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59字,读完约4分钟
易中天,学者,作家,2006年在《百家讲坛》上讲了一个有趣的三国,很快就被无数观众记住了。 之后的一天,他演讲、出书、上课……人气的旺盛曾经被称为“明星学者”。
2019年,易中天72岁了,从登上《百家讲坛》开始,不知不觉10多年过去了。 现在的他怎么了?
资料图:学者易中天。 记者张龙云摄
谈中国的古典故事
五月下午,易中天出现在北京的一个文创园。 不太大的剧场里早就挤满了网民,连门口都挤满了人。 他坐在前排,有时有人来拍照。
易中天这次到北京,是为了新书。 易中天与画家胡永凯一起创作了新版彩图书《易中天中华经典故事》,包括《论语(上)》、《论语(下)》、《庄子》、《孟子》、《禅宗》、《周易
从大文豪苏轼和亲友佛印的轶事“求人不如求人”的故事中,易中天用几个故事说明了应该阅读中华古典的四个理由。 古典本来就感兴趣,古典有很大的智慧,古典被现代解释,古典可以形成人格。
新书的故事也尽量讲得有趣。 易中天认为“启发智慧的方法是玩智力游戏,最好的智力游戏是阅览古典”。 他说,真正的经典总是对着人心。 游戏的时候最放松,最容易受到启发。
从大学老师到“明星学者”
其实,除了作家,易中天还有学者、教师等其他头衔。 但是,他青年时代走的路都不是平坦的路。
易中天出生于1947年,6岁和父亲一起定居武汉,在武汉度过了小学、中学、高中时代。 后来在新疆呆了13年,他评价了自己的这个生活。 “在诗意描述的地方,我明白了生活不是诗。 ”。
由于赶上了招聘工人的机会,年轻的易中天得以进入乌鲁木齐大型国有公司的子弟学校。 之后,他进入武汉大学文学院文学硕士专业,毕业后取得文学硕士学位,留在学校任教。
他没想到后来自己会进入大众视野。 到2006年,易中天录下了“品三国”一举成名:用现代语气幽默讲述历史,旁征博引有道理。 其独特的普通话语调成为许多人模仿的对象。
易中天的确实着火了。 在2006年的上海书展上,在约3个小时内,他的《品三国》签售了约4000本,创造了当时的小记录。
给学生上课的馀地,他的曝光量逐渐增加:参加《开课》,开讲座,写剧,每次都被一个粉丝鼓掌喝彩。 据说中天的人气不亚于明星。
著书立说“用一个身体创造‘中华史’”。
但是,这几年易中天很少出现在节目中,媒体也很难被邀请参加采访。 出版社的一位员工几乎写了易中天的时间。 因为《中华史》还没有最终完成。
这里的“中华史”是易中天几年前开始的计划,是以前传达历史学著作的创作方法,从5年到6年,创作了6本以上的书《易中天中华史》,时间跨度从先秦到近代。
这是一个人巨大的工程。 必须查的史料先不说,文章的构思、遣词造句更让人头疼。 而且,用一个体力写作看起来几乎是不可能的。 很多人担心这本书可能会成为“烂尾巴”,甚至认为这是“傲慢”。
例如,有“易中天的知识背景不能和范文澜的一代相比”的说法。 这部分他承认。 但是,易中天强调“我有特点,在思想上的做法上超过他们”。
“有可读性”是他为《中华史》系列设立的标准,直觉、逻辑、证据是写《中华史》的三种方法。 易中天请专业历史科班的教授担任该书的学术顾问,阅览了很多相关史料,听取了专业的提案后,写了文章。
现在,随着年末第21卷《朱明王朝》的出版,《易中天中华史》已经完成了大半。 但是,最终成书的圈数要根据现实情况调整。
72岁的“底线主义者”
现在需要出席一点活动,中天的大部分时间,都“隐居”在江南的某个城市,继续写自己的《中华史》第22卷,最早不到几年就可以完成全书。
他对作品质量的要求比很高。 出版《易中天中华经典故事》时,他与合作伙伴画家胡永凯反复进行信息表达、交流,不断调整原稿和插图。 胡永凯很有趣,说“连编辑的工作都做了”“工作特别细致”。
那个学者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老了。 但是易中天依然保持着原来的快人快语风格,面对记者的提问,答案依然很明确。 在新书发布会上,他说自己是“底线主义者”。
易中天似乎不太在意作品会给自己带来什么荣誉。 说到新书,“我所有的字都是我自己用电脑敲的,而胡老师的画都可以保证是自己画的。 我们俩都不插手别人。 ’”
在新书的发表会上,有人问100年后“易中天中华经典故事”会成为怎样的地位,易中天说,那时自己已经死了,“在做什么”。
标题:“从登上《百家讲坛》到著书立说 易中天经历那些变化?”
地址:http://www.lyxyzq.com.cn/lyjy/214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