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41字,读完约2分钟
5月12日母亲节临近之际,聂晓华的真情作品《离别:陪伴母亲日记》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这本书是作者聂小华作为女儿目睹了患有老年痴呆症的母亲和15年来,母亲的生命逐渐过去的真实记录和感情分析。 日记中除了客观记录病情的发生、急速发展、症状、应对之外,还充满了对生命的思考和对亲情的感谢。
聂晓华新书《生别离:陪伴母亲日记》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聂晓华,1977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多年从事国际交流事业。 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在公司就职,退休后致力于社会公益,担任都公司协会、阿拉善see生态协会秘书长等。 我以自己的经验写过一本《其实,没有理想国》的书。
聂晓华的母亲于2001年被诊断出患有老年痴呆症。 之后,母亲的病情开始健忘,迅速发展,失去了步行、吃饭、意识等能力,最终成为了“植物人”,身体疼痛,意识消失了。 作为女儿聂晓华陪伴在身边,目睹了母亲生命逐渐丧失的过程。
照顾其余,聂晓华记录了15年来母亲生病的全过程。 关于这本日记记录的初衷,聂晓华说:“写日记不是因为我勤奋,真的只有这样多次记录,才能跳出无助的绝望,和自己拉开苦难的距离,保持心中的平静。 我每次感到苦恼、无力感、无处诉说,就拿起笔写《陪着妈妈写日记》,把痛苦涂在纸上,心里似乎由此解放了一点。 ”。 然后,在陪伴十几年母亲的那天,聂晓华认为:“总是被动地扮演看护者的角色,并且被动地展开关于生命的想法。”
这本书文章流畅,叙事朴素,没有刻意煽动,但从其真实、真实的细节中,经常能产生共鸣,流泪。 另外,还介绍了面对老年痴呆症患者的基本常识和突发事件的应对方法,希望对网民有帮助。
第12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常务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陈建功先生评价说这不是“孝女”的故事。 女儿以15年的忙碌和祈祷,和母亲一起抵抗老年痴呆症的发展。 甜蜜中的隐忍,忙碌中的焦虑,真实而感人。 生命的可惜,人生的哲思,与不放弃的爱和责任相结合。 这也不是简单的“悲伤”故事。 这生动地描述了老年痴呆症患者的病程和家属的应对,展示了作者的知识积累,也应该说是分享了面对“老年痴呆症”的经验。
父母越来越老,我们总有一天也会老,但是生命不仅仅是永远“活得更长”,只有爱,总是有爱,永远活着,然后让我们泪流满面。
标题:“聂晓华写下《生别离:陪伴母亲日记》 充满对生命的思索与亲情的感怀”
地址:http://www.lyxyzq.com.cn/lyzx/225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