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659字,读完约9分钟
2018年对成立了6年的滴滴来说,注定是难忘的一年。
新年伊始,滴滴发布了高调的旅游人工智能转型战略。然而,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美国使团的成功偷袭将迪迪从人工智能的梦中彻底唤醒,旅游大战进入了更加残酷的后半段。
为应对美团的战略围剿,滴滴不仅在近期组建了以“救赵于魏”为主旨的外卖团,而且加快了财务布局,迅速推出了“滴贷”。
想起滴滴3月份发行的10亿英镑汽车金融资产支持证券,作者推测,通过金融变现来缓解主要旅游业务的亏损压力可能是滴滴必须采取的举措。
滴滴的财务地图
然而,财务实现一直是互联网行业皇冠上最耀眼的明珠。滴滴能否摆脱目前与金融业的战略困境仍是个悬念。
然而,滴滴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一直在规划财务,而不是一时冲动(见下图)。
从上表可以看出,滴滴金融生态有以下三个特点:
首先,车牌布局完整,业务场景广泛。目前,滴滴拥有支付、网上小额贷款、金融租赁和商业保理四个牌照,涉及货币资金、保理、保险、汽车金融租赁、消费信贷等业务,与旅游场景紧密契合,初步形成金融生态。
其次,轻资产模式占主导地位。上述大部分产品线,如保险和财富管理,都是与持牌金融机构合作推出的,因为它们专业性强,生态粘性弱。滴滴主要从事分流服务。
第三,资产导向模式侧重于泛信贷领域,主要包括汽车融资租赁和信贷产品。这两项业务与旅游生态密切相关,可以充分发挥滴滴数据风险控制的优势,并有望获得超额利润。因此,该领域是滴滴金融的核心领域。
滴滴金融的核心
滴滴的泛信贷生态紧密围绕滴滴旅游生态的核心——用户、司机和汽车——展开。因此,滴滴金融的核心部门可以明确划分为两条产品线:一是面向司机群体购车场景的汽车融资租赁;第二是对司机和用户的信用贷款。以下具体介绍:
1.汽车融资租赁
2016年3月,滴滴在上海自贸区成立了融资租赁全资子公司,主要为滴滴生态的司机提供融资租赁服务,缓解了司机购车压力,为滴滴出行扩张奠定了基础。
今年3月19日,滴滴仓储货架(Didi Storage Rack)发行了汽车融资租赁资产支持证券,仓储货架额度为100亿元,为该业务的拓展准备了充足的资金和弹药。
值得一提的是,滴滴与人人网的战略合作对融资租赁业务意义重大。2017年9月,人人的汽车在滴滴出行获得了2亿美元的战略投资;2018年3月,双方达成合作协议,将在滴滴平台上共同为车主提供性价比高的二手车和新车的汽车来源和汽车解决方案,并在售后汽车领域进行合作,使每个人的汽车都能充分满足小桔车的维修服务。在人人汽车的战略支持下,滴滴拥有发展汽车金融租赁业务所必需的汽车供应链基础。
2.信用贷款-滴水贷款
最近,滴滴和合作银行推出了滴滴平台的司机和用户信用贷款产品“滴贷”,该产品基于芝麻信用,完全连接到信用信息系统。
滴灌贷款的合作模式为半分流半自营,滴灌平台主要提供交通入口,降低合作伙伴的客户获取成本;在风险控制方面,滴滴还将通过平台大数据协助出资方进行初步筛选,但信贷决策和风险承担最终将归于出资方。这种混合模式,初始投资少,风险成本低,特别适合像滴滴这样的新玩家快速拓展他们的金融领域。
滴滴金融泛信贷业务的优势
互联网金融的生命在于低成本的聚合流量、在线和离线集成消费场景以及大数据风险控制。作为一个数据驱动的互联网旅游巨头,滴滴的确满足了发展互联网金融的关键条件。
总的来说,滴滴金融的泛信贷部门有以下三个优势:
第一,流动优势。滴滴在交通方面有着坚实的基础。站台乘客规模超过4.5亿,每天完成的单元数量超过2000万次。旅行、购物、社交和用餐都是生活中频繁出现且急需的应用场景。用户群体庞大且稳定;有5000万注册司机,每年大约有2000万人在滴滴平台上赚取收入,所以影响力不可低估。
第二,现场的优势。经过网络汽车的早期混战,滴滴现在是中国唯一的网络汽车公司,没有严重的分流问题。泛信贷业务可以嵌入出租车及其扩展场景,如汽车购买、售后服务、维修、保养、租赁、保险和消费。
第三,大数据风险控制的优势。滴滴在旅游领域产生了很强的相关信息,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通过对乘客地址信息、出行习惯和消费习惯的分析,可以获得对用户信用状况的评价,从而实现风险控制;通过记录用户的订单信息,可以实现一定范围的信用信息。驾驶员的数据采集更加全面,不仅包括在线信息验证、生活验证,还包括离线行为监控、服务评估、抽样调查等。,因此滴滴在驱动型金融业务方面更具优势。
滴滴金融面临四大挑战
然而,尽管滴滴凭借其多年来在旅游市场的主导地位,在开展金融业务方面积累了上述三大核心优势,但其金融之路不会一帆风顺,仍将面临诸多艰巨挑战。
1.滴滴金融的生态基础需要巩固
尽管滴滴拥有相对完整的金融牌照体系,但其业务布局并未实现完整的生态闭环。其中,支付业务作为金融生态的重要底层环节,还没有得到改善。支付作为其他金融服务的基础设施,可以有效地将不同产品的流量和数据串联起来,突破场景的限制,获得更广泛的用户行为痕迹,为后续的信用报告、大数据分析和风险控制提供坚实的基础。滴滴至今没有开通自己的支付渠道,导致其在整个金融生态中的主导作用较弱,这可能会阻碍其未来的进一步发展。
2.金融纯流量平台模式已经通过
互联网金融的实现路径可以分为纯流量平台模式和自营风险控制模式。前者具有轻模式、低风险、低壁垒和低利润分享;后者模式重、风险高、壁垒高、利润分成高。滴滴目前的金融产品在分流业务中占很高的比例,这使得整体金融模式变得更轻。近年来,由于互联网流量的红利效应减弱,网上客户获取成本急剧上升,银行、保险、证券等流量购买者逐渐掌握了网上流量发展渠道,单纯依靠互金平台实现流量越来越难以发展。因此,滴滴希望依靠保险、财富管理、信贷等业务的分流来形成强大的壁垒和超额利润,这在目前在线流量成本居高不下的情况下是不现实的。
3.汽车金融租赁业务的发展挑战
滴滴在汽车融资租赁业务上有着自成一体的生态优势,但同时也有一个生态天花板——一个与合作企业或司机租车购车分离的强烈关联场景,因此滴滴的汽车融资租赁产品不会有优势。目前,滴滴为汽车租赁合作企业提供的融资租赁证券化服务和为购车司机提供的融资租赁服务都是基于汽车租赁债权。通过监控驾驶员的驾驶行为、实时汽车使用、gps定位和恢复等。,风险控制能力远远高于普通租赁平台。然而,当滴滴离开滴滴平台所有人的身份,转向普通个人汽车消费者时,滴滴的上述优势将不复存在,这可能是滴滴尚未推出乘客租赁融资服务的原因之一。
4.信贷业务的发展挑战
信贷业务存在两个潜在问题:
首先,自有场景主要是旅游,相对简单,与阿里、苏宁、美团等泛零售巨头相比没有什么优势。更重要的是,在当前“强化消费情景、严格控制现金贷款”的消费金融监管指导下,滴滴出行情景简化的合规压力可能会更大。
第二,大数据的风险控制。滴滴的特殊场景对于控制司机方面的信贷风险尤为有力。特殊的风险控制机制,如车辆信息审计、现场验证、离线驾驶监控、评估和调查系统,以及通过控制驾驶员收入进行有效的贷后管理,可以发挥特殊的效果。
然而,在乘客方面,在当前点滴场景中积累的旅行数据的财务或交易属性不强,与现金贷款所需数据的相关性不足;出行和买车的频率仍低于就餐和社交的频率,数据的有效性仍有待提高。
通过以上分析,笔者认为,滴滴有机会走出一条具有旅游特色的互金之路,但这个过程永远不会一帆风顺。笔者试图探索滴滴可能的建构路径。
滴滴金融在哪里?
由于场景的限制,滴滴金融无法走出一条蚂蚁般相对独立的泛金融生态之路,而只能成为旅游主业的助推、补充和实现渠道。
因此,滴滴金融的战略定位必须明确,这只能是锦上添花,而不能是生命线。
在当前形势下,面对重燃战火的旅游市场,滴滴可能需要暂时放下实现ai技术的梦想,专注于巩固和捍卫其在旅游领域的优势地位,尤其是其汽车金融的重点布局,可以成为滴滴突破围剿的利器。
在战术层面上,滴滴金融可能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固村庄,进行战斗”:
首先,激活第三方支付部门,建立独立的支付系统,完善金融基础设施,奠定金融帝国最重要的数据基础。
二是重点发展汽车金融租赁业务,在继续巩固驾驶员汽车金融租赁业务生态的基础上,探索面向乘客的汽车金融租赁产品。
三是完善以滴贷为代表的信贷产品系列。信贷产品的利润是客观的,是金融实现的利器。尽管滴滴与阿里、腾讯、苏宁、美团竞争开源的C端客户和场景是不现实的,但滴滴系统中的5000万司机是巨大的金融财富(他们的收入相对稳定,可以监控和评估),为他们提供利率合理、高效便捷的信用贷款是非常可取的。
第四,保险、理财等纯流货币化产品线可以继续保持同步,让“人人有我”,给司机和出租车用户一个多元化的金融消费场景,不会增加太多的运营成本,也有助于提升滴滴金融的品牌效应。
写在最后
值得指出的是,互联网的世界从来都不是“决定性的”,滴滴可能错过了实现资金流动的那一天,但滴滴金融或许能够应对这种情况,创造自己的第二天。
标题:滴滴加速金融布局 天时犹在?
地址:http://www.lyxyzq.com.cn/lyzx/151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