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7305字,读完约18分钟
年2月16日,人们与任新民的遗体告别。 中国青年报新闻网记者蒋欣/摄
任新民在病床上为《长征五号》写了赠言。
穿着布鞋的任新民,一生都在努力测量天空的高度。
年2月12日,北京航天中心医院病床空出一张,少了一位中国航天事业巨星。 被认为是“宇宙四老”之一的任新民先生在102岁时去世。
在诞生100周年的信息中,这位老人追问“长5”什么时候打? 正好一个月前,他还给成功发射的“长征五号”火箭写了一份礼物。
对中国航天行业的年轻人来说,任新民是个“不知道要去哪里”的人物,是个传奇人物。 除此之外,全身佩戴勋章、褒奖、成果的任新民是朴素的“任老人”,总是穿着领子磨破的中山装,鼻梁镜框褪色,“像老工人、老农民”,任新民秘书谭邦治在《任新民传》中写道
“我一生只进行了太空飞行”任新民遗体告别仪式当天,在八宝山革命公墓的东礼堂门口,黑土地上挂着白字横幅。 老人常常说这句话,好像在做组装零件、修路之类的工作。
他修的是“通天路”。
“不让卫星出问题去天上”
很多初次见到任新民的人,都无法相信眼前的老人被称为中国航天的“总师”。
他是钱学森提名国防部制造火箭的人,“两弹一星”勋奖获得者。 他不仅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还是国际宇宙科学院院士,曾任中国6大航天工程总设计师。
在中国航天行业,任新民这个名字的意思是“创始人”和“创始人”。 但是,与此同时,基础空间站的人,对他特别熟悉,可以轻松地讲他来视察的故事。
在报道的媒体照片中,他笔法正装,在天安门城楼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的接见,在人民大会堂受到表彰,并在谈判桌上与苏联代表进行了协商。
生活中,他的皮肤晒得黝黑,穿着极其朴素。 一进百货商店,店员都不愿意搭理他。 有一次,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大门外,警卫拦住任新民,误以为他是在附近闲逛的村民老人。 另外,他打算穿着前后都有补丁的裤子参加国宴。
和人说话,讨论问题,他没有架子,但主持宇航员会议时,他本来可以统一争论激烈的各派专家的意见。
在“风云一号a星”卫星发射前三天,任新民和技术人员一起寻找问题,说“不要让卫星有问题”。 在做出重大决定时,他经常越过两三级,找到最底层的设计师,询问他们的意见。
“我从一开始就蹲着,有问题,很快就可以商量改变了。 ”。 任新民在接受采访时,有一次他去工厂检查工作,发现问题,但过了一会儿,厂长说变了,厂长也说变了,他放心了,问了检查员,说没有变。 “其实我当时觉得,你一步也走不动的话,得到的消息可能是假的。 ”。
新中国成立后,这位美国博士、水牛大学聘请的第一位中国讲师决定回国。
和那个时代的很多科学家一样,这个“洋博士”一回来就成了“开拓者”。 20世纪60年代测试了导弹的发射,年中一半以上的新民与一线实验人员一起住在平房里。 塞北的夜晚气温下降到零下40度以上,他拒绝搬到大楼里。 之后患了重感冒,因任新民高烧昏迷被送往医院,冷静下来第一个是强烈要求出院,“导弹实验事业在关键时刻,带我去医院,即使没有病也要让我急病”。
在中国航天事业的里程碑和功劳簿上,几乎都能发现新民的足迹,但这总是穿着布鞋的脚,很少在第一现场缺席。 快80岁了,任新民还在爬发射塔的架子。 将近90岁的时候,每次从“神舟一号”到“神舟五号”的发射,他都来看。 直到95岁,只要人在北京,他就参加了宇航六院11处氢氧发动机的试运行。 在长征五号火箭副总师王维彬的陪伴下有20次。
王维彬回忆说,所里大小的拆解报告会、总结会只要接到秘书的通知,所有新民都会骑着“遍地最破”、“不见光”的自行车,按时到场。 我想稍后离开他吃点好东西。 他只有一碗面条。
即使在担任原第七机械工业部副部长的情况下,任新民出席会议也很少坐专车。 同事给人的印象是“会议结束后拔腿就走”。 去各地视察太空事业时,这位“总师”通常会寻找认知基础的人进行参观。
“不为书,不为上,不为洋,不为实”
在任新民去世之前,许多人才将他的名字与“东风”系列导弹、“东方红一号”、“长征”系列火箭和“风云”气象卫星联系在了一起。
他在文革期间受到周恩来的点名保护,有时在国务院会议上也要求参加以确保平安。 虽然这位“技术人员”自称,但当时连“武打”是什么都不知道。
被国家领导人当作“宝贝”守护着的任新民把火箭当作“宝贝”。
1983年,“长征三号”首次进行了全系统试运行,仪器室突然起火。 任新民不等警报解除,戴上浓烟和消防设施喷射的水柱,直接登上试车台,想通过着火点找出原因。
火箭发射失败,任新民拄着拐杖进入沙漠寻找残骸。 晚上,他和同事热了沙子,捂着身体取暖。
他虽然瘦弱,但很有压缩力。 即使几次实验失败,任新民仍然在火箭上反复使用氢氧发动机技术。 面对领导的质疑,这个旧时代的知识分子不惜生命保证:“不成功我就要负全部责任,包括坐牢、砍头,我都70岁了,坐几年牢也没关系。”
虽然气象卫星研发遇到瓶颈,拒绝使用国外技术,但奔波于国务院、原国防科工委、中国气象局等部门,最终诞生的气象卫星目前被世界90多个国家和地区采用,每年被引用数亿个数据。
听了他的报告后,当时的国务院总理李鹏提出了数十亿元的特别支出金,当时的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指示说:“现在的财政真的很困难,动用国家库存的钱,每年出一点也要做。”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企业六院北京11所原副所长、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发动机副总师王桁对中国青年报新闻网记者回忆说,任新民是个不停的人,总是念叨着“凡事都要预断”。 “等我说了我要用什么再研究这个技术,一定来不及了。 我不知道将来会需要什么。”
任新民家里有一本厚厚的英汉词典,直到90多岁每天早起,抱着词典浏览最新文献。 “无论多么有造诣的专家,实际上不深入也会退化,常说‘耳聋让人眼花缭乱’。 三年不实际接触的话,几乎没有发言权”。 长征五号火箭总指挥王昴早上6点接到好几次旧电话,询问是否看到了某项研究。 “对任总来说,没有辞职的概念”。
任新民重视年轻一代宇航员和海外同行的交流,鼓励他们多出去看看。 但是,他会严厉批判只重视西方技术的人。 有一次,一位专家出国交流时,没有介绍中国自主开发的技术。 回国后,60多岁的他在很多人面前被任新民批评“鼻梁比我们中国人聪明吗”。
王昴对中国青年报新闻网记者说,他曾两次请新民在书上写题字。 时隔多年,老人的问题都是同样的话:“不仅仅是书,上面,不仅仅是洋,不仅仅是真相。”
在中国航天推进技术研究院工作的张恩昭在《中国航天报》上回忆说,20世纪60年代,新民进入办公室时,部下起立敬礼,但他挥手什么也没说。
几天后,他们接到通知,从即日起,他们不需要在单位向上级敬礼。
很多人都采访过这部《中国宇宙飞行的生存历史》,在一次采访中,任新民对记者说:“作为个人,历史本身是单向的,只能制作一种资料。 说实话,将来想想怎么用吧。 ”。
“长征五号什么时候发射?”
谁也说不准,任新民什么时候离开第一线的?
据可查的官方简历显示,他67岁时不再担任原航天工业部副部长,没有行政职务。 80多岁之前去火箭发射现场,90多岁之前参加国家航天局的学术会议,谁都佩服他。
由于不同部门因事故原因而吵闹,他自己负责“问题一下子变简单了”。 航天会议未能形成统一意见,任新民会私下拜访了意见最尖锐的专家,在会上真诚要求各方不要弄错整个工程,使决议顺利通过。
晚年的任新民总是拒绝后辈的支持,多次自己行走。 直到去世前几年,他的手臂越来越细,只有皮被骨头覆盖着。 他走得越来越慢,似乎所有的力量都只能关注长征五号。 每次有人去探望他,他总是问:“长征五号什么时候发射? ”。 当被问到载人登月的事情时,老人说:“这些事件与我无关。”
过去一起开始宇宙事业的战友相继去世。 2009年钱学森去世,94岁的新民拄着拐杖冒着大雪去吊唁。 到了2010年,他是“宇宙飞行四老”中唯一活着的。
年11月3日,长征5号成功发射。 新民连饭都不吃,在电视机前看着。 第二天,任新民在宇宙中心医院病床旁举起了钢笔,祝贺长征5号的首次飞行成功。 年1月4日,他再次举起笔,写道:“长五火箭永保成功。” 他人生的最后几年是在宇宙中心医院11楼的综合病房度过的。 从外面看,这家医院就像火箭发射塔,但“总工程师”再也爬不上真正的塔了。
作为老一辈宇航员中唯一看到长征5号升空的人,一个月后,任老和世长辞职。
医院的保养工不知道,2月12日去世的是这么重要的“国宝”,“每天都在去世”。
年2月16日,带着任新民生前的“朴素”,为这枚“中国火箭心脏”举行的遗体告别仪式仅不到一个小时。 领导人不发表悼念的话,没有花的大海,唯一的环节就是仰望遗体。 2000多人来到现场,队伍绵延数百米,从八宝山革命公墓东礼堂排到墓地门口。
队伍的前头是老人,有人拄着拐杖,弯着背,满头白发。 之后是中年人,他们是宇宙系统的中层干部和现在的领导者。 队伍的最后都是年轻人,就像任新民刚回国时一样年轻。
(文中部分资料来自谭邦治《任新民传》)
实习生王嘉兴中国青年报新闻网记者蒋欣源:中国青年报( 年02月22日 版)
穿着布鞋的任新民,一生都在努力测量天空的高度。
年2月12日,北京航天中心医院病床空出一张,少了一位中国航天事业巨星。 被认为是“宇宙四老”之一的任新民先生在102岁时去世。
在诞生100周年的信息中,这位老人追问“长5”什么时候打? 正好一个月前,他还给成功发射的“长征五号”火箭写了一份礼物。
对中国航天行业的年轻人来说,任新民是个“不知道要去哪里”的人物,是个传奇人物。 除此之外,全身佩戴勋章、褒奖、成果的任新民是朴素的“任老人”,总是穿着领子磨破的中山装,鼻梁镜框褪色,“像老工人、老农民”,任新民秘书谭邦治在《任新民传》中写道
“我一生只进行了太空飞行”任新民遗体告别仪式当天,在八宝山革命公墓的东礼堂门口,黑土地上挂着白字横幅。 老人常常说这句话,好像在做组装零件、修路之类的工作。
他修的是“通天路”。
“不让卫星出问题去天上”
很多初次见到任新民的人,都无法相信眼前的老人被称为中国航天的“总师”。
他是钱学森提名国防部制造火箭的人,“两弹一星”勋奖获得者。 他不仅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还是国际宇宙科学院院士,曾任中国6大航天工程总设计师。
在中国航天行业,任新民这个名字的意思是“创始人”和“创始人”。 但是,与此同时,基础空间站的人,对他特别熟悉,可以轻松地讲他来视察的故事。
在报道的媒体照片中,他笔法正装,在天安门城楼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的接见,在人民大会堂受到表彰,并在谈判桌上与苏联代表进行了协商。
生活中,他的皮肤晒得黝黑,穿着极其朴素。 一进百货商店,店员都不愿意搭理他。 有一次,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大门外,警卫拦住任新民,误以为他是在附近闲逛的村民老人。 另外,他打算穿着前后都有补丁的裤子参加国宴。
和人说话,讨论问题,他没有架子,但主持宇航员会议时,他本来可以统一争论激烈的各派专家的意见。
在“风云一号a星”卫星发射前三天,任新民和技术人员一起寻找问题,说“不要让卫星有问题”。 在做出重大决定时,他经常越过两三级,找到最底层的设计师,询问他们的意见。
“我从一开始就蹲着,有问题,很快就可以商量改变了。 ”。 任新民在接受采访时,有一次他去工厂检查工作,发现问题,但过了一会儿,厂长说变了,厂长也说变了,他放心了,问了检查员,说没有变。 “其实我当时觉得,你一步也走不动的话,得到的消息可能是假的。 ”。
新中国成立后,这位美国博士、水牛大学聘请的第一位中国讲师决定回国。
和那个时代的很多科学家一样,这个“洋博士”一回来就成了“开拓者”。 20世纪60年代测试了导弹的发射,年中一半以上的新民与一线实验人员一起住在平房里。 塞北的夜晚气温下降到零下40度以上,他拒绝搬到大楼里。 之后患了重感冒,因任新民高烧昏迷被送往医院,冷静下来第一个是强烈要求出院,“导弹实验事业在关键时刻,带我去医院,即使没有病也要让我急病”。
在中国航天事业的里程碑和功劳簿上,几乎都能发现新民的足迹,但这总是穿着布鞋的脚,很少在第一现场缺席。 快80岁了,任新民还在爬发射塔的架子。 将近90岁的时候,每次从“神舟一号”到“神舟五号”的发射,他都来看。 直到95岁,只要人在北京,他就参加了宇航六院11处氢氧发动机的试运行。 在长征五号火箭副总师王维彬的陪伴下有20次。
王维彬回忆说,所里大小的拆解报告会、总结会只要接到秘书的通知,所有新民都会骑着“遍地最破”、“不见光”的自行车,按时到场。 我想稍后离开他吃点好东西。 他只有一碗面条。
即使在担任原第七机械工业部副部长的情况下,任新民出席会议也很少坐专车。 同事给人的印象是“会议结束后拔腿就走”。 去各地视察太空事业时,这位“总师”通常会寻找认知基础的人进行参观。
“不为书,不为上,不为洋,不为实”
在任新民去世之前,许多人才将他的名字与“东风”系列导弹、“东方红一号”、“长征”系列火箭和“风云”气象卫星联系在了一起。
他在文革期间受到周恩来的点名保护,有时在国务院会议上也要求参加以确保平安。 虽然这位“技术人员”自称,但当时连“武打”是什么都不知道。
被国家领导人当作“宝贝”守护着的任新民把火箭当作“宝贝”。
1983年,“长征三号”首次进行了全系统试运行,仪器室突然起火。 任新民不等警报解除,戴上浓烟和消防设施喷射的水柱,直接登上试车台,想通过着火点找出原因。
火箭发射失败,任新民拄着拐杖进入沙漠寻找残骸。 晚上,他和同事热了沙子,捂着身体取暖。
他虽然瘦弱,但很有压缩力。 即使几次实验失败,任新民仍然在火箭上反复使用氢氧发动机技术。 面对领导的质疑,这个旧时代的知识分子不惜生命保证:“不成功我就要负全部责任,包括坐牢、砍头,我都70岁了,坐几年牢也没关系。”
虽然气象卫星研发遇到瓶颈,拒绝使用国外技术,但奔波于国务院、原国防科工委、中国气象局等部门,最终诞生的气象卫星目前被世界90多个国家和地区采用,每年被引用数亿个数据。
听了他的报告后,当时的国务院总理李鹏提出了数十亿元的特别支出金,当时的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指示说:“现在的财政真的很困难,动用国家库存的钱,每年出一点也要做。”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企业六院北京11所原副所长、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发动机副总师王桁对中国青年报新闻网记者回忆说,任新民是个不停的人,总是念叨着“凡事都要预断”。 “等我说了我要用什么再研究这个技术,一定来不及了。 我不知道将来会需要什么。”
任新民家里有一本厚厚的英汉词典,直到90多岁每天早起,抱着词典浏览最新文献。 “无论多么有造诣的专家,实际上不深入也会退化,常说‘耳聋让人眼花缭乱’。 三年不实际接触的话,几乎没有发言权”。 长征五号火箭总指挥王昴早上6点接到好几次旧电话,询问是否看到了某项研究。 “对任总来说,没有辞职的概念”。
任新民重视年轻一代宇航员和海外同行的交流,鼓励他们多出去看看。 但是,他会严厉批判只重视西方技术的人。 有一次,一位专家出国交流时,没有介绍中国自主开发的技术。 回国后,60多岁的他在很多人面前被任新民批评“鼻梁比我们中国人聪明吗”。
王昴对中国青年报新闻网记者说,他曾两次请新民在书上写题字。 时隔多年,老人的问题都是同样的话:“不仅仅是书,上面,不仅仅是洋,不仅仅是真相。”
在中国航天推进技术研究院工作的张恩昭在《中国航天报》上回忆说,20世纪60年代,新民进入办公室时,部下起立敬礼,但他挥手什么也没说。
几天后,他们接到通知,从即日起,他们不需要在单位向上级敬礼。
很多人都采访过这部《中国宇宙飞行的生存历史》,在一次采访中,任新民对记者说:“作为个人,历史本身是单向的,只能制作一种资料。 说实话,将来想想怎么用吧。 ”。
“长征五号什么时候发射?”
谁也说不准,任新民什么时候离开第一线的?
据可查的官方简历显示,他67岁时不再担任原航天工业部副部长,没有行政职务。 80多岁之前去火箭发射现场,90多岁之前参加国家航天局的学术会议,谁都佩服他。
由于不同部门因事故原因而吵闹,他自己负责“问题一下子变简单了”。 航天会议未能形成统一意见,任新民会私下拜访了意见最尖锐的专家,在会上真诚要求各方不要弄错整个工程,使决议顺利通过。
晚年的任新民总是拒绝后辈的支持,多次自己行走。 直到去世前几年,他的手臂越来越细,只有皮被骨头覆盖着。 他走得越来越慢,似乎所有的力量都只能关注长征五号。 每次有人去探望他,他总是问:“长征五号什么时候发射? ”。 当被问到载人登月的事情时,老人说:“这些事件与我无关。”
过去一起开始宇宙事业的战友相继去世。 2009年钱学森去世,94岁的新民拄着拐杖冒着大雪去吊唁。 到了2010年,他是“宇宙飞行四老”中唯一活着的。
年11月3日,长征5号成功发射。 新民连饭都不吃,在电视机前看着。 第二天,任新民在宇宙中心医院病床旁举起了钢笔,祝贺长征5号的首次飞行成功。 年1月4日,他再次举起笔,写道:“长五火箭永保成功。” 他人生的最后几年是在宇宙中心医院11楼的综合病房度过的。 从外面看,这家医院就像火箭发射塔,但“总工程师”再也爬不上真正的塔了。
作为老一辈宇航员中唯一看到长征5号升空的人,一个月后,任老和世长辞职。
医院的保养工不知道,2月12日去世的是这么重要的“国宝”,“每天都在去世”。
年2月16日,带着任新民生前的“朴素”,为这枚“中国火箭心脏”举行的遗体告别仪式仅不到一个小时。 领导人不发表悼念的话,没有花的大海,唯一的环节就是仰望遗体。 2000多人来到现场,队伍绵延数百米,从八宝山革命公墓东礼堂排到墓地门口。
队伍的前头是老人,有人拄着拐杖,弯着背,满头白发。 之后是中年人,他们是宇宙系统的中层干部和现在的领导者。 队伍的最后都是年轻人,就像任新民刚回国时一样年轻。
(文中部分资料来自谭邦治《任新民传》)
标题:“任新民:不只是传说里的人”
地址:http://www.lyxyzq.com.cn/lyzx/25100.html