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718字,读完约7分钟

方汉奇

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中国信息史学科的创始人。 1926年出生于北京,从1951年开始在圣约翰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任教。 1984年,方汉奇成为中国第一位情报学博导,1989年创立了中国情报史学会,担任第一任会长。 新京报记者朱骏摄

作为新中国历史最深、教龄最长的情报史学家,方汉奇的研究影响了几代情报员,他的学生已经成为情报界和行业的中坚力量。 现在91岁的方汉奇还担任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的博士生导师,每天工作10小时以上。 他自我调节说:“睁开眼睛,忙得关灯。”

半百年开学术新生

“1978年退休、跳槽、死了,一生什么也没做,所以只做了运动和劳动。 》在方汉奇的记忆中,1978年是转型年,至今方汉奇做了25年讲师,写了情报史相关的复印件,他认为“自己净是杂作,没有时间写书”,从那一年开始,方汉奇集中在中国情报史的教育研究上,学术超级

从1958年起,方汉奇开始在中国人民大学执教。 “当时人民代表大会的情报系统结构很大,有近千名学生,有自己的印刷厂,有很多来自旧解放区的情报业者,教育力量可以做五个省报。 ”。 但是随着政治运动的开始,方汉奇进入牛棚,进行了劳动改造。 “当时人民代表大会校园附近的所有屋顶都是我通过的,所有的地下水都是我挖的,排出积水挖污泥,不怕脏不怕累。 ”。

1969年人民代表大会中止,大部分教师被设在江西省馀江的“五七干学校”。 于是,方汉奇做了三年“五七战士”。 首要任务是打石,“每天摇几万次小锤子往下打,把石材挖成井形状的沟,然后加工,盖房子”。 这20多年来,方汉奇无暇专心科研教育,只是读了一本杂书,把有价值的复印件抄在卡片上。

直到1978年人民代表大会重新召开,教育开始进入正规化,教师有比较充分的时间,教材建设也开始深入和细分。 方汉奇回到了人民代表大会的情报史,这一年,他52岁。 半个世纪面临新的开始,方汉奇干劲十足地说:“新的结构方针提供了做教育工作的机会,做得很好。”

人民代表大会成立三十周年即将来临,方汉奇想写情报史专业书献礼。 “刚从五七干学校回来,什么家具都没有,只有几箱书。 我把木板放在装书的木箱上当桌子,写了这本书。 结果,写着如果收拾不了,就没赶上校庆。 》2年后,这50多万字的《中国近代新闻史》完成,关于报纸的500余种,报告了1500余名,纠正前人的著述错误200多处,继信息学界1927年戈公振的《中国新闻学史》之后,被认为是中国信息史权威的著作。

除著书立说外,方汉奇也不忘担心中国信息史学界的大事。 1989年,在长春的学术会议上,搞情报史的几个身体撞了头,方汉奇提议,成立了中国情报史学会。 但是民政部社团部门规定社区需要办公经费、办公用房间、办公电话等硬件设施,中国信息史学会没有一分钱的申请经费。

经过协商,经费暂时借方汉奇个人的科研费,办公室租方汉奇的房子,办公室电话也租方汉奇的电话。 目前,中国信息史学会是中国信息传递学界唯一的全国一级学会,国内外100多所大学和机构的1300多名专家学者出席了今年的学术年会,影响非常大。

不仅影响深远的学术成果,而且教了60余年后,方汉奇为信息历史学科的迅速发展培养了很多人才。 谈到这个,他挥手示意:“赶上那个时代的话,就应该尽可能的做。”

要当老师,先当学生

20世纪80年代,方汉奇在人民代表大会上召开公开大课讲授情报史,场面非常火爆,窗边挤满了学生。 20多年前,人民代表大会信息学院90级学生张鹏在媒体上想起了方汉奇的课程细节。 “说到梁启超,老师随便背诵他的千字政论,抑扬顿挫地背诵着,在教室里走来走去,兴高采烈,身边没有人。 说到历史人物和事件,他能说出与之相关的正史、野史和八卦,故事涵盖了故事,就像刘宝瑞说单口相声一样。 ”。

但是,方汉奇并不是一开始就能把课程做得很棒,他自嘲说“基础薄弱”,“从小就一直避难,没有好好读书,所以为了完成教育任务,只有恶补”。 50年代初在北京大学教书期间,方汉奇整天泡在图书馆,三年间读了2000多本书。 这是因为“走白专道路”,所以写了检查反省。

在方汉奇看来,作为老师,上好课是最基本的分内事。 “要成为好老师就要成为好学生。 给学生一桶水,老师必须准备十桶水。 由此,可以把握在教育中的主导地位,上课也可以放松,不怕忘词,东西不亮。 ”。 为了“存10桶水”,方汉奇保持寂寞,坐在长椅上,嚼青山不放松,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制作了10万张资料卡,摘录了各种报纸和书籍上收集的情报学相关资料,编织了立体的巨大知识网。 几年前,他把这十万张卡都捐给了人民代表大会。

人类感兴趣的人,我都感兴趣

现在91岁的方汉奇依然带着6个博士生。 “学术需要传承。 我会做到做不到。 ”。 他为了改善教育每天都继续“充电”,但是不用卡,换了新的做法。

“下载副本,分类留下,方便查找。 我的大硬盘有1000g,现在积累的资料占了500g。 ”。 从1996年开始,方汉奇开始采用电脑,学会了五种类型。 “我在1992年知道email,一回来就学计算机,学了互联网。 ”他经常强调情报史研究者是情报事业的守望者,随着情报事业的迅速发展,他必须对所有的新事物感兴趣。

年11月29日,74岁的方汉奇登陆微博这个新的舆论阵地,呼吁“想去西藏,害怕高原反应”。 很多网民都很认真的支持。 结果,几分钟后,他又说:“我想去阿拉斯加。 那里可能很冷”。 “神文式”网上用户寄来了“想报考人民代表大会的信息,但可能考不上”的消息。 "我想去很多地方,可能钱不够. "

在微博的几年里,方汉奇经常对时事信息发表意见,体育、名人、政治、民生都参与了,粉丝达170多万人。 他说:“做微博是我的媒体实践,要知道梨的味道,必须自己尝尝。”

■会话

如果我年轻,就必须成为记者

新京报:你怎么看待当今社会的信息记者这个职业?

方汉奇:如果你年轻,还是当记者。 这个职业很有趣。 事情发生后马上去一线。 这条第一线很有魅力。 作为信息记者,必须关心社会,关心国家的迅速发展,与时俱进,兴趣广泛。 知识是无限的,要尽量不断地学习和补充。 情报工作者每完成一项任务,就会接触大量资料,战斗增多,知识积累丰富。

新京报:你的《中国近代新闻史》是一部有影响力的学术著作,你自己对此怎么评价?

方汉奇:受时代限制,书中的一点观点现在不太妥当,人物和新闻的评价也不辩证。 例如,对一分人物的评价只是基于政治待遇就座。 这本书再版的时候,我没有修订书的观点,所以把它作为那个时代的历史产物在那里吧。 但是,其中还有值得参考的资料,网民可以自己理解和参考。

采录/记者冯乃秋

标题:“方汉奇:中国信息史学科奠基人”

地址:http://www.lyxyzq.com.cn/lyjy/218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