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7256字,读完约18分钟

冯杉整理方澄敏的遗物(孙楠摄)

小方拍摄的李大钊的葬礼,原片丢失了

方澄敏珍珍藏的哥哥底胶卷盒(冯雪松松松摄)

《中国摄影》1986年第3号刊登的方大曾作

方大曾,20世纪30年代的天才摄影师,创作最活跃的两三年,在摄影技术上留下了很多与此匹敌的摄影师布雷森、何奈·布里、尤兰史·密斯齐相差无几的作品。 他是第一个到达卢沟桥事件现场进行照片文字报道的记者,大量拍摄玛格南照片社风格的影像是当时国内主流媒体乃至西方媒体了解中国抗日战争的第一条新闻。 1937年9月,25岁的方大在去了当时战争最严峻的保定采访后失去了信息,从此一无所知。 后来他留下的抗战影像经常被采用,但罕见的人知道他的名字,《中国摄影史》很少记载他。 书作者冯松用了19年的时间,通过对方远古的生命历史,特别是战地摄影记者的一生探索和发现,逐渐把他推向公众视野,让网民为暴力、权力、金钱而不动,以生活为背景,用生命制作胶卷的摄影师 本书是《方大曾:消失与再现》的姐妹篇。

年3月末,《方大曾:消失与再现》出版近半年后,我再次去保定,参加了该市方志馆的落成仪式,也见到了纪录片《寻找方大曾》拍摄完成后15年不见的老朋友孙进柱。 感谢岁月。 那带走了我们的青春,但没有我们的友谊。 已经是保定地方志办公室主任进柱哥,在叙述和我分手后的一些变化时,有时会提到我们当时一起找的小方。 从1999年到2000年的两年间,为了节目的拍摄,我多次往返于北京和保定之间,有时与摄影组同行,有时一个人去,寻找知情同意书,查阅资料,寻找当地,他总是抽出时间矿物质 柱哥写方志30年,在冷饭台上度过了半辈子,这次可以把冰凉的方志馆开在光园——曹锟当时的大帅府,他不仅高兴,也高兴。 落成典礼后,我和当时的保定市长马炳峰谈了准备方大曾纪念室的想法。 听说小方在蟹县发表最后报道后,失踪了近80年,至今下落不明时,马市长一边翻阅《方大曾:消失与再现》,一边决定“给小方保定“安”的房子,地点一定在光园”。

几个月后的7月7日,在保定光园,被人们包围,方大曾侄子张在璇、查升年、查松年、亲属进入方大曾纪念室。 这是多方面采购,很多人支持的结果。 面对叔叔的铜像,后辈们流泪,哽住了声音。 中国记协国内主任殷陆君、中国情报史学会会长陈昌凤教授与各界朋友一起目睹了小方“安家”保定的历史时刻。

光园位于保定市区裕华路中段,原为明代大宁都司右卫署和断事司。 清康熙两年直隶巡抚从正定转移到保定后,巡道司监狱署驻扎在这里。 雍正二年( 1724年)改为按察使司狱署。 1916年,曹铨就任直隶督军时,在这里盛行土木,进行改建、装饰,成为他的公馆。 据说曹铨因为敬慕倭名将戚继光,所以将这里改名为光园。 光主厅呈“工”字形,分为前后大厅,用走廊相连,方大曾纪念室是这个“工”字最后一横放笔的部分,面积不大,二十多平方米,中国情报学界泰斗方汉奇写题字牌匾,室内留有小方。

这似乎是故事的最好结局,应该长期寻找方大曾的圆满句号,但不久,查查升年先生的电话,重新打开句号,让小方的故事再次继续下去。

除了表示家人的感谢之外,在电话上,调查人员还告诉我叔叔失踪后,亲人长年痛苦,没有新闻。 母亲方澄敏一直在寻找哥哥最后服役的“大公报”,报社连续三天找人工作,但没有结果,还找到了全民通讯社的咨询,也不知道其下落。 几年后,妈妈和阿姨方淑敏让孩子们改口,称祖母朱理为祖母。 这个决定意味着姐姐和妹妹已经预感到再也回不了这个家了。 调查先生还告诉我妈妈2006年去世以来,有些私人物品没有动。 我希望我带着空去看看。 对研究者来说可能有用。

方澄敏于九十一岁去世,没有给子孙留下遗骨,而是按照她的意思撒了。 她之后,我们不再知道,世界上谁曾经见过方大曾? 除了日常使用之外,她的遗物是两个大箱子,大的是小的采用的旅行行李箱,小木箱是小的在七张大洋找人定制的两个底片盒之一。 2006年3月16日,我以为和837张底片一起捐给国家博物馆的是唯一的幸存者,没想到还有一只。

在时间的雕刻中,旅行箱上斑驳的皮面伤痕累累,左右纵向,不知道这些经年的密码记录了什么,不知道预示着什么。 80年前,时间方面,和少年一起去远方旅行,旅行的千里问苍生。 80年后,时间的这边静静地等待来人解雾,风尘叹了一百年。 打开,关于方大曾的杂志和书稍微仔细地排列在里面。 此外,还有方澄敏的记录本、照片、资料、原稿和私人信件。 如果有无樟脑的味道,现在已经悄悄地接近家族的历史了。 你可以触摸到。 可以感知。 又慢慢醒来。

在小木箱里,旧信封外面卷着几条白色的皮筋,里面包着几十张粉红色的底片袋,一张张地取出胶卷,对着阳光,竟然是小一方的个人照片和一点陌生人的影像。 十几年前,在纪录片《寻找方大曾》的拍摄中,我们也反复看过方大留下的所有底片,现在很清楚,这一部分真的没见过。

为什么方澄敏老人在拍摄纪录片时没有取出这些底片? 后辈们不知道。 妥善保管在秘密角落是因为比较个人化吗? 还是有别的情况? 在那之后很久,这个问题一直围绕着我。 除了方澄敏的孩子们,我也听说过方大曾的姐姐方淑敏的女儿张在娥和儿子张在璇,他们也没有听说阿姨说这部分的珍藏。 是因为年纪大了被遗忘了吗? 不,在她1987年写给张在娥的信中,对于方大和协和胡同的老家这两件事,她有着深深的思念和爱情,为什么会忘记呢?

哥哥方大曾的事件不远,协和胡同老宅的翻修问题和拆迁的消息即将来临。 当时,小方在保定前线失踪已经50年了。 他在花园里建的用来洗照片的小屋已经腐烂了,腐烂了,不见了。 对方澄敏来说,随着时间的流逝,身边能想起的和往事的人物越来越少,当时七十二岁的她感到身心无力,如果老房子也没有了,哥哥和方家五代住在这里的气息和脉搏都没有了

方大离家时留下的底片在方澄敏和母亲心中被视为他的存在。 “叔叔没有从战区回来。 他在北京协和胡同的房子里留下了两个小木箱底片。 据祖母说,小木箱是叔叔在院子里盖灰色小屋时让木匠一起做的。 有一尺多长,一半多宽,一半多高,外面涂土漆,专门用来加底片。 ”。 张在璇说:“日本投降后,奶奶在卧室的平房里放了一个小木箱。 这个箱子的底片是家人对叔叔的感情,看起来好像叔叔还在,总有一天他会回家来取这个箱子的底片。 但是,在1966年的“文化大革命”中,谁也没想到家人会失去它。 ”。

1966年夏天,“红卫兵运动”迅速发展,最初在社会上打破了“四旧”(所谓的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性),之后迅速地打人、毁物。 叔叔那两盒底片使家人紧张。 他拍摄的绥远抗战照片是抗战初期部署在绥远前线的傅作义部队,官兵们的服装、帽子徽章、旗帜上有国民党青天白日的标志,因为在那个年代收藏这些是可憎的。 在叔父的通信《冀东一瞥》中,揭露冀东假政府统治区非常蔓延的卖淫、赌博、烟雾、毒、走私等社会丑恶现象的照片,也是当时难以启齿的“四古”。 如果这些底片给红卫兵看的话,底片就不用说了,家里的人都会受到灭绝的危害吧。 在银行工作的阿姨来和母亲商量该怎么办,阿姨瞒着祖母把叔叔箱子里的底片交给她事务所的“红卫兵事务所”,告诉他们这是家人留下的纪念物,说要看他们怎么处理。 阿姨在单位人缘很好,证明了情况后,“红卫兵事务所”的负责人看到她的态度并没有真诚为难,只是淡淡地说“那就放在这里吧”。 沮丧的阿姨回家了,妈妈说她知道给祖母送底片。 妈妈说那天奶奶问木箱怎么不见了吗? 难道知道真相后,奶奶的表现很平静,沉默了一会儿,自言自语地说了五个字。 “听天命。 ”。 (张在璇《叔叔的底片》)

在给张在璇的信中,方澄敏说,北平陷落后,为了这些底片,祖父害怕日军搜查一部分烧毁,白天烧烟,晚上烧火,就停止了,剩下的部分被遮住了。 “也许是因为咱家是老家,所以避免了日军的搜查。 这些是南方心血的结晶,有绥远抗战的第一手材料,抄下来哪里也找不到。 我1975年退休了。 有一天,我去了工会办公室(前红卫兵的办公室)。 也就是说,为了探听情报,房间的角落里有一个新闻包。 破了的地方露出了粉红色的口袋。 马上认识到是我以前提交的底片,证明后,把票放在食堂里,以后还了。 这些底片很难。 ”。

逃难的这些底片包括方澄敏留下的小木箱里的部分吗? 我不知道。 但是,这些属于小方的个人照片,毫无疑问是家族捐赠给国家博物馆的837张以外的东西。 穿着学生服的少年小方,俊朗阳光的知识时代,和朋友轻松度过的郊游,和师友记录友谊的历史瞬间,还有不出名的人的笑容,随着一张底片冲洗显影,一张小方出众,这个发现在我十几年的探索旅行中更是辽远的彼

今天方大留下的作品有很多价值,无论从情报学、社会学、人类学、民俗学的哪个角度切入,似乎都能得到相应的关联和支持。 他的通讯和照片有机地结合了道路的选择和行走的脚印。 复印件是注释,照片是表达。 如果10多年前,我拍摄纪录片《寻找方大曾》时,由于认知上的肤浅,还没有在两者统一的立场上丰富他的形象和血肉。 考虑用两者的集合方法构筑和传达影像,在10多年后的今天,随着生命年轮的丰富,不停地寻找,越来越沉稳。 方先生是富矿,储量不明确,不可估量。 现在我觉得离他很近,感觉像亲人一样亲切,清晰透明。

太阳从窗外射进来,八十年前,这道光不是也同样照射到青年小方的身体上吗? 面对方澄敏的遗物,我想如果没有她的珍存和传播、执着和重复,我们怎么能认识方大曾? 如何把名字和传说联系起来呢? 你感觉怎么样? 穿过来的太阳光线,今天和昨天有什么不同呢?

去年秋天,我在租住地北京东单史家胡同里,收到了冬季取暖费的通知。 落款是世界知识出版社,这家公司和我住的34号院隔着墙,是干面胡同,这次是偶然的吗? 这本杂志于20世纪30年代在上海创刊,视野开阔,照片文字鳞次栉比,备受瞩目,被邀请加入当时的主编金仲华函,方大担任过这本新杂志的特约记者。 现在,众所周知,他发表的26篇通信和1篇译文中,有6篇发表在《世界知识》上,其中包括著名的长篇通信《卢沟桥抗战记》。

前几天,我拜访了曾经在“世界知识”工作过的百岁新闻人于友先生。 根据他的回忆,当时进步刊物层出不穷,资历最古老的当代“世界知识”,刊登了爱国舆论。 特别是暴露了日本侵略中国的危险阴谋,小方发表的照片和复印件就是这种类型,所以很受网民欢迎。 新中国成立后,杂志社从上海迁到北京,但其反复的知识性和时事性的发行方针没有改变。

1947年,我从四川回来,看到哥哥留下了一些衣服。 雨衣,背包,箱子,旅行用的。 其他什么都没有。 他没有任何衣服。 他的稿子一点也没剩。 退休后我去过世界知识出版社。 在干燥的小巷里,我知道他和这本杂志有联系。 我和他们自我介绍,他们给我找资料,找到了一篇,在那里复印,七页纸花了四元多。

我去北京图书馆,档案馆找资料,他的很多照片没有标题,很难找。 我那时每天去,借杂志看,什么也没找到。 之后,我去了北京图书馆的报库,在西黄城根,从单位打开介绍信,我在那里查了一个月的资料,每天半天,找到了很多“大公报”之类的东西。 查了1937年9月30日的“大公报”后,没有消息。 这和全民通讯社说的一致,之后没有小方的消息。 找到的东西,我捋了几次。 照片是他离家后拍的。 他的照片有他的风格,一看就是他拍的,还有签名中外社。 我记录这些,做统计。 (方澄敏的回忆)

1986年初夏,方澄敏带着哥哥方大曾的遗物120卷胶卷来到离家不远的北京东单红星胡同61号中国摄影师协会。 她已经七十一岁了,下垂了,拍这些照片的哥哥当时二十五岁,永远二十五岁,永远是她心中青春、热情、才华横溢的“小方”。 她总是想为他做点什么,以免他完全从世上消失。

在61号院的接待室,她问门卫可以找协会的负责人吗。 守卫询问她的情况,建议先联系《中国摄影》编辑部。 《中国摄影》是国内最早的专业级刊物,创立于1957年,致力于介绍尖端的视觉表现方法和摄影妙技。 编辑吴常云接待了她。 “她说她有个哥哥,留点照片,怎么起作用? ”。 吴常云想起来了。 吴常云对摄影史了解不多,以前也没听说过小方,所以问了单位理论研究室的老人,说应该埋没的摄影师,早点介绍他的作品。

吴常云从方澄敏留下的地址中找到了方家。 角澄敏拿出木箱,有一个小抽屉那么大。 里面有角大留下的底片。 他一张一张地看着。 电影第一是社会百态和战区的主题素材。 底片的保管情况通常很旧,不清楚。 他从《黄河装配图》中选取了一些构图严谨、人体有质感、光影效果好的电影带回编辑部看。 主编袁毅平看到它,同意马上表现黄河纤夫和黄河船夫两张。

照片刊登在《中国摄影》当年第三期的《旧作新词》栏里。 事实上,这两张照片不太符合同志的唯美需要,“旧作新话”栏也不太出现,介绍的是吴印咸那样的照片。 这次是破例。 吴常云还分发了“历史还需要回顾——感觉方大曾作品的发表”的介绍。 他写道:“我们从作品中,好像能听到被压抑、愤怒的呼啸、力量的聚集。”

方澄敏对吴常云说,他想把底片捐给中国摄影师协会。 问了领导,协会知道当时没有留下底片的条件,婉言拒绝捐款。 后来他再也没见过方澄敏。

方澄敏找过出版社,试图把哥哥的照片作品汇总出版。 有人说想用两万元做这个案子。 意外的消息使她很高兴。 她努力地想起来了。 和哥哥在一起的一点点小事,和哥哥交往的人写经验的事情,纪念复印件,整理作品目录,等待最终无法出版的回答。 原因是我赚不到钱。

信息容易坏吗? 70多年过去了,在今天的情报轰炸时代,回顾当时的小方情报作品,多么新鲜。 范长江情报奖获得者江万柳说,小方长于摄影,照相机和笔是他手中并行的两个武器。 他留在家里留给妹妹的底片号码是1200张,都是纪实照片,大部分复印件都是底层贫困工人,比如人力车夫、纤夫、矿工、赶驴农民、即将饿死的孩子,传播了中国的现实,这些作品至今仍在看, 所有的通讯,所有的照片,都是中国抗战初期最具体真实的历史再生,年代越久,越感觉到其价值的永恒。 同时我们看到他的信息通信和照片,很惊讶,那时的小方有今天全媒体时代的信息理念:图上有真相。

遗憾的是,由于长期沉默,小方作品的价值最初没有得到这样的认识,有一段时间他的照片是音痴,他的复印阅览者寥寥无几。 连一起在战地采访的伙伴都受不了命运和岁月的折磨,范长江、孟秋江遗憾地去世了,知情者越来越少,小方更孤独了。 小方和卢沟桥采访的“情报”记者陆诒在新中国成立后在上海工作后,方澄敏辗转找到他,想进一步了解哥哥的线索,但还没有答案。 她的遗物中有陆诒赠送的《战地来去》,里面有描写小方的文案。

方澄敏的遗物中,有编辑来信感谢《摄影文史》杂志刊登的“抗战初期以身许国的信息摄影记者小方”的稿费70元,作为活动经费捐赠给中国老年摄影学会。 根据中国摄影出版社编辑审查陈申的回忆,他打印了一张小方底片,在报纸上发表了一点理发的研究成果。 每次拿到稿费,他都寄给了方澄敏。 “奶奶也收到了,不到一周,她就买东西送我了。 而且,买的礼物比那个稿费多。 这似乎是中国历来流传的“淡季往来”。 ”陈申说:“她还没上楼,每次都把东西放在门卫那里,门卫打电话,老太太又来了。”

陈申一直记得老妇人的愿望——出版了小方的遗作,遗憾的是,当时出版社没有表现出有趣的意志。

“阿姨花了很多钱留下这些照片。 特别是动乱的时代。 ”。 张在璇对我说。 “阿姨总是抱着箱子说。 ‘这是家人的想法。 你必须留下来。 ’祖母去世后,母亲和阿姨继承了寻找叔叔的重担,收集了他几十年的资料。 后来,她们老了,眼花缭乱,聋了,这个重担落在我们肩上。 “张在璇说,关于叔叔的生死,家人还留下一线希望。

年6月29日,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被邀请参加《大公报》创刊113周年和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并在“新闻抗战”论坛上发表了基调演讲《伟哉大公报壮哉方大曾》。 自1937年9月30日《大公报》发行《平汉北段的一些变化》以来的大约一年间,报纸上再也看不到方大曾的任何报道。 据说各种各样的问题,一家辗转找到报社的咨询,在公司内已经和方大失去了联系。 《大公报》是小方最后工作的地方,参加这次活动也是为了让小方“回家”。 在演讲过程中,请特意从成都来的张在璇上台。 这个家族在80年间,有着让方大回家的未解决的愿望。 在现场,张在璇长期珍藏的叔叔方大将1930年代抗战时期完成的464张底片电子文件捐赠给了《大公报》,让这些抗战时期的历史记忆回到方大曾家。 “让小方回家”,这是方澄敏的愿望,也是对方远古以来最好的纪念。

灯光,我读了方澄敏留下的手稿,字清秀,洋洋万言,记述着哥哥的过去和曾经。 这是她留给后世的说明,等待来人的遗言。 方澄敏说:“经常来我们家的《客人》,除了李续刚和方殷,现在还记得李声弹簧、夏尚志、王兴让、王经方、高尚仁、王鸿鼎、魏兆丰、吴赞平等等摄影爱好者许智方,至今还偶尔

这些人是谁? 他们和方大有过什么样的交往? 我有好奇心。 在与其相交之前或之后,这些名字后面有什么命运的故事?

我打开范长江夫人沈谱主编的《范长江信息文集》,扉页上有沈谱留下的字“淑敏嫂,澄敏姐姐惠存”。 你为什么有这样的称呼? 她们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

方大曾的私人照片中,有消息说他是在李大钊的葬礼中途拍摄的,为什么会出现在葬礼的队伍里呢? 我通过别的途径找了关于这个葬礼的历史照片,但这张照片不在那里。 这又是新发现吗?

探索历史,疑问是最好的指引,找方大十几年来,很多时候疑问给我指引方向,每次打开问号,都应该说他写的很轻。 岁月留下了什么? 我今天应该把那些拿回来吗? 再次出发,方澄敏对遗物的追究,将把这条寻找之路引向哪里?

(本论文为《方大曾:遗落与复活——纪录片导演的重新发现之旅》,冯杉著,新世界出版社年12月第一版,定价: 68.00元)。

(该版复印件由燕婵整理)

标题:“《方大曾:消失与重现》:风尘百载叹无声 静待来者解迷雾”

地址:http://www.lyxyzq.com.cn/lyjy/217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