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356字,读完约6分钟

如果你看看2015年以来的新金融领域,你会发现除了金融技术带来的投融资便利和效率外,还有无数的金融灾难。 新财经日报做了一个小统计。在今天头条发表的四篇关于金融技术中性解释的评论文章中,对p2p或互联网金融的“负面”评价约占60%;污名评价占25%以上,而正面评价不到5%。

究竟是谁在制造互联网金融不安情绪?

值得注意的是,金融专业人士对网络金融往往持辩证的态度,即认为网络金融给经济和人们的投融资带来了积极的影响,其欺诈行为也带来了深刻的灾难。

究竟是谁在制造互联网金融不安情绪?

但更多的投资者和普通人倾向于关注明显的“灾难”和“欺诈”。

在监管层面,人们往往对大型金融技术或大型技术公司心存疑虑。公众的怀疑也从p2p和互联网金融延伸到余额宝和易传。

谁在制造互联网金融不稳定的气氛?

1

Bigtech“太大而不能倒”,金融服务威权主义和行业“恃强凌弱”

在互联网金融领域,如果没有足够的监管,bigtech更有可能形成恃强凌弱和威权主义。

在过去的十年里,我们目睹了大型科技公司潜入公众生活,包括facebook、苹果、蚂蚁金服、腾讯和百度。他们提供越来越多的金融服务,比如蚂蚁金服和腾讯在支付、信贷和资产管理方面的扩张。它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这种渗透的典型特征是“潜在服务”和“风险溢出”。

究竟是谁在制造互联网金融不安情绪?

对这类公司的监管担忧更多的是“大到不能倒”和金融服务的威权主义。

电影《大到不能倒》的剧照

在大数据领域,大公司的威权主义非常明显。

在缺乏大数据应用规则的前提下,近年来大数据公司甚至大技术公司在互联网上过度收集个人信息带来了另一个更严重的问题:深度滥用。

一些基于人工智能+大数据+机器学习的“技术黑箱”决策系统将演变成压迫非特定人群的工具,但被压迫者没有反击的力量。

例如,一名大学生因背负过多现金贷款债务而跳楼,他可能会受到现金贷款平台大数据信用审查黑匣子的歧视,这导致他因无力偿还债务而违约。然而,违约后的歧视性高利率定价可能导致他再次违约,导致恶性循环,最终自杀。

究竟是谁在制造互联网金融不安情绪?

与bigtech的数据权威主义相比,当权者的数据权威主义应该更加警惕。众所周知的原因,没什么好说的。

另一方面。互联网金融的过度竞争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市场的垄断和寡头垄断,恶化了创新生态。

在第三方支付市场,经过十多年的激烈争夺,支付宝和财付通最终占据了95%以上的市场份额。此外,强有力的监管消除了存在多年的“灰色地带”,其他第三方支付机构的竞争力也逐渐丧失。

究竟是谁在制造互联网金融不安情绪?

这种垄断地位不仅会产生行业欺凌现象,还会给普通用户带来威权主义。

2

“邪恶”权利的转移:金融技术的新风险

自2013年互联网金融兴起以来,科学技术带来了更加复杂的分工与合作,因此,责任与义务的关系变得更加复杂。

例如,2015年,国有平台金宝逾期,借款人违约拒不归还贷款,担保机构也严重违约,拒绝履行担保义务。2018年,小米推荐的几个p2p平台爆炸后,作为“分工”角色之一的小米拒绝承担责任,小米的责任在投资者的要求中充满争议。

究竟是谁在制造互联网金融不安情绪?

它们还带来了更加隐蔽和复杂的金融风险传染途径。

在p2p平台和现金贷款行业,大多数平台的系统都是由技术企业开发和维护的,服务器则是由“云服务”企业维护的。

根据金融稳定委员会(fsb)的数据,全球四大云服务提供商的市场份额占全球市场的60%。

在2019年初的一份报告中,加拿大金融机构监管办公室(osfi)担心金融机构对云服务的依赖正在削弱它们对金融服务的控制。可怕的是,这些金融云服务提供商不在金融监管部门的监管系统中。

究竟是谁在制造互联网金融不安情绪?

这是近年来的一个显著现象:非金融风险正蔓延到金融领域。

当信息时代金融云服务提供商的电缆被工业时代生产的蓝翔挖掘机铲断时,1000多个金融机构的应用可能无法访问。

从这个横向的例子来看,云计算不是唯一的非金融风险。包括大数据行业和it技术行业在内的非金融风险正日益渗透并加重金融风险。

更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技术和基础设施倾向于少数供应商,例如,国内云服务越来越集中在少数供应商,如阿里巴巴云和腾讯云。

数以千万计的p2p投资者、比特币和ico玩家验证了一条定律:如果我们只关注收入,我们可能无法准确识别和解决风险。

此时,技术引发的传染会更强,对金融稳定会产生巨大影响,很可能引发“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的连锁反应。

这更像是“邪恶”权利的转移:作为高利贷的父亲,他将由写代码的儿子继承。

3

监管不确定性的钟摆

如何评价过去五年的网络金融监管?

如果你问数以千万计的金融受害者和数以亿计的在金融科学和技术方面取得进步的观众,结论可能会大相径庭。金融灾难是显性的,而金融技术带来的贡献是隐性的。

究竟是谁在制造互联网金融不安情绪?

仅从金融灾难的结果来看,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在过去几年已经失控,1000多万人已经成为p2p网上贷款、现金贷款、校园贷款等机构的盈利之路和混乱市场中的排泄物。

究竟是谁在制造互联网金融不安情绪?

金融难民已经成为监管合规大炮未击中目标前的炮灰。

随着科技的发展,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新金融罗叔曾写道:“谁将为黑箱金融买单?文章称,金融技术已经深化。越来越多黑箱的出现并没有使金融技术更加透明。

究竟是谁在制造互联网金融不安情绪?

2016年3月,微软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tay(300024)上线了。经过一天的机器学习,它变得“糟糕”,充满了种族主义和性别歧视的言论,并紧急下线。

这是因为机器决策输出一个不可理解的“决策黑箱”,而大数据风险控制输出一个“信用审查黑箱”。金融技术的黑箱使得监管越来越困难。

由于新系统、流程和业务类型,由技术创新创建的金融系统带来了新的脆弱性。

随着互联网金融被拖入道德黑洞,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黑箱,金融技术可能面临失控的未来。

对于监管者来说,问题层出不穷。在ico这一新兴行业对监管发起短期挑战后,像ICO这样的潜在挑战者正躲在麻烦的门后。

非金融风险的小丑越来越多。

标题:究竟是谁在制造互联网金融不安情绪?

地址:http://www.lyxyzq.com.cn/lyzx/84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