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伟民正在检查线路
村民的电视机坏了,苗伟民正在帮忙修理。
□记者段卫多通讯员王文记者摄影
核心提示|庙坡村是河南省西部益阳县东南22公里的一个小山村,那里山高马大,交通不便。近年来,村民们逐渐向山下迁移,只有3户人家和7名老人留在老房子里,几乎与世隔绝地生活在山上。即使人数很少,电工苗伟民坚持每月至少上山两次。除了阅读电表和收集电费账单,他还成为了一名志愿的“维修工人”和“快递员”。
[拜访]一个只有三口之家的小山村,他每月至少来两次
昨天上午9点,记者带着38岁的苗师傅来到这个小山村,因为车不好,就步行去了。苗伟民一个月至少走两次这条路到山里,他很高兴有朋友和他聊天。
2012年7月的一天,苗伟民从老电工顾安堂手中接过了附近三个村庄的五个无线电分配区的管理任务。这三个村中有两个在平原地区,共有三四千人,这使刚刚当了农业电工的苗伟民深感“人口多,任务重”。然而,第三个村子的情况让他更加意外。虽然全村只有七八户十几口人,但骑摩托车沿着山路走大约需要30分钟。后来,苗伟民挨家挨户去“了解”,用粉笔把他的电话写在村门口配电变压器旁边的墙上。
“幼苗来了吗?快来烤火!”走了大约50分钟后,我们进入了村子。69岁的村民马金高(音)和他的妻子以及另外两个老邻居坐在门口取暖并生火。当他见到苗老师时,每个人都热情地迎接他。
"冬天用电,多注意安全!"苗伟民一边从摩托车上取下老人带来的米粉、油和盐,一边亲切地迎接老人。[背景]“世外桃源”9年前不用电
庙浦村是在过去九年才通电的。九年前,这里的村民生活在煤油灯和蜡烛照亮的“农业时代”,就像一个与世隔绝的“天堂”。
“谁不想用电?我只能自己买一台风力涡轮机。有风的时候,我可以看电视。全村的人都挤到我家来玩。”64岁的村民马万轩说。
庙坡村缺电的原因在于地处偏远,居民分散,交通不便。由于长期远离现代文明,全村人口从20世纪80年代的40多户188人减少到2006年的17户70人。
"如果有困难,试着克服它们!"河南省益阳县国家电网供电公司乡镇管理部主任游长青表示,2006年,国家实施了“家庭供电”政策,庙坡村成为“改造”的重点。
随后,洛阳供电公司投资28万元为庙坡村架设了3.1公里的高低压线路,并安装了架式配电变压器,彻底改变了村民用煤油灯照明的历史。
[故事]找到小苗有问题时,他也会成为一名自愿的“信使”[S2/]
从那以后,这位农业电工成了村里的常客。虽然村里只有3户7口人,每月用电量不到100度,但农业电工苗伟民的服务从不打折扣。在这个过程中,除了完成他的工作,他还成为了一名志愿的“维修工人”和“信使”。
“这个宝宝不坏。不管是什么时候,只要电力有问题,一个电话就会过去,他很快就会来。”马说,去年夏天的一个雨天,村里唯一的配电变压器坏了。接到村民的电话后,苗伟民冒着大雨穿过泥泞,到山上查看线路,并迅速修复了设备,恢复了输电。上个月,村民马军家里的电灯泡没有亮。老人认为路太远了,不容易走。等了两天,苗伟民打来电话,第二天就听说了,他主动上门维修,并出资将自己的白炽灯换成了节能灯。
“保险丝烧了,灯泡坏了。虽然这些基本维修超出了工作服务的范围,但对我来说都很容易。”苗伟民说,这里的年轻人出去工作,而老年人几乎是文盲。如果他们能给他打电话,他觉得有义务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在过去的三年里,苗伟民不知疲倦地为庙坡村的几个老人服务。为了节省爬山的时间,他经常走捷径。几年后,他在一座长满杂草和荆棘的山上,踏上了一条长约300米的崎岖小路,老人亲切地称之为“电工路”。
标题:宜阳电工给深山3户人家7个山村老人当“快递员”
地址:http://www.lyxyzq.com.cn/lyzx/9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