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953字,读完约10分钟
从海南免税岛到免税商店,从企业到市场,免税越来越受到关注。在这种流行病的情况下,日本和韩国的免税商店已经从“会下金蛋的鹅”变成了现在的“烫手山芋”。相反,国内免税业务迎来了高潮。
随着海南对离岛免税政策的落地,这样一个画面已经出现在朋友圈子里:
“集美人,最近飞到海南,iphone 2000+比较便宜,和卡地亚和宝格丽约好了。”
这是一群最近几个月活跃起来的“海南采购代理”。他们播放了一小段免税商店人满为患的视频,说他们再也不用去香港了,海南是新的免税购物天堂。
资本市场也很热。免税的概念一飞冲天,喜欢申请免税许可的王府井(600859,股票诊所)在三个月内飙升了近600%,无疑是a股市场上最漂亮的孩子。
在欢呼声中,一些人充满信心,认为国内免税行业的“黄金十年”即将到来。
那么,日本和韩国免税市场的荣耀能成为中国免税商店的未来吗?
政策已经放松,免税的概念已经飞速发展
6月29日,财政部、海关总署和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了一项新的离岛免税政策,规定从7月1日起,每个离岛旅客每年的免税额度将从3万元提高到10万元,取消单一商品8000元的免税限额,增加手机、平板电脑等7类免税商品。
对于受疫情严重影响的中国免税市场来说,这是一剂强心针。
当政策效应被释放时,市场立刻变得兴奋起来。
这一波“炸王”催生了一批海岱,他们密集地出现在朋友圈和购物平台上。尽管受到海关的打击,但在商人的默许下,采购圈依然繁荣。在新免税政策出台的第一天,三亚免税商店外的排队长度是过去的两倍多,许多爆炸事件在一眨眼的功夫就被1 空抢购一空。
海岱集团的主力是国际航班收入大幅下降的机组人员、因疫情无法出国购物的全职买家、返校时间较晚的大学生。“海上免费直邮”和“日本直邮”正在取代日本和韩国的直邮。
根据海关总署:
今年7月1日至31日,海南省4家离岛免税商店实现免税销售总额约25亿元,人均消费5527元,分别增长240%和82%。单价超过8000元的免税商品销售额约为7亿元,购买者人数为3.8万人,同比分别增长503%和339%;单价超过8000元的免税销售额占比从去年同期的15.6%上升到今年的27.7%,也比今年6月份提高了10.3个百分点。
这些数据显示,离岛免税购物的新政策不仅刺激了游客的购物热情,也大大提高了游客的单位价格。
在政策和市场的祝福下,资本市场的免税概念股也集体狂欢。
自《海南岛免税规定》颁布以来,凯撒旅游(000796)、中国钟勉(601888)和海南航空基金会(600515)等相关概念均设定了每日限额。领先的免税企业中国中富的股价创下新高,上涨近4倍,总市值近4300亿元。
王府井宣布获得免税许可后,为国内百货商店申请免税商品经营资格拉开了帷幕。拥有免税执照或与之深度合作的公司在资本市场掀起了新一轮狂欢。
海南旅游投资预计将获得离岛免税牌照的消息一传出,其子公司海汽集团(603069)股价就飙升了3.7倍,在33天内上涨了17个每日涨停板。如果消息属实,这将是今年第二次发放免税许可证,同时给市场更多信心。
随着免税许可的发布,许多公司闻到了这种“肥肉”的香味,纷纷进入市场,一起申请。
据初步统计,目前已有安百里(600827)、岭南控股(000524)、武汉百货集团有限公司a(000501)、大尚(600694)等12家公司先后宣布申请免税商品经营资格。
有鉴于此,免税行业已经成为当之无愧的黄金轨道。为什么免税这么香?
“石头变成了金子”,免税许可证变成了魔杖
无论是政策还是市场,任何涉及免税的人都会生气。在化石为金的魔术背后,免税的魔术棒有其内在的逻辑。
首先,免税政策可以引导消费的回归。从国内外免税消费的规模来看,国内免税市场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目前,中国每年有6000多亿元的奢侈品消费流向海外,而国内免税业务的规模只有400亿元左右。根据流出规模,假设消费回流20%,这也是一个1000亿的消费市场。有多少企业会错过这么大的蛋糕?
当然,有些人理解免税意味着“免税”,这减少了财政收入。然而,事实上,这是一种“减少一个而增加另一个”的政策。虽然国家免除了商品的进口关税,但免税市场的发展将间接导致公司税的增加和相关地块租金的全面提高,从而带来整体市场经济效益的提高。
第二,免税的概念是特许经营制度带来的红利。考虑到免税产业的蓬勃发展将对税收市场产生巨大影响,中国的免税许可具有高度垄断性,数量稀缺且难以获得。
过去,国内所有免税企业都是国有企业主导的特许经营模式,具有一定的行业特殊性。为获得免税产品资格,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和海关总署必须对其进行审批。
由于稀缺,免税企业资格是有吸引力的。
到目前为止,中国只有8家公司拥有免税许可证。随着免税消费的快速增长和政策的放松,许可证可能会有序增加。即便如此,免税许可的“限制”仍然不可动摇。物是人非,稀缺的免税牌照成了“入场券”。
第三,对企业来说,免税行业的高额利润和空的巨大产业极具吸引力。
特许免税零售的利润有多少?
以中国免检为例,2019年总收入为469.67亿元,其中免税商品销售额为458.18亿元,毛利率高达50%。净利润从20年前的3.13亿元增加到去年的46.54亿元。作为中国境外第二大免税企业,珠海市税务局2019年实现收入26.69亿元,综合毛利率也超过40%。
相比之下,百年零售巨头沃尔玛的毛利率只有25%左右,其他企业就更不用说了。
高毛利和高增长足以让企业争取免税许可。其他如机场免税商店有独特的购物场景优势;高附加值免税商品;高收入购物群体还有其他附加值。
与此同时,国内免税市场也在迅速发展。2008年,中国免税行业的销售收入为59.8亿元,2018年达到395亿元,十年间增长了近6倍。然而,在免税政策的放松效应下,海外免税消费正在迅速回归,行业即将迎来快速增长的黄金时期。据《新时代证券》报道,中国离岛免税规模预计将从2022年的136亿元增至700亿元,2025年增至1300亿元,5年内将扩大约10倍。
从这个角度来看,国内免税市场是绝对实力的潜在股票。
第四,免税在我市的发展属于初级阶段,前景广阔。目前,国内免税形式包括机场免税、离岛免税和城市免税,其中城市免税不到1%。横向比较,2019年韩国免税销售额达到180亿美元,占总额的85%,绝对占主导地位。
因此,如果城市中的免税商店能够被激活,其市场潜力是显而易见的。从最近的政策趋势来看,该市的免税商店政策可能会放宽对本地人的购物目标。如果是这样的话,空房间的销售增长将会扩大数倍。
第五,对于消费者来说,低价是免税的法宝。消费者比较同一个品牌的价格后,必须选择价格最低的一个。与税收市场相比,免税商店的商品具有真正的价格优惠和成本优势。免税商店里的商品没有关税、增值税等。,而成本是出厂价。进口商品的税收负担仍然很重。因此,与国内其他零售商相比,免税商店销售的产品仍有30%-50%左右的折扣。
值得一提的是,相同产品的价格在不同的地区和商店会有很大的差异。一方面,原因取决于免税市场的发展,免税商品的购买价格取决于上游供应商的议价能力。日本和韩国的免税店规模大,议价能力强,所以商品比较便宜;另一方面,租金和运营成本也是重要因素。例如,香港的高租金和劳动力成本决定了其相对较高的价格。
当然,从实际情况来看,在不同的免税商店,“买得起”的东西是不同的,消费者在购买一瓶葡萄酒和一瓶香水时的选择往往是不同的。
无论如何,对于同样的商品,免税商店比其他卖家更实惠。此外,免税店还会不时有强烈的“断裂促销”,这可以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一个满足消费者期望的行业还必须具有打动投资者的魅力。
最后,“内部流通”赋予免税更多的内涵。7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新格局”。在相关指引下,经济内循环将是未来一个重要的投资方向。免税产业作为“内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成为城市经济竞争的新轨道。
这样,预计免税的概念将飙升。
冷静下来:商业机会还是炒作
免税的概念满天飞,有许多后来者在竞争准入。许多企业眼红“免税”这块大蛋糕,纷纷进入市场,提交免税资格申请,开始“蹭热”。
然而,经过一些热炒,投资者逐渐变得理性回报,市场也迎来了阶段性降温。大商集团、欧亚集团(600697,诊断)等后来者在宣布“申请免税业务资格”后,一度逆市而动,后来逐渐衰落,甚至“恢复原状”。7月23日发布同一公告的南宁百货(600712,诊断学)仅获得每日限额,7月24日进入市场的佑安股份(002277,诊断学)和钟白集团(000759,诊断学)甚至没有每日限额。
毫无疑问,免税是一个很有前景和发展的市场。在政策层面,有一个大规模免税的决心。海南对离岛的免税政策已成为亚洲最宽松的政策,而该市的免税商店政策预计将在未来放宽。所有这些措施都向市场发出了强有力的信号。
正因为如此,资本市场的降温并没有阻止市场涌向免税的“大蛋糕”。例如,招商局蛇头和云南城头(600239)等公司都表示有可能进入免税行业。
另一方面,作为消费者和投资者,我们也需要识别这种免税热潮背后的风险。许多公司迫不及待地想参与免税,但这真的值得资本市场的热情回应吗?这是“商机”还是“炒作”?
公司的实际情况是否与免税业务相匹配,是否能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实施免税业务,从而真正实现促进消费和高利润的作用,实现公司股价翻番?免税概念的集体狂欢能持续多久?这是资本家割韭菜的新模式吗?
我们现在不知道。
然而,在每一次资本狂欢之后,总会有投资者清理各地的鸡毛。这些问题的答案需要投资者的理性思考和耐心。
标题:一飞冲天 “免税概念股”到底有什么魔力
地址:http://www.lyxyzq.com.cn/lyzx/51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