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4335字,读完约11分钟
《老子》版的芜杂,在中国学术界很少出其右者。 王弼注本、河上公注本、严遵《老子指归》、傅奕本统称传世本中的四个体系。 其中特别是王弼注本和河上公注本的影响很广。 河上公本多被道教人士和下层人士推荐,王毅本深受文人学士欢迎。 此外,唐代景龙碑书等版本也有一定的影响。 20世纪以来,马王堆全书《老子》甲乙本、郭店竹简本、西汉竹书(又名北大竹简本)等文献资料相继问世,给老学研究增加了新的材料,带来了新的活力。 以下根据学术界现有的研究成果,总结其重点,旨在为初学者提供参考坐标。
一
《汉河上公老子道德经章文》。 河上公也被称为河上丈夫,姓名不详,在其生活时代有秦、西汉、东汉、魏晋的诸说。 “那句话的目的是不把汉族分类,大部分的路流有依靠吗? 长期以来,语言非常发明,据说阿姨被保存下来倾听。 》(《钦定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1997年版,1934页)《老子河上公印文》将《老子》称为81章,前37章称为《道经》,后44章称为《德经》,统称为《道德经》,各章前冠以章。 这是现存最古老的《老子》的标本。 今传有敦煌六朝唐抄本、宋刊本、明刊本、道藏本等,俗称河上本。 现在的中华书局《道教典籍选刊》书。 河上公注中用“气”充实“道”,其中神仙思想很多。 比如第6章注“谷神不死”说“谷,养也”。 人养神不死”第十三章注“及吾无身,吾有何疾”说。 “吾无身,得道自然,轻举云霄,出入,道与神通,有什么病? ”。 反映了东汉黄老思想的特点。
推荐阅读:(汉)河上公注,王卡点校,《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文》,中华书局,2009年。
严守《道德经真经指归》。 严遵(或称尊严),字君平。 汉成帝时成都人。 生涯事迹见《汉书王贡两龚鲍传》。 “这本书也被称为《老子指归》《道德指归论》,虽然史籍中著录很多,但卷数、版本却相当不同。 《隋书》《旧唐书》《新唐书》《宋史》分别为十一卷、十四卷、十四卷、十三卷,宋以后多为十三卷。 根据《君平说第二经》,这本书本来把《老子》分为上下篇、七十二章。 《德》经40章在上面,《道》经32章在下面。 这本书通融“易”、“老”,不仅用阴阳数裁剪经文,还用“易”来理解。 ……目的是告诫天下君臣、父子尊重道德,无为守分,让上下玄通,让四海和平。 ”。 (傅琮主编《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子部分》,上海古籍出版社,年,第59页)
推荐阅读:(汉)严遵着,译注王德,《老子指归译注》,商务印书馆,2004年。 这本书注释详细,容易阅读。
《老子想尔注》。 这本书的作者说是张陵,一说是张陵的孙张鲁。 《老子想尔注》已经散失,《隋书经籍志》和新旧《唐书》都没有记载,也没有收录在《道藏》中。 清末莫高窟发现的旧书典籍有《老子道经想尔注》的残本,全卷共五百八十行。 跟注经文继续写,字体不分大小,章回不分,越过章也不会变成另一行。 根据考证,是六朝牌本。 这本残卷于1905年被盗,现收藏于大不列颠博物馆,编号为斯先生(斯坦)六八二五。 这本残卷从《老子》第三章“不看欲,不乱心”开始,到第三十章“不欲而静,自止天地”,大致反映了“思尔注”的基本思想文案,是研究早期道教思想的宝贵资料。 现在人饶宗颐根据《河上公注本》分章排列整理。
推荐阅读:饶宗颐《老子想尔注校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王弼《老子注》。 王弼( 226—249 )、山阳高平(今山东邹城、金乡一带)。 魏晋玄学家。 《隋书经籍志》:《老子道德经》二卷(王弼注。 梁有《老子道德经》二卷,张嗣注。 《老子道德经》二卷,蜀才注。 会死的。 》王弼的《老子注》也分为81章,没有章题,现在的传本也是以旧书为基础由后人加工调整的。 学术界从版本的角度来看,王毅本和河上公本没有什么区别,王毅本的字数比河上公本多,但很多字都是虚词。 河上公注以修身炼气为本,王弼注以玄说虚为主。 王弼不是通过文案训诂来恢复《老子》的本义,而是创造性地将名教本提出自然的基本原理,成功地构建了玄学化的古老学问体系。
推荐阅读:王弼着,楼宇烈学校注释《老子道德经注释学校注释》,中华书局,2008年。 或者王弼着、楼宇烈学校注释《老子道德经注》,中华书局,年。
傅奕《道德经古书篇》。 唐初傅奕根据北齐时项羽妾墓出土的《项羽妾本》,结合几个流传版进行校对,将《道德经古书篇》组合称为《傅奕本》,学术界称之为善本。 傅本留下了很多古语古语古语。 傅奕本有很多优点,但因为根据一些旧书上学,所以这些旧书本身有很多错误。 而且,傅奕本在流传中,也有很多地方被变更为子孙,有错字、派生文、脱文、倒置的情况,有些回和复印件也不是“老子”原来的样子。
推荐阅读:傅奕《道德经古本编》,刘笑勇《老子古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见2006年。
景龙本《道德经碑》。 唐代道观流行“道德经”,现存的是唐景龙二年( 708年)河北易州龙兴观的“道德经碑”。 这块碑简称景龙碑书、景龙书、碑书、易州书。 这块碑的正面(阳面)刻有道经,背面刻有德经。 严可均《铁桥金石跋》说:“世上真的是一本旧书,一定以景龙碑书为最。 其异同数百事,文谊简古,远胜今本者多”
推荐阅读:朱谦之《老子学校释》,中华书局,1984年。 这本书在选择方面以唐易州龙兴观《道德经》碑文为主,取敦煌图书和遂州碑书参加。 其他,旧抄本余本正统《道藏》本各刻本共100多种。 本书校对好,训诂细密。
范应元《老子道德经古本集注》。 宋应元字善甫,号果山,又号谷神子。 这本书根据范先生收藏的古书《老子》作注,其经文有“道”下的“德”,作八十一章,本章的顺序与通行本相同。 该书引用古书及前人的音训注释40多户,附上范先生本人的见解。 那个文案体现了从精气到生命,最后归结为修心的解“老”构想。 这本书《道藏》被没收,焦竑《老子翼》采集时也摸不到。 现存版有国家图书馆藏宋刻本、《续古逸丛书》所录宋刻本等。
二
帕劳书《老子》甲乙本。 1973年,帕劳书《老子》甲乙本从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 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3号墓出土的全书《老子》有两种手稿,分别叫甲本和乙本。 专家认为两种手稿的复印件几乎一样。 甲方不要避开“邦”字,其书写年代必须在刘邦称帝之前。 乙本避开了“邦”字,避免了汉惠帝刘盈的禁忌,其书写年代应该是刘邦在位的时候。 甲、乙本都分两篇,乙本篇最后显示“德”3041字,“道”2426字,共计5467字。 缺少甲本尾题。 两本书都不分章节。 帕劳书《老子》保存了多个虚词。 马王堆本全书,但残破比较严重,在甲、乙两本可以互相补充的情况下,还有很多残余的句子。 西汉时代,《老子》中“德经”在前,“道经”在后。 有人认为道上德下来自前汉刘向之手。 西汉时代的《老子》乙本没有分章,甲本有分章的符号。 这时的《老子》不是八十一章。 到了西汉时代,“老子”文案基本定型了。 高明的《箴书老子校注序》说:“箴书《老子》甲乙本当时只是通常的学习读本,不是善本。 书中不仅有派生文脱字、错字·错字,采用伪字也极为慎重,出土时由于自然破坏,经文有缺损,但其珍贵性首先是书写的时间早,近古一定会留下照片,所以保留了很多《老子》的本来面目。 特别是从该墓出土了两个来源不同的旧书,不仅得到了相互支持,而且在两个旧书中现在一起调查书籍,对纠正现在的谬误更有价值。 ”。 (高明《帛书老子校注》,中华书局,1996年)
推荐阅读:高明《帕劳书老子校注》,中华书局,1996年。 该书将甲、乙两册的文案,逐字逐句地与王弼注本、敦煌卷本、道观碑本、历代刊本(共33种)相互参校,最后复原了护书甲、乙本“老子”,成为了这个版本研究的精华。
楚简《老子》抄本。 1993年,湖北荆门郭店村1号楚墓出土了3种“老子”抄本。 专家认定坟墓的主人埋葬在战国中期,大约在公元前300年。 郭店楚简《老子》写于不同形状的甲、乙、丙三组竹简。 这是迄今为止我们看到的《老子》一书最原始的复印件。 郭店楚简本的简文不分章节,顺序、复印件和通行本有很大区别。 郭店本的文案只是传世本的五分之二。 思想上没有强烈谴责儒家的仁义观念。 郭店楚简是战国时代《老子》三种全文案的摘录本吗? 还是当时没有完美的文案? 今天也有争论。 有人认为当时已经有完备的“老子”全文案,也有人认为今天我们看到的“老子”在初期阶段只有一点简单的格言,子孙逐渐被追加,形成了今天的全文案。 真相如何,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推荐阅览:《郭店楚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98年。 廖名春《郭店楚简老子学校释》,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 李若晖《郭店竹书老子论考》,齐鲁书社,2004年。 李零《郭店楚简学校读记》(增订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西汉竹简本。 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是北京大学于2009年1月捐赠的从海外归来的西汉竹简。 北大简本《老子》共计218张,留下近5300字,介绍说影响文意理解的陋文只占全书篇幅的1%。 其中还保留了《老子上经》和《老子下经》的篇题,《上经》相当于传世本《德经》,《下经》相当于传世本《道经》。 北大简本《老子》在每章前都有分章符号,其分章与传世本不同,为探讨古本《老子》的分章问题提供了最完整的资料。 前汉竹书抄于约汉武帝时代。
推荐阅读:汉魏篇《北京大学西汉竹书(老子卷)》,上海古籍出版社,年。
20世纪以来,我们幸运地发现了帕劳本竹简本和西汉竹简本等出土文献,对“老子”研究来说值得庆祝。 在看出土文献和传世本的不同时,也能看到它们之间的共同点。 对《老子》研究来说,探寻不同版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同样重要。
三
20世纪以来,许多学者一直在进行考证和说明的工作,出现了很多《老子》整理本和译注本。 比如马叙伦的《老子核诂》和《老子学校诂》、杨树达的《老子古义》、高亨的《老子正诂》和《老子注译》、蒋锡昌的《老子学校诂》、省吾的《老子新证》、任继愈的《老子今释》、严灵峰的
推荐阅读:陈鼓应《老子注释与评介》,中华书局,年。 这本书是作者几十年来不断磨练的老学著作,已经营销了40多年,成为人们研究老子的经典读本。 该书先后在台湾商务印书馆、北京中华书局和商务印书馆出版。 原文部分以中华书局张先生刊行的王弼的注本为底本,参照誊写和郭店本等进行了校对。 对初学者来说是入门的必读书,对老子和道家思想研究者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参考书。 应该证明的是,该书附录3是“《老子》校定文”。 作者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构筑理想的文案。 作为《老子》研究的根本,其想法是可以理解的。 那个方法令人佩服,但理想的定本是至今为止遥不可及的梦想。
(作者是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孙明君)
标题:“《老子》版本说略”
地址:http://www.lyxyzq.com.cn/lyjy/217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