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73字,读完约4分钟

时隔多年,小麦育种专家许为钢清楚地记得自己第一次见到恩师赵洪璋时,赵老师用红蓝铅笔在一张纸上写的三句话。 “大学者,入门也是。 学习知识的方法,这是金钥匙。 逸恶劳,破坏也是。 ”。

“老师的三句话成为我的座右铭”

前几天,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召开的纪念赵洪璋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上,徐为钢再次回忆起了往事。 他说:“至今,这三个字仍然是我的座右铭。 ”。 作为博士生导师的他,在与自己新招收的博士、硕士初次见面时,经常向学生讲这三句话,督促学生们正确认识自己,学习,为社会做贡献。

“老师的三句话成为我的座右铭”

赵洪璋,中科院院士,被誉为“中国小麦之父”、“小麦育种界一代宗师”。 他先后培育和宣传了以“比利1号”、“丰产3号”、“矮丰3号”、“西农881”等为代表的4个良种。 累计种植面积达到9.5亿亩,增产小麦约256亿公斤,冬小麦产量增加三个等级,为我国小麦增产做出了重要贡献。 毛泽东主席称赞说:“一个小麦品种拯救了大半个新中国。”

“老师的三句话成为我的座右铭”

赵院士的巨大贡献不仅在于他的学术成果,而且在于创新的治学精神、执着于实干的科研风格、开拓言传身教的高尚品德。 座谈会上,赵洪璋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的农业科学界人士齐聚一堂,深切缅怀赵洪璋的科学精神和感情,共同学习。

“老师的三句话成为我的座右铭”

“以大地为课程,深入农田地头,通过调查研究处理实践问题,是赵洪璋一贯的做法。 ”。 遗传育种家、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的庄巧生研究员这样评价道。

“老师的三句话成为我的座右铭”

赵洪璋学生,在加拿大农业部渥太华研发中心研究员严威凯的记忆中,和赵洪璋老师在小麦育种田游荡,在去乡下的路上颠簸,在农民的土坎上过了一夜。 还是在办公室、会议室、自己的宿舍、赵洪璋老师家,聊一两个小时,但主题永远只有一个。 小麦育种。

“老师的三句话成为我的座右铭”

“赵老师很重视小麦育种的耐倒伏性,让我们在大风大雨时进入试验田,看看不同品种小麦的摇晃、弹性情况。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王辉记得,有一次,暴风雨突然降临,人们纷纷从室外回来躲避。 他急忙赶到试验田的时候,发现赵老师在麦田里。 “那时,他已经是65岁的老人了。 ”

“老师的三句话成为我的座右铭”

“可以不说话,但不能说谎。 ’赵洪璋手把手教学生们小麦育种,教他们扎实的工作,诚实做人。

在评价和推荐生产品种时,无论是谁的品种,只要经过试验和实地调查,表现都很突出,赵洪璋就会全力推荐,如果发现不足也要确定指出。 对自己的品种要求更严格,优点说明清楚,缺点说明清楚,让大众在实践中自行评定。 群众深感“听了赵洪璋教授的话,种下他的品种可以放心”。

“老师的三句话成为我的座右铭”

在小麦育种实践中,赵洪璋包容的学术人格是有目共睹的。 不管哪个公司需要亲本材料,他都会主动给。 只要有合适的材料,他就会想尽一切办法弄到手。

“老师的三句话成为我的座右铭”

国家发明一等奖获得者、山东农业大学教授李晴棋至今感谢赵洪璋,在他学术成长的道路上提供的无私援助。 李晴楚专程去西农,从赵洪璋那里得到了低丰3号、孟县201、牛朱特等育种材料。 赵洪璋特意吩咐:“牛朱特高大、穗大、有抗病性,但很晚熟,要想办法好好利用。” 经过十年的攻关,李晴棋队创造了“矮孟牛”新品种,并用其培育了优良品种。

“老师的三句话成为我的座右铭”

西安市农业研究所所长李丕说:“当时和妻子一起进行小麦的遗传育种研究。 “赵老师几乎每年都来西安,来到我的育种田,手把手教我和妻子,给我们写很多信,讨论文案,从小麦育种到人类工作。 ”

“老师的三句话成为我的座右铭”

以教育人为己任的赵洪璋先后培养了农业科技的领军人物。 “今天,我们继承和发扬赵洪璋院士崇高的精神,就是要把这种精神深化高等农业教育综合改革,提高办学、治校水平的精神力量和实际工作动力,更好地为西农业力做出贡献。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党委书记李荣在座谈会上表示。

“老师的三句话成为我的座右铭”

赵洪璋院士硕士研究生、原农业部副部长路明对学校师生提出了殷切的希望:大力弘扬赵洪璋院士的办学精神,将越来越多的青年学子投身农业,将现代科学知识应用于农业和农村的快速发展,取得了越来越多的农业科学家,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农业科学家,

标题:“老师的三句话成为我的座右铭”

地址:http://www.lyxyzq.com.cn/lyzx/252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