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437字,读完约24分钟

【冰点】 【冰点】:从毛主席语录到研究员职称 ——杨乐访谈 2007-08-22 邢小群

编者:今年不仅是恢复高考30周年,也是职称评定30周年。 其中的意义,可以结合当时学术界的情况乃至社会背景,进行更加准确的判断。 本刊发表了对学者邢小伙数学家杨乐的采访,为网友们提供思考。 当时也对这种屈指可数的身体进行了研究 邢小伙(以下简称“邢小伙”):1977年,中央决定将陈景润从助理研究员升为研究员,你和张广厚从研究实习人员升为副研究员, 这意味着恢复职名评定制度,是当时中国进入“科学之春”的措施之一。 这件事到现在已经成为历史了。 当时三个人只有你活着。 今天,请谈谈这件事的背景。 杨乐(以下简称“杨”) :我们先来谈谈我们的学历背景。 我和张广厚从1956年到1962年在北京大学学习。 当时很多大学学习苏联,实行五年制。 我们原来的学制是五年,应该1961年夏天毕业,但是到了1960年,学校宣布我们再延长一年。 理由是中苏关系破裂,苏联专家撤出,中国必须自己培养更高层次的人才。 这个决定将北大、清华的学制从5年延长到6年。 北大只把理科延长一年,文科就不动了。 当时还不重视社会科学。 就这样,我们毕业到1962年。 1962年毕业也受益匪浅,那时正值“右倾回潮”。 1949年以后,大学本科学制通常为4年,再延长5年,没有招收研究生。 1956年进入科学,招收研究生,但是数量非常少。 1958年大跃进,研究生制度被打破。 到了1962年,直到“文革”之前才开始招收研究生。 当时的研究生没有学位概念,学历也不统一。 在大学,在研究生院学习3年。 在科学院,研究生必须学习四年。 研究生的数量也很少。 我和张广厚1962年通过考试,考入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1966年毕业。 1966年春天,当我们撰写、装订毕业论文,送到各地审阅,准备论文答辩时,“文革”开始了。 我和张广厚还是很幸运的,在“文革”之前接受了大学和研究生的完善教育和培养,学术训练也比较完善。 但另一方面,学习了一些本领,刚准备发挥作用,“文革”就开始了。 当然,我们在大学的时候还参加了反右、大跃进、教育革命等各项运动,研究生的时候还参加了“四清”。 我说的完美的学习和训练,是针对没有大学毕业就被迫参加“文革”的人的。 邢先生:“文革”开始以后呢? 杨:“文革”开始的时候,我们还住在集体宿舍里。 我没有结婚。 张广厚结婚了,住在集体宿舍。 大家学政治,写大报,去北大、清华等周边大学读大报,了解所谓的运动情况。 那个时候,在办公室完全读不了专业书了。 图书馆还开着。 我们的数学都是自己的图书馆,科学院也有图书馆。 但是,没有人敢读书。 我们住在集体宿舍,六人一间,条件本来就不好。 更可怕的是,一旦被发现你还在读书,就会被批评,你走白专道,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时就和反革命一样。 如果有自己的家的话,可以读一点书。 别人不知道,也管不了你。 陈景润有这样优越的条件。 他的情况很特殊,身体不好,内脏和很多器官有缺陷,所以一运动,他就能去医院,出全病假的假条。 陈景润这个身体也很奇怪,不能和别人一起住,习性和普通人不一样。 他在20世纪80年代才结婚。 我们1962年刚在数学所读研究生的时候,因为没有正规的集体宿舍,所以把单元房作为集体宿舍,陈景润把单元房里不用的厕所作为他的住宅。 1964年,我们搬到了集体宿舍。 这栋楼楼下有锅炉房,三楼和锅炉房在同一个地方有一个小房间,他一个人住。 如果有人偶然敲了他的门,他稍微打开门,说了两三句话之后,马上把门关上。 他可以全休。 这样,你就可以做他想做的事。 我和张广厚从1966年到1968年就处于这样的政治环境和生活环境中。 那个时候,1966年和1967年的大学毕业生没有被分配,只能先在部队农场活动,包括研究生在内。 我和张广厚从1968年8月到1970年1月在解放军农场工作。 去的时候不说花太长时间,制定了永久的计划。 而且部队的管理,让我们和十几岁刚入伍的士兵完全一样。 自1970年初回来以来,还不正常。 陈伯达还在台上管理着科学院。 陈伯达提出科学院要三方面:面向工厂、面向基层、面向中小学。 所以从部队农场回来,我教了石景山的京九中几个月的书,还在北京东南郊区的有机化工厂工作了几个月,经过批判的“左”思潮和彻查“5.16”运动,直到林彪崩溃。 “文革”初期,科学院的运动周恩来总理一直在听。 周总理几乎要来科学院一两周,主持一场大辩论,讨论科学院党委是实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还是修正主义路线。 林彪事件后,周总理所起的作用更大了,科学院可以重新开始研究了。 科学院在“文革”期间已经排起了长队,1971年末重新开始了科室编制。 1966年下半年至1971年国内所有学术杂志停止出版,科学院和大学的研究事业全部停止,大学生、研究生也停止招生,到1972年,一分大学可以招收工农兵学生。 但是,即使科学院能够重新开始研究,我想在当时的条件下,也只能研究数学所的极少数个体。 要依靠其他研究所,特别是试验室进行研究,还是不能开展工作。 因为那个课题组还得组织一点人做项目。 当时的大背景是,研究是留恋过去的路线,回归修正主义的老路。 在这样的气氛中,除了数学所的人以外,其他人有可能从事研究工作,很多人不做。 有些人不想制作家具、安装收音机或重新开始研究。 很多人认为可能永远是这样的,批评做研究的人,就像批评反革命一样。 这时,我和张广厚开始重新开始了研究工作。 有几个主客观原因。 主观地说,我认为林彪崩溃后,周总理听说了在科学院的工作,研究环境开始好转。 “文革”之前我们一直处于学习阶段,学到了一点数学方面的知识,有了一定的水平,到这时候还没用上,所以有点不甘心。 我们模糊地觉得这个国家总是做不到这一点。 科学还是必须发挥作用吗? 客观原因是,1972年尼克松访华后,陈省身、杨振宁等科学家回国访问,他们审视了中国的情况,委婉地表明基础理论研究仍有意义。 这个时候,周培源在《光明日报》上发表了文案,谈基础研究的重要性。 有此背景,我和张广厚从1971年末开始比较努力地进行研究。 《中国科学》和《数学学报》于1973年正式复刊。 《中国科学》是一个综合性季刊,一期发表2篇左右的数学文案,一年发表约8篇数学方面的论文。 《数学学报》也是季刊,当时很薄,八九十页,载有一点批判性的文案,一本通常发表七八篇的文案。 我和张广厚算过。 当时全国每年能发表的数学副本只有340篇。 那几年我们的研究很顺利,但我不希望锋芒毕露。 我们个人说,我们俩一年发表两份拷贝就行了。 份额也不少。 例如,有一期和我发表了张广厚拷贝的《中国科学》。 上的另一篇数学论文是华罗庚、王元做的多重积分的近似计算。 可以看出当时也是用这样屈指可数的身体进行研究的。 这样粉碎了四人组直到1976年。 那天引用的毛泽东语录“又红又专” 邢先生:你能想起你和张广厚大力传播的事情吗? 杨:在粉碎“四人组”之后,我想很多人都明白,在“文革”期间这样对待有教育、科研、有成果的知识分子,问题太大了,必须混乱。 混乱反正是好的,先从正面做个典型吧。 但是,要真正做出典型,困难也不少。 因为这个典型必须做出一点成绩。 我们那时与世界隔绝,怎么解释这个典型具有世界性的水平和意义? 怎样才能得到世界的承认呢? 1976年5月美国纯数学和应用数学代表团访问中国。 数学除了应用部分,我们国内叫基础数学,国外叫纯数学。 代表团包括理论和应用两方面的学者。 一方面我们可以接待这样的代表团,另一方面尼克松访问后,两国接触,表明数学行业可以避免敏感问题。 中科院外事局事先向我们问好。 我是来见底的。 我想深入考察一下我们的研究水平是怎么样的。 “文革”十年,包括“文革”之前,我们与世隔绝,让人们完全不了解中国的情况。 对这个美国数学代表团,中方表示认真对待。 我想通过他们向外界表明,我们的“文革”在政治上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在其他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果。 为此,中方十分重视,在科学院、北大、复旦等要点大学组织了60多份报告。 意思是,拿出什么给人看。 还是盲目自大,认为我们自己水平不错,但其实不知道外面的情况。 这个美国数学代表团来的时间比时间长。 代表团共有10人,除一名员工外,其他9人是高水平数学家,5人做纯数学。 4人是做应用数学的,有声望,有评价力的专家。 他们光在我们的数学所就听了十多个演讲。 又去了北大,去了上海、东北的一点点大学,听了很多报告。 他们工作认真,最后出版了100多页的访问中国的书。 书中最重要的一页在美国数学学会的学术杂志上发表了。 那本书也送给了我们。 这本书和期刊上发表的副本认为,中国的数学研究与外界隔绝。 他们对中国数学的整体评价相当平常,但指出纯数学有行业,确实是一流的。 其中几次提到陈景润的《哥德巴赫猜想》和杨乐、张广厚研究的《函数值分布理论》,用相当高的形容词表达了我们的工作和成果水平。 1976年7月,中国科学院作了内部简报,介绍了美国数学代表团在国外的我国数学研究。 但是,很快毛泽东去世了,粉碎了“四人组”,内部简报也搁置了。 粉碎“四人组”后,我和张广厚受到了重视。 到了1977年2月,我和张广厚开始普及。 我们也没想到普及的态势有那么大。 本公司国内部记者周多年来多次采访我们,我们以为内参可能会有那么小的报道。 没想到1977年2月26日,几大报纸在头版第二条的位置上,报道了杨乐、张广厚在函数行业做出了世界级的贡献。 那天引用的毛泽东语录“红色而专业”。 中共中央政治局给北京所有成员画上了圆圈 邢先生:当时的研究必须依靠国际间的新闻交流吗? 杨:其实现代数学基础研究还是靠新闻交流。 但是,到目前为止我们做不到。 1964年我和张广厚进行了合作研究。 1965年1月投稿,同年9月在《中国科学》上发表。 1964年英国皇家学院的w.k.hayman在伦敦召开了函数论会议,提出并收集了学术界在我们行业未涉及的问题。 1969年美国数学家在国际顶级数学杂志上发表了论文。 这篇论文说我和张广厚在1965年发表的论文处理了w.k.hayman提出的问题。 我们不知道w.k.hayman提出了什么。 因为他在学术会议上提出来了。 当时,不说我们要参加这个会议,就连1964年在伦敦召开的会议也不知道。 w.k.hayman正式出版了一本薄薄的小册子,于1967年出版。 中国在1967年进行了“文革”,但这本书没有进去。 1971年底我们开始研究,看了那位美国数学家发表的论文。 这个时候我们还没有读w.k.hayman的书。 直到1975年我才让黄睿圆(杨乐夫人)的亲戚在美国买了这本书。 w.k.hayman的书出版于1967年。 发行量很少,没能买到。 这个亲戚在大学图书馆找到了,帮我复印了一下。 我收到的时间是1975年9、10月,这时候我才知道w.k.hayman提出了什么。 我们在1965年发表的复印件中确实处理了他的这个问题。 我们在进行研究的时候与外界完全隔绝,不知道这些新闻,只把国内图书馆所有的图书和文献作为研究的基础。 现在情况不同了。 在网上马上就能知道很多新闻。 1977年报道的文案,其实是做了我们能做的,得到了国际同行的认可,但并不一定要在全国范围内普及那么广。 因为我和张广厚北大有6年很好的基础,所以在研究生阶段跟着熊庆来学了很多东西,是个比较好的学生。 中央为了改变“文革”期间“左”不能再“左”的知识分子政策,有必要建立正面的典型,估计找不到太多正面的典型,以我们为例。 要说国际同行的批准,一方面得到其美国数学代表团的批准,另一方面,1974年英国皇家学会会员(相当于科学院的院士)与我们进行了会见。 他老了,是函数论专家,被称为a.c.offord。 他在1974年10月访问中国之前,在《中国科学》上看到了我们的复印件。 他说他来之前要和杨乐和张广厚见面。 他不是以数学家的身份来的,而是以英中理解协会主席的身份,被中国对外友好协会邀请,以半政治、半民间的身份进行交流。 但他是我们的同行,所以要求见我们。 因此,1974年10月,当他被邀请到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时,我就我们已经发表的研究成果和尚未发表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演讲。 当时,他非常赏识这是惊人的成果,说他要回伦敦向他的同行报告这一成果。 回去后他也这样做了。 英国皇家学会的会员中,也有w.k.hayman的同行专家,与我们保持着联系。 hayman教授在国际上是我们行业的权威人物,1954年和1970年曾两次在国际数学家大会上发表1小时演讲。 1975年、1976年他邀请过我们去英国。 但是,当时我国的访问极其严格,不能轻易走出国门。 直到1977年,hayman自费来到北京,和我看了张广厚,回来后,去英国参加了在瑞士召开的国际函数论会议。 这次会议是在1978年春天召开的。 根据记录,这是我们在中国改革开放后,以学者个人身份出国访问的第一个例子。 我们去英国的报告是1977年12月或1978年1月,科学院外事局报告的。 春节前夕,外事局给我们看了上面的指示书的复印件。 政治局委员、科学院院长方毅在报告中有这样一句话:杨乐、张广厚的水平不错,让他们走出去,发挥国际影响。 他倾向于支持我们的海外交流。 然后,当时在北京的中共中央政治局的所有成员都画了圈。 你会发现那个时候出国有多谨慎。 1978年12月以后,邓小平决定派遣比较多的人到美国等地成为访问学者。 邢先生:“文革”之前,数学所的专家们能和国际前沿对口吗? 杨:就数学而言,20世纪50年代华罗庚的水平与当时国际前沿的研究相差无几。 华老第一学生的水平在他们各自的研究行业和国际上其研究行业的水平也很接近,但他们的研究面不如华老广,修养不如华老深。 例如,陈景润和王元在解析数论方面与国际同行的水平相同。 我和张广厚在上世纪70年代是函数值分布理论行业,也是国际水平。 邢:你和张广厚做研究生论文水平,是比较前沿的吗? 杨:应该说相当于国际上突出的博士论文水平。 1969年美国数学家的论文是博士论文,刊登在国际上三四种最好的数学期刊之一上。 他的博士论文和我们研究生的论文水平差不多。 邢先生:你和张广厚先生当时的研究,不需要特别的条件吧? 杨:我们和西方同事相比,他们比我们更容易成长。 他们有良好的氛围,有良好的交流,论文一出来就备受瞩目。 只有在我们做得突出的时候,人才能关注。 邢先生: 1973年在《中国科学》上发表论文,你们如何评价了你们成果的价值? 杨:他们委托北大的庄坎泰教授审阅。 陈景润论证“哥德巴赫猜想1+2”的论文由数学所的王元和北大闵鹤嗣鹤教授审阅。 小明花了三个月时间读陈景润的复印件。 他说审查结束后,血压也上升了。 邢先生:写论文用的是什么复印件? 杨:当时我们在《中国科学》上用法语和中文发表。 文革”前的“中国科学”只有外语。 1973年复刊时,觉得光有外语不好,可能决定使用两种文案。 可以是英语,也可以是法国、德国、俄语。 我们刚开始的几个文案是法语。 我初中六年级学了英语,但是大家都很不重视。 大学一二年级必须学俄语,大学四年级在学第二外语的时候,我学了一年法语。 研究生的时候,我们行业的文献大多是法语。 二战之前,法国和德国的数学领先于世界。 我们的领导人熊庆访问了法国三次,并在那里住了十多年。 他要我们用法语写文案。 1976年以后,我们的复制品开始用英语写。 《人民日报》的头版刊登了一条新闻。 四栏标题 邢先生:请谈谈当时中科院整体的情况。 杨:科学院的人比较怀念胡耀邦。 1975年胡耀邦和李昌在科学院工作了一段时间。 虽然时间很短,几个月,但他们很务实,给科学院处理了很多问题。 同时形成了《科学院报告纲要》。 邓小平对这个提纲是肯定的,但是拿去毛泽东那里,毛不表态,在提纲中引用他的话,他不记得说过那样的话。 我总是觉得他不满。 我不知道他是对《报告纲要》有意见,还是对邓小平的一点点方法不满意。 1977年初,华国锋似乎不太同意全面使用邓小平的一点思路和方法,因此将胡耀邦派送回科学院并不起作用。 胡耀邦让他去党校,派了方毅去。 方毅来了以后各方面也做得很好。 记得1977年3月,方毅召开座谈会,和我约定张广厚,让我发言。 发言之前他们暗示,我们在发言中必须充分肯定老科学家的作用。 那个时候,我们特别提出这个问题,可以看作是“文革”中对老科学家不公正待遇的修正信号。 这表明对老科学家的问题需要政策调整。 那次会上还有严济慈、吴有训的发言。 我发言说,我们能取得今天的成果,熊庆来先生为我们打下基础是重要的。 方毅在讲话中特别肯定了这一点。 邢:下次应该回到职名评定上吧。 杨:当时是一件大事,1977年10月中央决定重新开始了职务评定。 我们在科学院的研究生毕业后,作用还不确定。 那个时候人们也没说角色。 比如说华罗庚、吴有训,就不说这些人是教授还是研究员。 我和张广厚在1966年没有经过论文答辩,我们的毕业也没有发表,“文革”的浩劫来了。 去农场的时候也不认为我们是数学所的人,前途不明。 之后,我们正式工作的时间为1966年6月,工资待遇为第一年试用期63.5元,一年后变为69元,比大学毕业生高2级。 “文革”后,在正式场合填写表格时,我们填写了研究实习人员,相当于助手的一个阶段。 陈景润1953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做中学教师。 从1956年到1957年来到科学院。 1963年,他被提到助理研究员,相当于大学讲师,工资80元左右。 从1958年到1966年的8年间,除了1963年一些人调整了一级工资外,工资已经不动了。 1952年至1956年几乎每年调整一级工资。 因此,1952年大学毕业就业的人到1956年可以达到月薪108元的等级。 1959年就业的大学毕业生到1977年为止月薪为56元。 近20年没有变化。 1977年10月4日的《人民日报》头版刊登了基于党中央关于恢复技术职务的指示的消息。 主要标题两行:中科院提升陈景润为研究员提升杨乐,提升张广厚为副研究员。 这等于我们从研究实习人员中跳过了助理研究员,上升到了副研究员的水平。 陈景润跳过副研究员达到了研究员的水平。 之后,中央还直接指示十几个人每月补贴50元,陈景润,和我有张广厚。 我不知道中央是否也要求下面相应地做这样的事件。 邢先生:全国性的话还是科学院的范围? 杨:我知道的科学院只有我们三体。 我们以69元的工资和50元的津贴维持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 后来决定把津贴算入工资,所以1981年、1982年我的工资在126元的等级。 李昌当时在科学院,表示希望学部委员的工资最低200元。 我是系委员,1986~1987年左右,我们的工资达到200元左右。 1990年6月我的工资大概是340元。 有可以帮助记忆的事情。 当时,一位同志告诉我生活困难,我从工资里拿出100元帮助处理燃眉之急。 邢先生:你什么时候提到正研究员的? 杨:数学所于1978年开始正式评价其作用。 此前,他是1937年清华毕业的同事、1939年北大毕业的同事还是副研究员。 其中一个还是海外留学回来的。 他们在1978年晋升为正研。 另外,华罗庚的学生如王元、陆启铽、万哲先,是1963年的副研究员,1978年晋升为正研。 1977年给我们评价副研的作用时,科学院当时的导师钱三强和我很了解张广厚的情况。 比如参加科学大会,华老、钱三强、严济慈、陈景润、我和张广厚在同一个小组。 1978年4月,我和张广厚去瑞士参加国际会议,访问英国,在访问之前,在钱三强代表院和我们谈了话,回来之后又向我们了解了访问情况。 他知道我们在国外,水平很好。 所以,1978年评价角色时,钱三强说应该把我们评价为正研。 但是,数学的希望是缓慢的,我想我们俩已经提到了副研,比同龄人高很多。 虽然里提职是成比例的,钱三强是这么说的,但里里还是因此推迟了我们的晋升。 为了这件事,我和张广厚又找了一次李昌。 我们强调数学所比较特殊,因为其他地方有实验者,基数大,但我们都是研究者,同样的比例,不公平。 之后,李昌说在院子里,也不应该像数学所那样,按比例限制。 不久,我和张广厚于1979年1月成为正研究员。 1980年,科学院内部恢复学部委员制度,要让老院士像华老一样的人提名选举。 当时没有现在的院士那么热闹。 那时各大学和研究所都推荐系委员候选人,但我们不知道。 1979年10月,我和张广厚去美国访问,所以访问期间是一个学年。 我们还在国外。 邢先生:是因为那时你们经常在国外有国际交流吗? 科学院必须考虑身份对等的问题吗? 杨:并不一定。 英国皇家学院a.c.offord和w.k.haymang相继来访后,与我们保持联系,不管是向外界介绍,还是给我们写信,他们都称我们为教授。 当时我们还是研究实习员。 英国和美国不同,美国大学的一个系可以有很多教授,但英国大学的一个系只有一个教授。 只有这位教授退休或离开,空才能提出位置,另一位教授才能到达顶点。 英国的制度非常严格,有获得诺奖的,也有还不是正教授的。 李约瑟很有名,他还不是教授,是副教授。 邢先生:打断刚才的话,1980年当选为学部委员。 杨:我从国外回来后接到正式通知,但在此之前我不知道。 邢先生:我们是外人,所以不知道现在的院士有没有别的待遇? 杨:待遇不高。 国家决定给予院士一个月200元的补助金。 两年前科学院有一份文件,说院士一个月可以增加1000元。 但是,在地方上,可以给予很高的年薪。 有些省给了院士300平方米以上的别墅,有些省给了院士别克车。 邢先生:科学院对院士的住宅有什么规定吗? 杨:科学院规定院士130平方米。 我们现在的住宅不到130平方米,科学院让我们在红楼小区扩大,我们没有搬家。 邢: 1977、1978年你们破例提出职务,住房条件有改善吗? 杨:那时条件不好。 1977年3月,在邮局排队工作时,听到了三里河高级房屋建成后,谁有资格居住的争论。 八卦的人提到了我。 一个人说:“杨乐住得怎么样? 另一个人说:“他一定住在那五六间单元房子里。” 他们不认识我,听起来很有趣。 其实我当时只有一间住宅,三间住一个单元,共用一个厕所和一个厨房。 邢先生:那么,1978年第一次以个人名义出国是对方支付的钱吗? 杨:对方支付了相当多的部分,科学院出了一部分。 邢:那么多政治局委员打圈,国家也出了点。 杨:是的。 另外,在科学院做数学所所长比时间长。 数学所的经费,除了人员工资,它比较低,订阅图书和期刊,剩下的钱很少。 花些钱支援一两个外国交流还可以。 但是,我作为所长,自我约束不能花这笔钱。 那个时候我出去的底线是国外可以负责我往返的机票和在那边的费用,我去交流。 否则,谢谢你。 请不要去。 当时在科学院,只要对方出钱,出国手续比较容易,不像大学那样批。 现在条件好了。 年轻人一年的科研经费30万元到40万元并不少见,所以交流两三万元很容易。 / h// h// h /

标题:“【冰点】:从毛主席语录到研究员职称”

地址:http://www.lyxyzq.com.cn/lyzx/233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