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38字,读完约5分钟
钩沉 汤飞凡若在,何至于此 本报记者 林天宏 新闻网-中国青年报 2008-07-23 [打印] [关闭]   汤飞凡(1897~1958)湖南醴陵人,病毒学家,国际公认的“衣原体之父”。
  王哲第一次听到汤飞凡的名字,是在1986年10月的一个星期一。
  当时24岁的王哲,是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的一名研究生。那天,在前往学校的班车上,一位他向来很敬重的老师,突然大发感慨道:“如果汤飞凡不死,肯定能获诺贝尔奖!”
  “一心想着出人头地”的王哲,并没“太把这个前辈放在心上”。毕业后,他一度成为中国防治艾滋病最为年轻的专家,此后,又前往美国进行深造。
  一直到17年后的2003年,身处美国的王哲,才又一次听到这个名字。当时,一场“非典”肆虐了大半个中国,中国的防疫系统“笨拙无力”,卫生部一位老干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禁不住叹息道:“汤飞凡若在,何至于此?”
  “这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牛人?”当日,王哲打开google。他本以为,在信息轰炸的年代,搜索一下这个“理应非常重要”的名字,会有千百条详细的资料。不料,他查询之下,仅仅是“有限的干巴巴的几条”。
  王哲不禁被这个名字所吸引,在查阅了大量史料、寻访了多个见证人后,他“惭愧地发现”,原来,在上个世纪中期,这个名字曾声震海内外。
  1938年,时任国民政府卫生署长的颜福庆,一封书信自武汉发至上海,请汤飞凡到长沙重建中央防疫处。此时,毕业于哈佛医学院细菌系的汤飞凡,刚接到英国一家研究所的聘书,月薪600银元,他当即辞去这份从业。
  此前,汤飞凡就曾以医生的身份,参加了1937年“八·一三”淞沪会战的前线医疗救护队,他所从业的救护站,一直在日本人炮火的覆盖下,数次几乎被击中,但身高1.60米的汤飞凡却镇定地说:“我干这个最适合,因为我目标小,炮火打不中我。”
  不论是学养,还是胆识,颜福庆都为中国唯一的官方防疫机构,找到了最适合的领军人物。
  前方战事紧,多个将士因伤口发炎死去,急需青霉素。但青霉素的具体生产工艺,在国际上也属于军事机密。加上中央防疫处简陋的条件,多个人认为生产青霉素压根儿就是天方夜谭。
  汤飞凡日夜奋战,通过研究从一名下属受潮的皮鞋上发现的一团绿毛,最终生产出每毫升200~300单位、每瓶两万单位的标准青霉素。中央防疫处因为此名扬天下。
  《科学》(nature)杂志1943年专门撰文介绍中央防疫处,文案用惊奇的口吻,介绍了这个“世界上最让人吃惊”的青霉素生产车间——没有自来水,只有一台又旧又漏、而且每天用完后都要修理的锅炉;回收的设备是一只破木船,放在湖里进行透析;胃霉用完了,用从自己养的猪的胃里提取……
  曾有汤飞凡的同事告诉王哲,当年,尽管中央防疫处条件简陋,但汤飞凡的要求极为严谨,他每天戴着白手套,在实验室里到处摸。最初,员工们都用鸡毛掸子打扫,就被他劈头盖脸地训斥。
  在那种战争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知识分子,多数把日本作为较量目标。上世纪30年代,日本科学家野口英世曾声称,自己分离出了沙眼病毒。这一发现,在世界上引发了轰动,却遭到汤飞凡的怀疑。
  从1932年到1935年的3年内,汤飞凡进行了系统的实验,甚至亲自参加人体实验,把细菌接种到自己眼中,彻底推翻了野口的细菌病原说。这一结果得到国际上的公认,野口英世就此从细菌学教材中消失。
  1954年,汤飞凡又恢复了因为抗战而中断了近20年的沙眼病毒研究,为了进一步明确所分离的病毒就是沙眼病原体,1958年元旦,汤飞凡命助手私下将沙眼病毒滴入自己的眼睛,造成沙眼。
  在其后的40天内,他一再不做治疗,红肿着眼睛,收集了可信的临床资料,彻底地处理了数十年来关于沙眼病毒的争论。1970年,国际上将沙眼病毒和其他几种介于病毒和细菌之间的、对抗菌素敏感的微生物命名为衣原体,汤飞凡被称为“衣原体之父”。
  但让王哲鸣不平的是,1979年,日本作家渡边淳一完成了一部关于野口英世的长篇小说,使野口英世被日本人重新发现,并受到了极高的尊重。如今,野口英世在纽约的墓地,成为日本人旅游的圣地,新版的日元上,也印上野口英世的头像。而这场较量真正的胜利者汤飞凡,却逐渐被国人遗忘。
  “从他死后至今,中国再没有在微生物行业有过世界级的成就,我们被人远远地甩在了后面。”远在美国的王哲,不由得发出一声叹息。
  
标题:“汤飞凡若在,何至于此”
地址:http://www.lyxyzq.com.cn/lyzx/247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