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143字,读完约8分钟
今年5月,第一家银行理财子公司成为具有银行业背景的专业资产管理机构。未来的财务管理子公司对上市公司的财务管理有一定的想象力。
海螺水泥(600585)是上市公司的投资专家,这也足以收购一家大型银行的财务经理。同时,尝试新事物是勇敢的。根据公司10月16日晚的公告,为充分发挥股票型基金的效益,公司于当日与中国建设银行全资子公司建行金融(601939)签订了购买委托理财产品的协议,并以自有资金40亿元购买了建行金融的“鹏心”封闭式理财产品,理财期限为273天。建行金融成立于今年5月,是银行理财的第一家子公司。海螺水泥的尝试是目前上市公司投资银行理财子公司产品的“第一汤”。
此外,中国工商银行(601398)近日宣布,将分批向中国工商银行理财部转让中国工商银行发行和运营的182种理财产品。迁移后,产品经理、相关投资管理和风险控制团队将全部移交给工行金融管理部进行运营和管理。业内人士指出,金融子公司承接母行部分股票业务,不仅符合监管要求,也有助于新老银行对接,顺利度过初始阶段。这也意味着未来银行的金融子公司将在上市公司的金融服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邮政储蓄银行(601658)战略发展部副研究员齐(600804)博士认为,我行理财子公司成立后,作为专业的资产管理机构,按照新的资产管理规定,其产品准入和投资管理与其他资产管理机构的监管标准一致。股权理财产品有望获得巨大发展。
吸引顾客有其独特的诀窍
超大型家庭和产品的竞争是数万亿江河湖泊之战的主战场,不同银行的成绩是不同的。
财大气粗、现金流充裕的上市公司往往是本地的优质客户,银行间的竞争十分激烈。
恒瑞医药(600276,咨询股)投资规模为214.5亿元,交通银行(601328,咨询股)和中国银行(601988,咨询股)分别投资54.8亿元和49.4亿元,占总投资的近一半,其余10家银行共投资约110亿元。
农业银行(601288,诊所单元)在为农林牧渔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年初以来,文在创业板的股份(300498股,咨询股)累计购买理财产品128.26亿元,其中农业银行认购69.33亿元,占半数以上。
就网点数量和产品丰富程度而言,四大银行优势明显。然而,一些中小商业银行在与四大银行的竞争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自今年年初以来,海螺水泥已经购买了210亿元的财务管理,仅次于恒瑞医药。在210亿元的股份中,尚辉银行芜湖北京路支行独占120亿元,其产品均为“创赢”系列投资理财产品。
好的产品也可以留住顾客。农行的一项人民币理财产品,名为“日利润滚动利润”,已被多家上市公司大量收购。齐祥腾达(002408,诊断学)宣布,公司今年至今共收购银行理财30亿元,收购中国农业银行淄博分行全部日利润97次;文股份和欧泊照明(603,515股,诊断股)分别购入日利润64.3亿元和80.45亿元。
在结构性存款中,许多结构性存款产品如上海浦东发展银行的丽都多(600000)和杭州银行的天宝(600926)被不同地区的上市公司购买。
资本保全和相对较高的回报都是必要的。保本结构性存款可以满足一类企业的需要。洛阳钼业(603993)购买的全部股份为保本结构性存款,8家银行分享59.6亿股。
上市公司有不同的偏好
七天通知存款、银行理财产品和结构性存款占上市公司投资理财产品的绝对主要份额。
恒瑞医药以214.5亿元的认购规模,位列今年上市公司“财富管理之王”。银行理财产品和结构性存款的认购规模分别为147.25亿元和67.25亿元,理财周期为5天至373天。
BAIC蓝谷(600733)投资了超过100亿元的财富管理基金,这些基金都购买了结构性存款产品。浦东建设(600284)、中国通用核电(003816)、万华化工(600309)等。许多公司的理财产品都是结构性存款,投资规模为50亿元
7天通知存款的期限短,利息比活期存款高得多,而活期存款受到许多上市公司的青睐。Op照明、南山铝业(600219)等公司有七天通知存款数亿元。
今年上市的科技股公司也加入了购买理财产品的行列。目前,南威医药(688029,股票咨询)、方邦股份(688020,股票咨询)等8家科技板块公司购买理财产品,投资规模在3.8亿元至40亿元之间。总体而言,科技板块公司主要投资于结构性存款。
随着上市公司在金融市场竞争的加剧,私募股权投资、私募基金、信托和国债回购等金融管理方式也在侵蚀银行份额。
一些上市公司已经转向反向回购国债,实际上是保本和无风险的。渤海轮渡(603,167)是最大的公司之一。数据显示,渤海轮渡今年以来累计投资规模已达195.23亿元。除了近20亿元人民币的定期存款、结构性存款和经纪理财产品投资外,累计国债反向回购投资已超过170亿元。年内进行了350多次国债反向回购,所有品种均为一日反向回购。
今年以来,近100家上市公司开展了信托融资,总规模近200亿元,涉及30多家信托公司。然而,一些上市公司人士表示,信托产品的收益率明显高于银行理财产品,但也存在长期性和流动性不足的缺陷,与上市公司的资金管理需求不太适应。另外,近年来,信托产品的风险事件时有发生,实际风险相对较高。因此,整体规模预计不会太高。同样,股权投资、私募股权基金等风险相对较高的投资方式也不会成为上市公司财务管理的主流。
规模同比缩减了近30%
据相关统计,2011年至2018年,a股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的累计金额从25.3亿元增加到1.77万亿元,购买热情持续上升,认购金额逐年上升。
然而,这一趋势今年发生了一些变化。截至目前,已有1089家上市公司购买了1.09万亿元的理财产品,较去年同期的1280家和1.49万亿元分别下降了15%和27%。另一个趋势是超大型家庭的减少。去年同期,认购规模超过100亿元的公司有12家,超过200亿元的有一家,超过400亿元的有两家。今年以来,10家企业认购超过100亿元,2家认购超过200亿元,但没有上市公司认购超过300亿元。
在经济增长放缓的环境下,上市公司普遍比去年手头资金紧张,这是导致投资规模缩小的原因之一。去年同期,宝钢(600019)以490.2亿元人民币在上市公司理财产品排行榜上获得第一名,共购买了11种银行理财产品,但今年迄今为止的数字为0。财务管理行为变化的背后可能是公司的根本变化。今年,钢铁行业遭受了铁矿石价格飙升和钢铁价格下跌的双重打击,总体表现同比严重下滑。作为行业领导者,宝钢的业绩依然稳定,但其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充裕度明显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这可能是其理财产品投资规模缩小的原因。
资产管理和财务管理新规出台后,银行理财产品的刚性赎回和净值化趋势不可避免地被打破,银行发行的保底理财产品规模被压缩。一些银行家表示,这一变化也导致一些上市公司减少投资银行理财产品,转而使用反向回购等保本产品。
此外,今年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普遍下降,这直接影响了许多到期客户续购的热情。根据溥仪标准的数据,自今年年初以来,银行理财整体收入持续下降,从第一季度末的4.25%下降到第三季度末的4.06%,处于近两年来的较低水平。
利用闲置资金购买理财产品已成为上市公司的一大趋势,这不仅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也带来了稳定的收益。具有高安全性和保本性的短期理财产品已经成为许多上市公司的投资方向。这些有足够人手的上市公司自然是银行争夺的金牌客户。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已有1089家上市公司宣布购买理财产品,累计购买规模达1.09万亿元。万亿规模的上市公司理财产品大多是银行理财产品。上市公司的投资和财务管理风格是什么?银行正在采取什么措施来抓住这些“黄金所有者”?
标题:上市公司的理财江湖:规模缩减 银行“揽客”各有奇招
地址:http://www.lyxyzq.com.cn/lyzx/103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