1149年),海陵王完颜亮成为金朝的第四位皇帝,主张迁都燕京(现在北京),但遭到很多官员的反对。 为了迁都舆论,他进京种了200棵莲花,都没有成活。 这里有什么理由?他的亲信说:“古代江南是橘,江北是枳椇,非种者不能种,地形也复盖。 上海地寒,只是燕京地暖,可植莲。 ”。 金贞元元年( 1153年),完颜亮位于辽代燕京城旧址西湖畔(今北京市东南部广安门一带),建设了金都,被命名为“中大兴府”。 迁都后,被敕令在西湖大量种植荷花,改名为“莲花池”。
清代北京有38个“莲花池”
什刹海荷花市场最有名,“十里薹花香不断”。
明清时期,荷花已经成为北京地区广泛栽培的花卉之一,清代有“奉宸苑三十八处莲花池”一词。 据《京华园林丛谈》介绍,“三十八处莲花池地址:城内有紫禁城外堀、南海、中海、北海、积水潭、后海银桥西、地安桥西什刹海,共计七处。 西郊有圆明园、颐和园、六郎庄、圣化寺、北坞、功德寺、泄水湖、耕织园、玉泉山、菱山敷、湖心楼、春园、长河两岸、万泉河两岸、紫竹院、乐善园内、乐善西池、乐善南池、乐善东池、虹堂、钓鱼台的北郊有德 在南边的郊外,有大红门、草桥、镇国寺、团河、南莲花池子、北莲花池子、万泉寺、京师堀,共计8处。 ”。 奉宸苑是设在清廷的官署,是内务府所属的三院之一,掌管皇室苑庭园。 这三十八个莲花池都是“官管”,是帝后皇亲国戚、王公大臣们获奖的地方。
除了叫奉宸苑的三十八处莲花池外,都内的多个寺院也种着莲花。 佛教有句话叫“花开见佛性”。 这里的花指的是莲花。 莲花在佛教中的神圣意义上被认为是“圣花”,成为佛寺中常见的吉祥花。
老北京有“崇效寺牡丹、天宁寺荷花”的说法。 天宁寺位于广安门北侧,建于北魏孝文帝年间,有时被称为“光林寺”,是北京最古老的寺院之一。 天宁寺的高僧都喜欢栽种,多为盆栽的水养育。 每年盛夏,高僧们在大缸里养货,布置在院子里,粉红色、白色荷花争相鲜艳地开放,其中最珍贵的是青荷花。 天宁寺成为老北京夏天赏荷的重要场所之一,特别是农历6月24日,据说是荷花仙子的生日,佛教参观者络绎不绝。
清末民初,都城观赏荷花最热闹的地方是什刹海和朝阳门外的菱角坑,东便门外的二门。 其中,位于什刹海西岸的荷花市场最有名。 在这个奖品上,可以临水,伸手触摸荷花莲蓬。 《清代北京竹枝语》曾云:“柳塘莲蒲路遥遥无期,小憩浑然一体,消暑。 十里薮花香不断,晚风吹着步粮桥。 ”。
荷花市场从农历五月初开放到七月末。 这个期间是荷花从花蕾中开放,花开,结莲果的整个花季。 每年农历的6月24日是“荷花生日”,也就是荷花仙子的生日,这里还会举办“观莲节”。 京都人争先恐后地来观光,文人墨客聚集在茶店酒店欣赏荷纳凉,喝酒作诗。 清末震钧写的《天咫偶闻》是这样叙述当时的状况的。 “最近都人游迹,被聚集到什刹海,于是去市里,所以裙子的木屐在争吵。 夏天夕阳很长,火伞第一次集中。 柳阴水曲,团扇风前》《北京俗曲十二景》中也写道:“六月三伏好炎天,什刹海前正好赏莲,男性和女性紧随其后,听大鼓书,不十闲。 在河边闲逛,水果齐全,西瓜瓜口甜,凉梅汤打冰乍一看。 买了莲蓬,把房子转了转。 ”。
雍正时期圆明园福海广植荷花
慈禧太后在昆明湖荷花丛中扮演观世音拍照
佛教认为莲花是“圣花”,清代皇室信仰佛教,雍正皇帝、干隆帝、慈禧太后特别受莲花欢迎,因此广泛种植于御园。
圆明园最初是康熙皇帝赐予皇四子胤禛的花园,但胤禛即位后该园晋升为御园,之后土木盛行。 传园里种的花木,都是按照雍正的意志种的。 因为自称佛号“破尘居士”,所以在福海等地广泛种植佛教的“圣花”莲,有千叶莲、重台莲、睡莲等。 在《清世祖实录》中写道:“每佳节,给王大臣设宴,浮着船渡福海,赏花钓鱼,实际上日子就散了。 所以,在堂廉之间,喜悦就像父子一样,也有无法达成的爱情”。 雍正时期,观荷咏荷不仅是王室夏天生活的巨大喜悦,也是给予群臣的形式。
圆明园里种荷花最盛行的时候是干隆年间,园里的“曲院风荷”、“泸溪乐处”、“多作如云”等景点曾经广泛种植荷花。 “曲院风荷”是杭州“西湖十景”之一,后由干隆移植到圆明园,位于福海西岸同乐园以南,仿照杭州西湖曲院建造,殿前有桥亭,过桥后是体工发掘的大荷花池,“圆明园四十景”之一。
关于圆明园观赏荷花,还有一个传说。 当时,干隆帝和和珅一起在圆明园里泛舟,由于景色宜人,刮起了凉风,慢慢进入了梦境。 突然看见对面的小船上坐着一个漂亮的姑娘,很漂亮,像仙女一样,干隆帝来到前面听芳名,姑娘回答说“荷花”。 干隆帝试图进一步提问,但女儿的船走得很远,干隆帝一着急就醒了。 和珅为了取悦干隆帝,命令院子里种很多荷花。
干隆特别关注圆明园荷花的生长情况、开花时间的早晚等,每年荷花盛开时期呆在圆明园,调查荷花的细节,写了《香远风清谁图解,亭花底卧双凯》等多首获奖诗句。
颐和园栽培荷花的历史由来已久,特别是在慈禧太后垂帘听政治的时期,荷花曾经成为昆明湖湖面独特的景象。 慈禧太后留下的许多照片中,有慈禧太后和随从们在昆明湖荷花丛里拍的。 慈禧太后身边的女性官德龄的回忆是哥哥勋龄在海外学习过照相术,光绪29年( 1903年)献给宫殿,携带全套照片器材,拍了慈禧太后的照片。 有一年盛夏荷花盛开的时候,慈禧太后特别叫勋龄去颐和园,然后让宦官带着无篷平底的大船去昆明湖荷花丛。 慈禧太后扮成“大慈大悲救难”的观世音,李莲英扮成守护神韦驮站右边,左边是龙女的宫女,租了船下围着的莲花,拍了很多照片。 谁知道冲洗后慈禧太后不太满意。 于是,她打扮成观音,以丛竹、山石为背景,前面放了几盆盛开的荷花,把宦官李莲英、崔玉贵扮成护法童子左右站着,再次拍照。 (户力平)
标题:“北京栽种莲花始于何时”
地址:http://www.lyxyzq.com.cn/lyjy/218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