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7065字,读完约18分钟
一
张小鼎今年出了一本新书。 《一个编辑审查的视野》,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书出版前两个月,张先生给我寄了封面,帮他参谋。 夏天书出来了,我去他家拿书。 正好,他给天津,石家庄的老同学们,我给他带来了。 其中包括中华读书报魏琦。 两天后,我给魏老师打电话,说他能帮我在这本书上写书评吗? 我说了,我可以考虑写一篇。 ——毕竟拖到今天。
我和张先生的认知时间不太长。 只有25年。 交往,由我公开,半私半公,兼顾公私。 小张这几年对我的援助,可以说是对中华读书报的支持,所以也可以说是私济公。 年,中华读书报创立20周年,我被老同事们抛弃,写了纪念复印件。 本文提到两个人,两者都不在报社,但对中华读书新闻有特别的贡献。 其中一个是张先生。
二
其实,中华读书报认识张先生的不仅仅是我。 但是,从长期交往的“浓度”来说,我应该能说得越来越多。
1995年67月,浙江文艺出版社为了出版新版《鲁迅全集》,各大报纸相继发表新闻和评论,也引起了争论,中间,人文社的激烈反应。 到了9月中旬,争论中开始有火药气味。 月14日晚78点,张老师给我打电话,说明天鲁博(鲁迅博物馆)开会,以中国鲁迅研究会和《鲁迅研究月刊》编辑部的名义召开,鲁研究界有名的学者几乎都要来。 这件事现在是热点,你得问问。 张老师还告诉了我王得后的电话。 王得后告诉我我要参加了。
第二天到鲁博,找到会议室,找国王,然后小王来跟我打招呼。 这是我第一次见到他。 那么,这个大房间有学术界的大佬,老一代的,王景山,晚一代的,陈漱渝,黄侯兴,钱理群,王世家,吴福辉,还有王富仁,陈平原,葛兆光等,这孩子,都认识了。 这个会,虽说是议论,其实舆论一边倒,支持浙江文艺,反对人文社。 这样的会,人文社的编辑张老师当然很难参加。
这篇文章有轰动的标题。 “书没出,为什么错? 》见于1995年9月20日的中华读书报第一版。 当时的新版《鲁迅全集》已经沸腾了,这篇报道像火上浇油一样,学术界和出版界一下子爆发了。
2000年3月2日是左联成立70周年。 一月初,我和张老师商量,采访了一点人报道。 张老师会联系我。 他不仅提供名单,还直接给我们打电话。 而且,大部分情况下,他会先给我们打电话,证明情况,做铺垫,我们去的话,会很顺利的。 那个时候,写《左联史》的姚辛也在北京,他的《左联词典》在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他住在光明日报招待所。 张老师也和他很亲近,中途联系姚辛,调整了采访。 楼夷的员工是人民文学出版社,张老师也联系过,这时楼适夷住院多年,身体状况已经不允许接受采访。
我们第一次采访的是梅志。 那天北京下了大雪。 我和侯艺兵跑到木俣,连续几个小时集中在梅益、秦川、李之琏等几个采访上,第二天又去采访周而复始,第三天去方庄采访伍孟昌。 在这里,最年轻的是秦川,出生于1919年,那一年也81岁了。 为了查阅资料,我找到了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的李萧琰,向他求教。 李先生《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左翼作家联盟》词条的作者。 他家住在丰台站西边的正阳大街,相当偏僻。 我只见过李先生的两面,是为了这次“左联”的采访。 我第一次借书。 第二次是还书。 李先生两年前去世了。 我们当时采访的几个老先生,更一个也没有了。
左联成立大会是1930年3月2日,我们的报纸于2000年3月1日出版,比纪念日早了一天。 1版,《思念左联》的全段标题,6个大字,分别比核桃大,红色套装。 侯艺兵拍的老左联的一排照片,站在天地,齐刷刷站在左边,有视觉冲击力,比较震撼。 这个版本可以说是张老师、侯艺兵和姚辛,大家一起做的。 但是第一份工作,应该记在张老师的头上。
除了为我们提供宝贵的线索,张老师还亲自动手,在中华读书报上写了一些重要的复印件。 年是《西行漫记》出版80年。 上半年,人民文学出版社为此召开了纪念座谈会,特别邀请了张小鼎先生。 当时,张老师为《西行漫记》的出版,去北图寻找胡锦之的原始文献,做过基础性的工作。 2005年,他写了一篇长文,记述了《西行漫记》的诞生过程、出版历史和国际影响等。 这本书的出版,他也付了很多。 但是在这篇文章里,他没有提到自己。 他的这份复印件于中华读书报2005年8月3日发表,转载了多家报纸。 2004年5月12日,张老师拿着缅怀林辰的复印件寄给了我和魏琦编辑的读书报纸《学术双周刊》。 1996年11月6日还有张老师的《鲁迅茅盾联名给中国共产党中央的贺信》,研究相关史实也是值得的。 他的《鲁迅全集》的三个里程碑式版本也是非常有价值的出版史文献,我亲手转载了中华读书报2005年2月23日发表的《洛阳新闻文摘》的全文,然后收集了不同的研究文集。
但是,张老师最有影响力的一篇恐怕发表在1997年7月30日的《真伪照片背后的故事》中。 1997年是商务印书馆的一百年。 5月7日,中华读书报刊登了《商务印书馆百年照片回顾》的全版。 其中有鲁迅、周建人、许广平和孙伏园的照片。 其实,这是“特殊历史时期改编的照片”,用张老师的话来说是“赝品”的照片。 那一年的真正照片里,其实有两个个体,是林语堂和孙伏园的弟弟孙福熙。 通常网友一眼就走了,张老师看报纸,当天给我打电话,说这是不对的,贵报应该想办法修改,消除坏影响。 我听了,很兴奋,张老师就这个话题写复印件,不是很好吗? 利用这个可以介绍与网民相关的文学史背景知识。 张老师说这种事不仅要写这张照片,还要写,一起写。 于是,他真的花了好几个星期,写了复印件,找了三组真伪照片,一一对照,证明了历史背景,对照鲁迅日记等原始资料,整理了史料,弄清了历史。 据说张老师在做史料,其实他真有思想。
三
20世纪60年代初,张小鼎大学毕业,来到北京鲁迅博物馆工作,在“文革”后期和70年代末,完成过国家文物局暂时指定的任务。 1975年10月,周海婴就《鲁迅全集》的出版和鲁迅研究室的增设等向毛泽东重写,得到了“赞成”的指示。 第二年,南开大学李何林调到北京,担任鲁迅博物馆馆长兼鲁迅研究室主任。 张小鼎也在研究室和博物馆的两边工作。 1980年11月,被分配到人文社设置的“瞽编”,在王士菁和牛汉的直接指导下,参加了《鹳秋白文集(文学编)》的编纂事业。 《文集》的顾问是李维汉、陆定一、周扬。 所有员工都是在胡乔木领导和中央文献研究室的协助下开展的。 其中,1980年5月,张老师被周海婴电话邀请三次,实在不能拒绝,于是回馆与陈漱渝、孙瑛、叶淑穗合作,编纂了《鲁迅画传》,1981年人民美术出版社以中英日三种复印件出版。
1983年4月,《茅盾全集》编辑委员会成立,叶子铭担任《茅盾全集》编辑室主任,王仰晨担任副主任。 茅编室》最初隶属于中国作家协会,后来隶属于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6年秋天,叶子铭调到南京大学。 1988年,张小鼎是王仰晨的继承人,接受了茅编室的工作。 熟悉情况后,他深感《茅盾全集》的编辑发表新闻远比《鹊秋白文集》难。 这不是因为全集卷浩繁,文案博大精深,文章时间跨度长,收集碑文相当困难。 更重要的是,有很多意想不到的矛盾和问题。 比如,全集的编辑思想还没有确定。 文章标准不严格的复印版本很混乱。 注释繁简不按标准基础业务不扎实:复印件字模糊,用手写字,掉行,漏页,没有认真校准。 注释班巨大松散,20多人分散在全国各地,无法工作等。 上述一系列矛盾不及时处理,事业就不太容易开展。 在叶子铭的支持下,他们利用茅盾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在厦门大学召开的航班,抽出时间召开了“会议中会”。 1988年秋天,这件事顺利完成,为以后的事业奠定了基础。 《茅盾全集》后期18—40卷从事繁重而杂乱的编辑、校注、出版、协调和新闻工作,就这样落在了老张的肩上。
他参与过校注、编辑的是《老舍全集》和《鲁迅全集》的修订,是《鲁迅全集》修订编辑委员会委员。 张小鼎初步统计,2005版《鲁迅全集》对鲁迅的着作副本作了23400多条注释,总字数达240万字,仅补充新注就达1500多条,需要重新修改的也达1000多条。 这是巨大的事业量。 张小鼎作为出版方人民文学出版社方的专家参与这项工作。 《茅盾全集》《老舍全集》都获得了国家图书奖荣誉奖。
张先生训练积累了几十年,掌握了深厚的学术基础。 他是个史料研究透彻,爬梳子清楚,考试严格,专业从事所谓现代文学研究的人,未必能超过他。 小张长年从事史料工作,因为不认识的人认为他只能整理史料。 这是一个很大的误解。 老张做史料不是他不能做理论研究,而是早点他从现实中吸取教训,给自己“约法三章”,只做史料,不做评论和理论。 但是,他的这些史料性复印件,例如《斯诺和鲁迅》、《呼秋白和文学研究会》、《真假照片背后的故事》、《西行漫记》是中国》、《永远的《红星》是世界上闪耀的》、《海伦斯诺和冰心》、《汉堡嘉夫人和鲁迅》、《西行漫记》 另一方面,这些文案没有以后的理论素养,写不出来。
专门研究现代文学史料的著名学者刘增杰对张小鼎关于这些《鲁迅全集》版的研究“印象深刻”,评价极高,张小鼎的复印件系统地总结了《鲁迅全集》四次出版中取得的成绩和问题,“浓缩” “这篇文章对有关的具体文学事件的说明特别有力量。 鲁迅《答徐戈庸与抗日文艺统一战线问题》一文的注释,纠缠了很久。 论文作者按时间顺序,冷静客观地列举事实,耐心地整理分析混乱的史料,明确问题,使网民能够读取史料自己拥有的巨大思想。 ”。 刘增杰《中国现代文学史料学》(中西书局,)一书中有一些对张小鼎复印件的引用和评价,这只是其中之一。
张小鼎关于《西行漫记》译本流传和影响的研究也受到学术界的高度评价。 王晖是《百年报告文学:文体流变与批判态势》(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的书,张小鼎对《西行漫记》一些重要中文译本的流传与影响的研究是“非常新的意义”、“西行漫记”,报告文学的版本学与传播学研究 梁志群认为,张小鼎的研究为《西行漫记》翻译的分解提供了重要线索,填补了《西行漫记》版本学研究之一空白”(《外国文学研究》1997年第4期)。 美国着名的斯诺研究专家奥克兰大学历史系教授伯纳德·托马斯在《冒险的岁月——埃德加·斯诺在中国》(吴乃华等人译,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 )一书中引用张小鼎的论文和资料,高度评价他的研究。
小张为人极其安静。 以他的水平,他掌握的庞大史料和各种手资料,他能写比现在多十倍的复印件。 但是他把第一时间和精力花在编辑工作上,乐于为作家和学者们服务。 他今年八十多了,第一次出书。 他说,这些《约法三章》下的枯燥史料性文案,没有个人整理书籍的野心,如果不是文坛前辈和学术界朋友的力量,“没有他们多年的热情鼓励和劝说,我不敢出书”。
读了这些话,我真的有点难过。
老一代大编辑以赵家璧、曾彦修、范用、王仰晨、常君实为代表,出生于30年代的这一代,张小鼎可以说是学者型编辑的优秀代表。 在1991年马良春、李福田主编的《中国文学大词典》(天津人民出版社)中,张小鼎已经作为“编辑出版社”获得了收入。 《一个编辑的视野》一书可以取得张先生第一份拷贝的成果,反映他的水平。 全书包括三个部分,也是他研究的三个主要方面:鲁迅研究、国际朋友研究、现代文学研究。 每篇文章都非常有价值,值得阅读。
四
张老师1937年出生在南京。 父亲是铁路会计。 他出生不久就和家人一起逃到重庆了。 我在重庆上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赶上了大轰炸。 抗战胜利后,他随着监护人员工的调动,在东北锦州和北平上了小学。 五十年代,他又和父母一起去河南,在郑州读中学。 为了得到优质的教育,保证将来顺利考上好大学,在哥哥的鼓励下,他于1953年毅然离家出走,幸运地考上了住宿的北京四中,高中毕业了。
1956年春天,政府呼吁“向科学进军”。 这个夏天,张小鼎毕业于北京四中。 他的监护人继续支持他上大学,学习科学技术知识,掌握技术的长度,决定将来报答祖国。 “但是,‘作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50年代有相当流行的称号,确实涉世不深,喜欢文艺的青年学生有磁石般的魅力。 ”。 于是,他考了南开大学的中文学科。
1960年冬天,张小鼎坚持申请,允许参加农村整风社,随着包括系主任李何林教授在内的中国文学科高年级部分教师和学生,作为河北省委职工队伍的“助手”,去邯郸临城公社“三类”社队 生活条件太苛刻,他的脚很快就肿了,不久毕业工作时,他得了两次没有黄疸也没有急性黄疸的肝炎。 但是,“苍天仁爱只是让我绕鬼门一周,幸运的是又想办法活下来了”。 对此,他始终无怨无悔,忍受着严峻的政治考验,不仅理解了许多贫困的下中农生活的痛苦,还上了农村阶级斗争的课,他骄傲地说:“这可以说是我大学五年来受教育最多,永远难忘的时光。”
张老师特别怀念人生中帮助他的人,特别是学术界的前辈。 比如,李何林是他的老师,也是他的领导。 也有王士菁、牛汉等前辈、叶子铭等同龄人的前辈。 他特别佩服的是另一个王云缫,电影评论家、《中国电影艺术史略》的作者。 《文革》后期,张小鼎认识王云缫,王先生的话重心长鼓励,督促张小鼎写文章,让小鼎敞开心扉,举笔写文章。
五
张老师自己说,他是大时代的小人物,基本上以从事鲁迅和中国现代文学的编辑和研究为主。 如果必须用几个关键词概括张小鼎的话,这几句话可能是必不可少的。 资深文学编辑、鲁迅研究专家、斯诺研究专家、现代文学史料专家、《茅盾全集》、《呼秋白文集》编辑。
这些枯燥而有点抽象的话多少会掩盖他的真实形象。 在熟悉他的朋友们眼里,他是个亲切的人,很乐于助人。 像王观泉、姚辛、赵武平那样,提到过他的帮助。 延安大学学者梁向阳在张小鼎的帮助下,在复印件上特别写明了这一点。 研究现代文学的博士、硕士大多提到张先生对他们的帮助,很多人纷纷赠送自己的新著感谢他。 另外在《沈从文全集》等重要的现代作家全集的出版过程中,编辑和出版社也得到过张小鼎的无私援助。 就我个人而言,只需介绍多位前辈作家和学者就能排起长队。
在中华读书报中,关于《鲁迅全集》《鲁迅译文集》的信息、复印件几乎得不到张老师的帮助。 另外,他给我介绍了周海婴,裘沙。 之后,我多次采访周先生和乔先生,发表了他们俩共同撰写的《关于逆境中产生的文献——鲁迅写真集的非功劳》。 (中华读书报1997年9月4日第5版)。 2003年11月,巴金百岁,张老师向我们介绍了人民文学出版社的资深编辑王仰晨。 王先生是第一届韬奖获得者,是《巴金文集》和《巴金全集》两套大本的责任编辑。 侯艺兵和我一起采访王仰晨和李致(巴金的大侄子、四川省出版局局长、《刘文学》作者),做了全面。 更早的时候,1996年,张老师给我介绍了郭平英(郭沫若女儿,郭沫若纪念馆馆长)。 同年,茅盾百年生日,张老师通知我,邀请我开会,介绍孔海珠、叶子铭和茅盾哲嗣韦韬。 在那个会议上,我认识了陈福康,李频。 当时的学者们记得会议条件很差,叶子韬和韬两个人住在一个标准之间。 在那个会议上,财务小组有叶子铭的学生,来自河南大学,即《胡适评传》《吴密传》的作者沈卫威的青年学者。
这上面列举的所有学者,后来都和我有了一些交流,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认识这些人后,大部分人都提出了大文案,大公案。
张先生对人的真诚,帮助别人的累到什么程度? 人们越是“看惯了”“熟悉了”。 ——是什么意思? 也就是说,他一贯热心帮助别人,久了,人们经常忘记。 他所做的事,其实已经超出常规了。 他做的事,放在别人身上,人们真的觉得很少见,觉得受不了他做的,大家都很自然,似乎是理所当然的。 ——所以,他当然会吃亏。
张老师个子不高,中等个子矮,但头大,眼睛大,嘴也大。 张老师还说两个优势,或者说两个“对比”:一个是他的专业是史料,不知道的人,当然可能觉得做史料的往往是古板,死板,没意思。 ——不一样。 张老师不仅亲切,而且活跃,感兴趣。 其次,他非常矮,谦虚,从不争名逐利。 据我所知,他一生没有做过副处级以上的官员,他最高的头衔是人文社资料室和现代文学编辑室副主任。 他不是没有当官员的机会和能力,而是真的不想当。 他重视的是什么中国茅盾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斯诺研究中心委员,是学术的虚位,从世俗的角度来说,没什么用,但张老师是自己贡献绵力,结交学术界朋友,不断更新自己知识结构的好平台
他真是个谦虚的君子,从不与人争斗。 多年来,他写文案也不多,走出现代文学研究圈,认识他的人很少。 ——另一方面,他的聊天与他的文案较少形成鲜明对比。 张老师平时和朋友在一起,胸无城府,亲切聊天。 我们成熟后,见面,打电话,只要提起话题,他就可以一直说话,有时他自己觉得不好意思,说。 啊,我说得太多了吗? ! 然后,在我的鼓励下,又接上刚才的话头,继续说。
他是这样纯粹的人,对人极其诚实的人,是有赤子之心的人。 他在着作的后记中说:“韶光容易过去,岁月无情。 不知不觉中,自己从天真幼稚充满幻想、热爱祖国的年轻学子那里,变成了心态平和、乐于助人、行走的老人”。 ——但是我觉得他一点也不老。
第一次见到张老师是在1994年3月,那天下午,我去了南小街人民文学出版社,见到了张老师。 后来张老师知道我来了光明日报,很高兴。 八月底左右,一个周末,他叫我去他家。 那时他住在阜成门外,一个小单元房,两个房间,大厅很小。 张老师和夫人何老师非常热情地招待我吃了午饭。 从那以后,我粘上了张老师。 (祝晓风)
标题:“张小鼎:一位文学编审的视界”
地址:http://www.lyxyzq.com.cn/lyjy/215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