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18字,读完约4分钟
网上个人疾病救助帮助了许多因贫困而无法接受治疗的人,但另一方面,由于监管不力,欺诈性捐赠事件接连出现。
《国家商报》记者注意到,11月6日,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一审宣判了中国首例网上大病救助纠纷。法院认定,集资发起人莫先生隐瞒其财产及其他社会救助,违反约定用途将集资款挪作他用,构成违约。一审判决要求莫先生返还全部募集资金15.3万元,并支付相应利息。
对于此次欺诈性捐款事件,水滴平台相关人士对《国家商报》记者表示:“平台已经建立了一个黑名单系统,让行业内‘不值得信任的募捐者’抵制不诚实行为。”上述人士称,在今年3月,水荏苒会同国家公安部门推出的“清流计划”中,一旦确认帮工有虚假或伪造行为,水荏苒配合主管部门采取法律措施予以严厉打击。截至目前,新疆、吉林、福建和云南已有五名涉嫌刑事犯罪的不诚实集资者受到警方的严惩。
募集资金15万元以上全额退还
据报道,莫言先生和徐女士在他们的儿子出生后患上了一种叫做韦斯科特-奥尔德里奇综合症的严重疾病。2018年4月,莫先生想到用“水滴”在网上筹集资金,最终筹集到超过15.3万元。
据报道,在莫先生的儿子去世后,徐女士向公司报告说,水滴筹集的钱基本上没有用。2018年9月,水地金融公司向北京朝阳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莫先生全额返还募集资金,并按银行同期贷款利率支付利息。
经审理,法院认定,莫先生为治疗其子女发生医疗费用35.5万余元,其中医疗保险报销后个人支付金额17.7万余元。除了“水滴”募集的资金外,莫先生实际上通过其他社会救助渠道获得了超过5.8万元的救助,其中两起发生在“水滴”募捐之前,但莫先生在募集资金时并未披露相关信息。莫先生通过互联网申请救助时,隐瞒了名下车辆等财产信息,没有提供妻子徐女士名下的财产信息。
因此,法院认定,尽管莫先生之子的病情和治疗情况基本属实,而且他在发起募捐时有帮助的意愿和客观需要,但在隐瞒家庭财产信息和社会救助以及信息的准确性、全面性和及时性方面存在问题。
朝阳法院认为,莫先生隐瞒家庭财产信息和社会救助构成不真实的一般事实,莫先生违反约定用途使用募集资金是将募集资金挪作他用,构成违约。根据《投放资金发布个人帮助信息的规定》,当赞助人有虚假、伪造或隐瞒行为,帮助人在收到资助后放弃处理,或有挪用、侵占或冒用行为时,投放资金平台有权要求赞助人返还所募集的资金。
水滴上升:风力控制机制的迭代升级
近年来,在以滴水为代表的个人疾病救助网络平台上,“虚假捐赠”频频曝光。如果一个女人在骗钱后炫耀自己的财富,德云社的演员吴和臣就有一辆车和一栋房子来筹钱。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案件中的纠纷也来源于莫先生的家庭举报。
针对上述情况,水滴筹款的相关负责人向《国家商报》表示:“莫先生的筹款活动是在2018年初进行的,至今已近两年。事实上,自成立以来,平台一直在积极听取各行各业的意见,不断完善平台规则和操作流程,并不断提升风险控制机制。”
《国家商报》记者注意到,官方网站,一个筹集水滴的平台,已经为病人筹集了超过200亿的救命资金。为什么选择水滴?它的官方声明是筹款很简单,你可以通过如实填写帮助信息来开始筹款;可以筹集到50万;还有筹款老师,他们会逐一回答所有的筹款问题。
对于便捷筹资过程背后的隐患,上述相关人士表示:“水滴基金通过认证材料审核、第三方数据验证、医院实地考察等验证方式,建立了内外部合作、线上线下合作的层层审核机制。到目前为止,点滴基金已经与数千家医院合作。在求助发起、传播和取现的整个过程中,水滴通过社会网络沟通验证、大数据监控和公众意见反馈等方式,提出了对求助信息进行动态监控的全过程。”
据该人士介绍,在资金管理方面,为了确保平台所有募集资金的安全运营,平台已经与第三方银行达成合作,由第三方银行共同管理募集资金。募集资金将直接进入银行主体的专用账户,与平台自有资金隔离,并进行专项管理和使用。筹资项目通过审核、公示无误后,平台还将优先支付给医疗机构、慈善组织等。用于病人治疗。
在业内人士看来,许多捐助者出于对这类公益平台的信任,愿意伸出援助之手,但从长远来看,宽松的监管不可避免地会损害公共利益,并挑战他们自己的商业模式。
标题:全国首例网络大病求助纠纷案一审宣判:筹集款全额返还
地址:http://www.lyxyzq.com.cn/lyzx/104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